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音模仿与听说”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初探

来源 :现代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s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旨在立德树人,与高等教育紧密相连,不可或缺.在“英语语音模仿与听说”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的特点,探索“英语语音模仿与听说”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保证学生在提升专业的同时,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德行.
其他文献
民间语言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将语言和现实客观事物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赋予语言以独特的力量,并对其产生敬畏心理.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基于不同文化平等交流共同繁荣的前提,相互尊重彼此的民间语言文化既是解决问题和实现良好对外交流的手段和方式,也反映了当前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目前语言学学者对民间语言文化现象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日常生活用语及口语对话中存在的民间语言文化现象,同时对对外交流场合中的中英翻译体现的民间语言文化研究较少.文章在学习以往相关研究优势及不足的基础上,从语用功能角度关注对
莎士比亚的词汇运用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莎翁的用词进行了解读,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是从最基本的构词法切入,通过分析莎士比亚惯常使用的英语构词方式来展现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学造诣,从而总结出莎士比亚为现代英语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文中的语料均来自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囊括了莎翁的多部戏剧作品,其中包含许多通过复合、转类和派生等主要构词法创造出的新词,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在词汇上的大胆创新以及在使用上的匠心独运.
当前全国范围内相对比较具备权威性的翻译能力水平认证方式是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考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CATTI,社会一般在进行翻译人才水准衡量的过程中也基本以其这方面的成绩作为最终的考量标准.因此高等院校在进行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水平认证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深厚的英语知识,另一方面则围绕翻译考试来帮助学生获得笔译以及口译等多方面英语实用能力的提升,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基于此,文章对学生翻译能力水平认证进行了介绍,并对围绕其开展的英语教学方案改革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和载体,语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受到多重文化因素影响的.《红楼梦》的英译本中牵涉大量文化负载词的处理,而译者霍克斯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非常精妙,对信息的传达及再创造也是表现十分突出.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使用的一些翻译策略进行逐一探讨,以期为将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工作提出一些参考借鉴.
教育部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服务国家国际化发展战略需要.文章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尝试以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为指导,进行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案例的思考,期望实现“学用一体,学以致用”的教学理想,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培养人文素养,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整体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为许多学生提供了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充满了文化冲击和思想碰撞,因此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格外重要.文章通过思政理念的提出和发展,阐释了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思考分析了目前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策略供相关人员参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无论是在经济贸易还是教育活动中都跟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对知识更新的速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先进的教育、医疗、贸易之中.特别是在英文书籍的阅读中,应该采用混合式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提升知识的获取率.然而,书籍是面向大众的,对于一些英文知识水平较弱的,不能理解其中的专业词汇,所以中英文排版方式的印刷获得了市场阅读大众的认可,其中不同的排版方式对人们最终的阅读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中国英语遵循语言变体的发展规律,是英语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充分表达了中国特色文化,体现了语言生命力和创新性.文章以接触文学、翻译活动、新闻传媒等多种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中国英语语料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英语积极构建中国文化身份的有效范式,丰富文化身份的研究内容.
需求分析在语言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被称为“语言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同时,随着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提升,需求分析可作为检验教师语言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大学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其学习以及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学生在大学英语中学习所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文章以需求分析方法论作为指导,系统地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偏好,为高校英语教学课堂的教学方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数据和有价值的建议.
文章以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英语单词“run”为样例研究一词多义现象,揭示动词“run”原型意义及衍生意义,运用转喻、隐喻等认知机制阐释其义项间的关联性,有利于教学中师生对多义词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