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对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来源 :神经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mo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改变,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利用CUS刺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利用糖水偏好实验(SPT)筛选出成模大鼠。随后每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现代体视学对大鼠海马CA1区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进行精确的三维定量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内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和GFAP的表达。结果:CUS干预5周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神经损伤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MIF抑制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均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在PD致病相关蛋白中,PARK2基因编码的Parkin蛋白作为E3泛素连接酶,可与多种底物
目的观察针刺背心五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一般中风后康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背心五穴,每周连续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抑郁因子评估抑郁病情。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