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基本范畴研究: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y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作为法理学的经典问题之一,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既涉及到法律规范的本体论问题,也关涉到法律推理、法律适用、规范逻辑等认识论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对法教义学、立法学、法概念论、法学方法论以及部门法理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国内法学界已经形成了多次学说的轮替:"三要素说"(假定、处理、制裁);"二要素说"(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新三要素说"(假定、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新二要素说"(构成要件与法律后果).
其他文献
目前推进当中的合宪性审查主要是针对立法过程的抽象的合宪性控制,回避宪法判断的司法技术展开可以为其注入一种实践动力.广义的回避宪法判断包括通过法律判断回避宪法判断和回避违宪判断这两种样态,后者又有两种类型,即合宪解释(或类似变形裁判技术)与现代回避.这些回避技术的操作法理,都可以从法院在彰显宪法与尊重立法两种任务取向之间的策略性平衡得到阐释.我国既有司法实践主要有两个缺陷:一是通过法律判断回避宪法判断的方法论意识不足,导致裁判说理的泛宪法化;二是法院尊重立法时,对宪法价值的技术关切不足.为了化解这种对极式的
"律师取证难"是困扰民事诉讼司法实践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浙江省的裁判文书和律师访谈为样本,对律师取证方式进行实证研究,以便揭示律师取证的实践现状.实证分析显示,律师自行取证和申请取证这两种传统的法定取证方式的效果不佳,而地方自行推行二十余年的律师持令取证展现出强劲的现实需求和实践效果.但调查令制度存在缺乏法律依据、有地域适用限制等问题,导致律师持令取证时常受阻.从立法层面亟需建立一套系统的调查令法律制度,从而适度拓宽律师的取证渠道,助力法院更加准确、全面地查清案件事实,促进司法公正.
浙江省象山县围绕经济发展、村庄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历经十年多探索实践,形成并逐步完善了一种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决策与监督的"村民说事"制度,探索出一个更有效的村级治理模式,为乡村治理的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村民说事"制度经历了分散式和探索式的自发构建、系统化与集成化的制度优化以及提升三个阶段.本文从一个整合性的制度主义框架分析该制度形成和演变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制度运行与维系的三个机制及其对制度转型实践的贡献.
本文实证分析了高校扩招之后不同阶层教育获得的差距及生成机制,并检验了相对风险回避假说的适用性.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的二十余年间,尽管不同阶层的教育获得存在一定不同,但总体来说,性别差异已基本消失,正在迈向阶层平等化.父母学历、家庭经济和父亲职业三个影响因素中,不同阶层教育获得的差距主要起因于父母学历的不同,即为了规避代际地位下降,无论父母自身学历如何,均倾向于让子女选择至少与父母相当、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我国,父母学历的影响机制与相对风险回避假说一致,而家庭经济和父亲职业的影响机制与相对风险回避假
高等职业教育扩招和人工智能迭代是一对特殊的耦合关系.扩招所承载的劳动力资源基本面改善任务,与人工智能引领的产业创新潮流深度交汇,催生了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全新的发展愿景及改革动力.类型教育、开放教育、融合教育、终身教育的引入塑造了高职教育的基本关系结构,并由此带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及范式、社会合作机制及国际化办学等的系列创新,进而勾勒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变革逻辑及创新轨迹.
亘古不变的天地之道是早期中国思想展开的前设,天地之道由圣人体悟并呈现为三代之治时的理想秩序,秩序的崩塌和重建无非就是对理想秩序及其背后的天地之道的疏离与复归.作为先王政典的经就是圣王通过他们的治理故事展现天地之道的载体和津梁.历史记载的事件与思想家的价值就以经为中介形成了互证的关系.不同的理解就造成了从言到辞的转变,引发了论辩.思想论辩的对象并不直接指向天地之道,而是先王政典与经中故事的所指和真义,这就引出了除了历史事件之外的场景性方法.我们应该认识到,场景性是一种思想方法,而不是受制于语言特性的、不得不
晓风的长篇小说《湖山之间》显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执着的艺术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景.它以诗意化的艺术构思,将高校"墙内"的人生状况与"墙外"的社会生活相融合,构造了壮阔的诗境,反映了中国近百年的发展流变,显示了丰富的审美价值.小说采用双线并进与意识流发散相结合的叙事策略,以诗性叙事形成符号化隐喻,以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拓展叙事张力,不仅客观地描写历史,而且冷峻地批判现实;运用内外融合的描写方式,写人心,剖人性,叙人情,描精神,深刻揭示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突出人物描写的力度与深度;创新叙事话语
诗画融合是中国古代绘画传统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成就.画史上论述诗画融合,一般都聚焦于文人画传统,将诗书画印合一视为文人画的典型特征.南宋院体山水画在古代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已有研究大多从绘画技法上对之加以认可,而无关乎"诗画融合""诗画一律"等相关于诗意内蕴这一中国绘画艺术传统最为推崇的艺术风格与内在精神特质层面.深入南宋院体山水画发展历程,可见大量蕴含浓郁诗意的作品,体现出融于构图、笔墨等形式语言本质层面的诗画融合境界,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中国古典绘画艺术民族特征的韵致.
在汉代神学目的论及神鬼之说、神仙方术流行的情况下,王充《论衡》继承道家的自然哲学生命观,阐述其以自然元气为基本哲学理念的生命本体论,认为人类生命是万物的一种,生与死体现了物质发生与消亡的基本规律.秉持这种基本观念,《论衡》在《道虚》《论死》《订鬼》《言毒》等篇中,辩说历史上各种有关鬼魂与神仙传说的虚妄性,反复论证生必有死、死后无鬼、修道不能成仙这样的观点.为了唤回人们的常识理性、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论衡》采取繁复、周密的论述方式,并采用"荴露"即明白易懂的行文风格.这其中体现了朴素的科学实证精神.王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向海型"亦即"海洋性"变迁是双向互动的历史进程.明代江南地区作为与海洋密切接触的前沿地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海洋性特征愈发凸显,逐渐发展成为"海陆一体"的向海型的"海洋江南",以其大规模面向全球市场的商品货源的主要、集中产地,在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和早期贸易全球化进程中担当了历史舞台的主角.将海洋史视角引入明代江南社会、经济转型研究,进而提出"海洋江南"这一概念,重新探讨海洋与江南地区的关联性以及海洋在江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