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16年,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昆曲、古琴艺术、京剧,还有大家熟知的二十四节气,都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
本期我们将带你遍览瑰丽珍玩,尝鲜休闲游戏,从中国传统延展到“一带一路”,从“非遗”的工艺诠释到科学的密码解读,苏绣、雕漆、金镶玉,面人、剪纸、皮影戏,还有马达加斯加木雕、吉尔吉斯斯坦毛毡地毯、亚美尼亚石雕、印尼造船技艺……为传统工艺打call的时候,以科学的角度看“非遗”,别有一番味道。让我们漫游“非遗”,脑洞大开。
受访者/范维国(世界级“非遗”泰山皮影第七代传人)
郎佳子彧(国家级“非遗”面人郎第三代传人)
高佃亮(国家级“非遗”蔚县剪纸代表人物) 资料整理/知力记者
在古代,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中,没有熙攘喧嚣的游乐园,也没有高科技的电子设备,但他们的生活却依然精彩纷呈。他们玩什么呢?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精巧的手工技艺,比如看皮影戏、玩泥人、剪纸……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体验一下他们的玩耍方式吧!
在巍峨的泰山脚下,有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一帷幕布、一盏灯、几根挑杆、几张皮影,老艺人边演边唱,一幕幕精彩的剧情引得台下观众啧啧称奇。这,就是泰山皮影戏!
捏面人总体来说分三个大步骤:材料准备、捏面人、晾干。
1.材料准备
a.面团:捏面塑用的面团是三成糯米粉和七成白面掺和而成,并需要加适量的蜂蜜,这样不容易腐裂。面团原色为暗卡其色。
b.颜料:颜料是为了给面团上色用的,可以根据作品形象,经过揉匀、调色做成不同颜色的面团备用。做好的面团要用塑料和毛巾包裹起来,防止面团风干。
c.工具:面塑最常用的工具是拨子和拨棍。拨子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相对较扁、较尖,多用来挑、刻或者切断,不同厚度的拨子适用于挑、刻不同角度的面痕;拨棍则稍微圆滑些,用于擀或做较为柔和的衣纹。此外,还有镊子、小剪刀、小梳子等其他工具。
d.图纸:开始捏面人前,要在图纸上画好样稿,以便作品的顺利进行。
2.捏面人
材料准备好后,那就开始捏啦!
捏面塑造型,细说起来工序很多,因为捏面塑是做加法的过程,比如眉毛、四肢、服饰……都是一样样贴上去的。做一个人物面塑,从头部制作到人物形象、服装服饰的搭配,每一步都非常繁琐。头部做完开始做身子,先做裸体躯干,要注意架构好身体骨骼结构,防止人体变形。然后加衣服,比如衬衣、衬裙、外衣、长裙、鞋袜等。整个人物做完后,开始做装饰,比如前襟贴花、周围盘龙等。
用工具加工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度。拨子可以用来做褶皱,比如裙摆和袖褶;梳子用来做项链和牙齿,把面搓成一条细线,用梳子一轧,就成了珠穿的项链……
3.晾干
作品做好后,为了使其保存时间更长一些,需要晾干。晾干时不能放到太阳下暴晒,也不能放到低温环境下,室内自然风干即可。
你的面人捏好了吗?捏面人需要耐心,慢工才能出细活。要想捏好面人甚至让作品做到精致,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用心慢慢来。一起欣赏几个面人郎第三代传人郎佳子彧老师的面塑作品吧!
相信大家印象中的剪纸,大部分都是红色的,而且是用剪刀直接在纸上将作品剪出来的。那你见过刻出来的剪纸吗?
蔚县剪纸和其他剪纸不同,在全国众多剪纸工艺中独树一帜。它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用小巧锐利的雕刀手工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色彩对比强烈,使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动、有味、耐看。
蔚县剪纸的制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熏:把样稿贴在一张白纸上,用毛巾把纸面打湿,用蜡烛的烟进行烟熏,把样稿的形状完整清晰的熏印到纸面上,作为刻制时的样模。
濛:把熏样订在宣纸版上以便刻制,宣纸版是由几十张宣纸订成。把纸版用清水濛湿,再用重物覆压,使纸版充分压实,挤压出所含水分,悬挂晾干后就成为一块块平整硬实的纸版。
刻:刻制剪纸时,身子必须保持正直;执刀与纸面垂直,下刀刚劲有力,走刀流畅圆活。刻出来的图案上不能留下任何毛边,也不能刻断一根线。刻时要先刻细处后刻粗处,先刻中间后刻四边。蔚县剪纸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刻和阳刻巧妙结合,使得作品玲珑剔透,层次分明。
染:染色用毛笔和碱性染料,染料嫩黄、玫瑰金、品红、品绿、品蓝等用酒精和水按一定的比例勾兑形成25个基本色彩。
整理:作品完成后进行整理、装裱。
中国“非遗”名单中的传统文化如璀璨星辰数不胜数,等待着你去发现。希望这些“珍珠”能够得以永远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本期我们将带你遍览瑰丽珍玩,尝鲜休闲游戏,从中国传统延展到“一带一路”,从“非遗”的工艺诠释到科学的密码解读,苏绣、雕漆、金镶玉,面人、剪纸、皮影戏,还有马达加斯加木雕、吉尔吉斯斯坦毛毡地毯、亚美尼亚石雕、印尼造船技艺……为传统工艺打call的时候,以科学的角度看“非遗”,别有一番味道。让我们漫游“非遗”,脑洞大开。
上街去,玩个痛快
受访者/范维国(世界级“非遗”泰山皮影第七代传人)
郎佳子彧(国家级“非遗”面人郎第三代传人)
高佃亮(国家级“非遗”蔚县剪纸代表人物) 资料整理/知力记者
在古代,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中,没有熙攘喧嚣的游乐园,也没有高科技的电子设备,但他们的生活却依然精彩纷呈。他们玩什么呢?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精巧的手工技艺,比如看皮影戏、玩泥人、剪纸……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体验一下他们的玩耍方式吧!
