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纠纷原因与防范对策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维权意识的增大。特别是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全国实施以来。对广大医护人员的未来将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产科工作中,虽然每天看到的和做到的都是喜事。但对于产妇和家属来讲更是极为紧张和痛苦甚至终身难忘的经历。工作稍有疏忽或某一環境不到位,均会造成严重不良的后果。所以,如何完善护理工作,用法律武器保护孕妇的合法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是每个医护人员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我院产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护理队伍现状及孕产妇投诉意见中,对涉及护理职业行为的问题加以总结分析,目的在于探讨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确保母婴安全促进护患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孕产妇与护理纠纷的发生。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月,护理人员不注重与孕产妇沟通,护理服务被动。药品、器械管理不固定。由当班护士负责,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孕产妇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导致护理投诉较多,其中不规范服务行为(服务态度问题)3件,护理缺陷3件,社会因素3件。
  发生产科纠纷的原因
  护患关系问题:产科医院纠纷中,在很多情况下,根本问题在于医患关系不良。在护理方面也同样如此,由于护理人员对工作解释交代不清、说法不一、口误、不使用文明用语、态度生硬、语速过快、语言过于专业、不通俗易懂及非语言性行为(如衣帽不整、行为懒散、动作粗鲁、表情冷漠、歧视嫌弃),造成孕产妇对护理服务态度不满。孕产妇及家属方面,由于文化程度限制和传统概念不能相融,相关医学知识缺乏等原因造成护患关系紧张。
  各项规章制度执行问题: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背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如曾有1例因同时两产妇剖宫产分娩,记录者错将婴儿性别写错,幸亏被当班助产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但这一实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执行护理行为中,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药品器械管理问题:如药物缺乏、误放、失效、沉淀等,各种器械准备不全、破损、裂痕等原因,而延缓抢救时机。
  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问题:由于理论知识不足,如对病情程度或分娩方式估计不足,药物浓度、速度、用法掌握不过关或由于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而造成难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伤等不良后果。
  自我保护问题:由于发生医疗纠纷时,都要将原始病案记录作为原始资料加以判断。医疗护理记录常常是支持医院,医生和护士最关键的证据,如交接班报告时,对患者描写不细,遗漏或病情变化未及时交班,又在抢救过程中。为了拯救生命完成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在抢救过后,由于工作忙乱而忽于记录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医疗纠纷的法律证据。
  侵权问题:如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时,没有耐心解释,不征得孕产妇同意就进行医疗护理操作,将构成侵犯知情权、同意权,护士在操作时违法窥视孕产妇的隐私,擅自公布孕产妇的健康状态。甚至将孕产妇的隐私当做笑料,将构成侵犯隐私权。
  防范对策
  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应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搭建护理人员与孕产妇之间的友谊桥梁,护士做好连接医生和孕产妇的桥梁与纽带,护士与孕产妇接触的时间长,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倡人性化服务,为孕产妇检查、导尿、备皮时,让其他人回避,尊重孕产妇隐私权利,实行陪伴分娩,不断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在护理活动中,掌握交流技巧,护理技术精湛,态度真诚和蔼,不因孕产妇的要求“小”而拒绝处理,遇事能换位思考,这是提高护理质量,化解护患矛盾,减少护患纠纷的前提。积极开展健康宣传,针对孕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的知识,对医疗护理中高风险性不确定性缺乏了解,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如口头讲解、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使其对分娩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减少因认识不清而造成的护理纠纷。
  讨 论
  产科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又脏又累,责任大,任务重,我们妇产科在认真落实服务措施的同时,同时也在落实每一项防范措施,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时刻把“母婴安全”放在第一,实行“以人为本孕产妇至上”的服务,加强工作的主观性和预见性,用我们的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理解心、同情心、心贴心对待每一位孕产妇,尽量满足孕产妇和家属需求,把各个护患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真正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传益,李博.最新医疗纠纷与处理实务全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76.
  2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3 顾净.以法律规范护理工作[J].当代护士,2003,4:30-31.
其他文献
皖政[2006]12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按照《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多。由于长期疾病困扰,迁延难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问题,了解他们的心理,提供相应的护理,对于提高老年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老年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素问?阴阳应相大论》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中医科的病种复杂、老年患者多,对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277  病历资料  患者,女,73岁,以“发热10天”于2010年4月13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4月3日无明显的诱因开始出现发烧,未测体温,静滴“双黄连”治疗3天后效果差,于4月10日再次发烧,体温高达40℃,伴有畏寒、恶心及呕吐,近期体重无减轻,为治疗,收住我院。既往史:有脑出血病史,未留后遗症,2001年行心脏彩超
X線头影测量对口腔正畸学及正颌外科学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研究颅面生长发育机制,而且还可以研究矫治前后的牙、颌、面形态结构变化,也是外科正畸的治疗设计、近远期疗效分析的量化基础。目前国内已引进产自不同国家的数字化曲面全景X线机可进行头影测量,由于专业的数字化曲面全景X线机比较昂贵,所以很难在基层医院普及。放射科与口腔科合作,在医院现有DR机上装入头颅定位装置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经反复
对肝脾两脏的关系和"肝病实脾"的机理及临床应用作以介绍。"肝病实脾"首见于《难经》、《金匮要略》,此法不但是防止肝病发展变化的积极措施,也是治疗肝病的重要治则。实脾是指运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慢性疾病,复发率很高,单纯依靠抗精神病药不能完全解决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社区精神卫生运动以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护理即成为精神卫生社区康复护理中的重要一环,它使患者获得持续的医疗服务,减少疾病的反复和促进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减轻了经济负担。通过对沙河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护理指导,提高病人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纠正对精神分裂症认识的误区,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