颧上颌复合体骨折的治疗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颧上颌复合体(ZMC)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颧上颌复合体骨折35例,术前经螺旋CT三维重建,通过冠状切口、眶周小切口、口内上颌切口进行解剖复位,再进行牢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复查的内容包括面部外形、张口度、咬合关系、眶下区麻木症状及其他眼部症状.结果35例患者中,32例面部外形恢复正常高度和宽度,双侧颜面部对称(另3例恢复外形欠佳),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恢复,眶下区麻木症状消失,复视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患者,通过冠状切口结合眶周小切口、口内上颌切口,应用钛板行坚固内固定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肠源性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2%的囊肿位于脑干腹侧、背侧及天幕裂孔区.CT和MRI显示多为无强化性病灶,误诊率为90.9%.5例薄壁囊肿手术全切除,6例厚壁囊肿行大部分或部分切除.病理检查示囊壁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或复层柱状或立方上皮,免疫组化上皮膜抗原均为阳性.随访2例部分切除者术后3~4年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
睑板腺囊肿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病,又称霰粒肿.为睑板腺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多见于年青人.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刮除.为了减轻术后眼睑红肿、疼痛,作者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睑板腺囊肿58例行手术刮除术后,再做眼部超短波治疗2~3次,症状明显减轻,止痛效果好,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