泰山皮影:一个人的独角戏
在巍峨的泰山脚下,有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一帷幕布、一盏灯、几根挑杆、几张皮影,老艺人边演边唱,一幕幕精彩的剧情引得台下观众啧啧称奇。这,就是泰山皮影戏!

捏面人总体来说分三个大步骤:材料准备、捏面人、晾干。
1.材料准备
a.面团:捏面塑用的面团是三成糯米粉和七成白面掺和而成,并需要加适量的蜂蜜,这样不容易腐裂。面团原色为暗卡其色。
b.颜料:颜料是为了给面团上色用的,可以根据作品形象,经过揉匀、调色做成不同颜色的面团备用。做好的面团要用塑料和毛巾包裹起来,防止面团风干。
c.工具:面塑最常用的工具是拨子和拨棍。拨子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相对较扁、较尖,多用来挑、刻或者切断,不同厚度的拨子适用于挑、刻不同角度的面痕;拨棍则稍微圆滑些,用于擀或做较为柔和的衣纹。此外,还有镊子、小剪刀、小梳子等其他工具。
d.图纸:开始捏面人前,要在图纸上画好样稿,以便作品的顺利进行。
2.捏面人
材料准备好后,那就开始捏啦!
捏面塑造型,细说起来工序很多,因为捏面塑是做加法的过程,比如眉毛、四肢、服饰……都是一样样贴上去的。做一个人物面塑,从头部制作到人物形象、服装服饰的搭配,每一步都非常繁琐。头部做完开始做身子,先做裸体躯干,要注意架构好身体骨骼结构,防止人体变形。然后加衣服,比如衬衣、衬裙、外衣、长裙、鞋袜等。整个人物做完后,开始做装饰,比如前襟贴花、周围盘龙等。
用工具加工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度。拨子可以用来做褶皱,比如裙摆和袖褶;梳子用来做项链和牙齿,把面搓成一条细线,用梳子一轧,就成了珠穿的项链……
3.晾干
作品做好后,为了使其保存时间更长一些,需要晾干。晾干时不能放到太阳下暴晒,也不能放到低温环境下,室内自然风干即可。
你的面人捏好了吗?捏面人需要耐心,慢工才能出细活。要想捏好面人甚至让作品做到精致,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用心慢慢来。一起欣赏几个面人郎第三代传人郎佳子彧老师的面塑作品吧!

蔚县剪纸:刻出来的独树一帜
相信大家印象中的剪纸,大部分都是红色的,而且是用剪刀直接在纸上将作品剪出来的。那你见过刻出来的剪纸吗?
蔚县剪纸和其他剪纸不同,在全国众多剪纸工艺中独树一帜。它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用小巧锐利的雕刀手工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色彩对比强烈,使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动、有味、耐看。
蔚县剪纸的制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熏:把样稿贴在一张白纸上,用毛巾把纸面打湿,用蜡烛的烟进行烟熏,把样稿的形状完整清晰的熏印到纸面上,作为刻制时的样模。
濛:把熏样订在宣纸版上以便刻制,宣纸版是由几十张宣纸订成。把纸版用清水濛湿,再用重物覆压,使纸版充分压实,挤压出所含水分,悬挂晾干后就成为一块块平整硬实的纸版。
刻:刻制剪纸时,身子必须保持正直;执刀与纸面垂直,下刀刚劲有力,走刀流畅圆活。刻出来的图案上不能留下任何毛边,也不能刻断一根线。刻时要先刻细处后刻粗处,先刻中间后刻四边。蔚县剪纸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刻和阳刻巧妙结合,使得作品玲珑剔透,层次分明。
染:染色用毛笔和碱性染料,染料嫩黄、玫瑰金、品红、品绿、品蓝等用酒精和水按一定的比例勾兑形成25个基本色彩。
整理:作品完成后进行整理、装裱。
中国“非遗”名单中的传统文化如璀璨星辰数不胜数,等待着你去发现。希望这些“珍珠”能够得以永远传承下去,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