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观察黄芩素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膜联蛋白V(Annexin V)染色检测黄芩素干预后胃癌AGS细胞凋亡,进而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黄芩素干预对胃癌AGS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黄芩素干预后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B淋巴细胞瘤-2、c-Jun蛋白表达。应用SPSS 18.0统
【机 构】
: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福州 350004,福清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350300,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福州 350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观察黄芩素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以膜联蛋白V(Annexin V)染色检测黄芩素干预后胃癌AGS细胞凋亡,进而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黄芩素干预对胃癌AGS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黄芩素干预后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B淋巴细胞瘤-2、c-Jun蛋白表达。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法或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经0 μmol/L(对照组)、25、50、100 μmol/L的黄芩素干预48 h后,对应4组胃癌AGS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100.00±3.38、79.49±4.47、68.67±2.26、57.02±3.28。与对照组比较,黄芩素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胃癌AGS细胞的增殖活力,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Annexin V染色和流式细胞仪验证,经0 μmol/L(对照组)、25、50、100 μmol/L的黄芩素干预48 h后,对应4组胃癌AGS细胞凋亡比例为1.97±0.72、3.44±0.45、4.11±0.35、4.93±1.03。与对照组比较,黄芩素可显著促进胃癌AGS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法显示黄芩素干预后胃癌AGS细胞B淋巴细胞瘤-2和c-Jun蛋白的表达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
结论黄芩素干预显著抑制胃癌细胞活力、诱导其凋亡而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具有下调B淋巴细胞瘤-2和c-Jun表达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自噬在小剂量衣霉素(TM)诱导内质网应激(ERS)预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数字表法将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衣霉素处理组(TM组,模型建立前30 min腹腔注射TM)、I/R+TM处理+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1组(3-MA-1组,模型建立前30 min腹腔注射TM、静脉注射自噬抑制剂3-MA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手术切除3例患者[年龄(34.04±6.36)岁,肩背部2例、四肢1例]的增生性瘢痕,提取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首先通过噻唑蓝(MTT)实验检测25 μmol/L和50 μmol/L的青藤碱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对青藤碱作用后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进行分析。通过Hoche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经青藤碱处理的成纤维细胞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中微小RNA(miRNA,miR)-221的表达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大鼠来建立AMI模型,将构建成功的36只AMI大鼠随机分为AMI组、对照组及抑制组,另外设立假手术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穿线不结扎,每组12只。其中抑制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心肌组织局部注射慢病毒转染的miR-221 inhibitor及miR-221阴性对照(NC),AMI组和假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TLR4基因敲除(TLR4-/-)及野生型(TLR4+/+)小鼠SAP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A:TLR4+/+对照组;B:TLR4+/+-SAP组;C:TLR4-/-对照组;D:TLR4-/--SAP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的表达,观察抑制RIP2表达后肿瘤细胞的变化,探讨RIP2在CRC侵袭迁移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技术检测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住院手术的68例CRC肿瘤组织[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54.06±9.18)岁]及50例癌旁正常黏膜石蜡组织中RIP2、基质金属蛋白酶(MM
目的对C57BL/6 ApoE-/-小鼠股动脉采用部分结扎的方法制作小鼠后肢动脉狭窄模型,血管造影对小鼠后肢动脉狭窄率进行评估。方法16只ApoE-/-麻醉小鼠后钝性分离出右侧股动脉,平行股动脉放置金属丝,细线同时捆绑股动脉和金属丝,结扎后抽出金属丝,缝合皮肤伤口,对侧同法处理但不结扎;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处死小鼠暴露心脏,从左心室手推造影剂,放入小动物X线成像系统进行血管造影;造影后留取小鼠双侧股
目的观察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其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法先用单态氧荧光探针(SOSG)验证光动力下姜黄素产生活性氧(ROS);后实验对象为MRSA悬液和MRSA生物膜,均分为姜黄素组、PDT组、姜黄素-PDT组、空白对照组4组。姜黄素组和姜黄素-PDT组分别设置不同浓度剂量组(1.00、6.25、12.50、25.00 μmol/L)。PDT处理为4
肿瘤微血管栓塞治疗对于实体瘤尤其是中晚期实体瘤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肿瘤微血管栓塞药物的构成为凝血激活物和肿瘤微血管靶向分子,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以截短组织因子为凝血激活物的融合蛋白药物,可在一定浓度下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寻找更加有效的靶向分子并采取综合治疗,可进一步提升药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胃癌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是全球癌症的防治重点。早期胃癌检出率低,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微小RNA(miRNA,miR)-218是一种肿瘤抑制miRNA,最近研究数据显示,miR-218在胃癌中表达下调,与胃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重点分析miR-218在胃癌中表达与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关系,以期为胃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4(BMP4)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saline-Sham,n=8)、腹腔注射生理盐水UUO组(saline-UUO,n=8)、腹腔注射抗BMP4抗体(anti-BMP4)假手术组(anti-BMP4-Sham,n=8)、腹腔注射anti-BMP4 UUO组(anti-BMP4-UU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