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到冷冲压的概念、特点以及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等主要五金模具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安排。在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较多、行业领域广泛,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星级指数较高。本人就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从目前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高职学生对冲压模具就业走向等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教学建议,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高职、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TG385.2-4;G712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专业技术课程。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只有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才能改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模具技术应用及发展的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 教学现状分析
1. 学习动机问题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是专业学习中的主干课程,也是一个复杂过程,决定这一过程效果好坏关键有三个方面:学生、教师以及教与学相互作用环境。其中,作为学习主人的高职学生是关键因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怎么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问题。当前本专业学生对课程的不良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没有学习兴趣、上课容易被干扰,注意力不集中、排斥老师教学、实训懒惰等现象。
2. 基础专业差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开设在第三学期,前续课程有“机械制图” 、“机械制造基础” 、“CAD教程” 、“工程力学” 、“金属材料”等基础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基础性的知识结构不熟悉,导致在学习中有许多困惑不解。主要表现有:识图能力差、材料的热处理知识缺陷、软件绘图不熟练、零件的制造工艺不清楚等等。
3. 方法不当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很重要,好的学习方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把握很欠缺,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前续知识与现在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衔接、学习投入时间短。
4. 就业不明确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对就业问题比较困惑,不知道毕业后将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二、 教学实施方案
1. 正确引导-----增强教学效果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学生自我学习方法的不当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方法很重要,联系实际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①引入教学载体
“模具”这个名词,在学生没有接触之前,都不知道它为何物,有何之用,所以在教学中引入合适、简单、上手快的教学载体进行驱动,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其教学理念如下图:
在冲压模具教学中对教学载体的选择尤为重要,它选择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之后的学习,可以从“山字形落料件模具设计”、“垫片复合模具设计”、“挂耳弯曲模具设计”、“无凸缘端盖模具设计”等合适的教学载体,讲解冲裁、弯曲、拉深模具的结构设计等诸多问题,同是可以进行观摩教学进行讲解,让学生感性认识事物,为之后教学增加铺垫。
②破解资讯
在下个课题开授前,教师提出资讯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周边的学习资源进行破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冲压模具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对不同阶段的课题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前进行收集工作,这样学生就会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教材、网络等资源。同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优化知识形成的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个体--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本位”。
③集中讨论
阶段性布置作业,作业布置要與实际就业工作相近,提前“感染”学生,完成后对学生进行逐一评价,并让学生集中讨论,从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课后优化的目的。
④技能训练,工学交替
根据课时要求,定制配套的模具实习计划。该环节是学习模具专业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对理论的知识的总结和消化,同时培养学生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冲压模具结构和原理及其设计,加工的方法与步骤等,将所学的模具知识、零件结构设计、制图、工艺、工量具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习的认知应用能力。
在工学交替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禁的科学态度、强化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根据学情分析和学校的总体部署,制定出合理、优化的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导向,其总体实施步骤理念如下图:
在冲压模具实训中,是学生消化课本理论知识和踏上工作岗位之前的重要一步,在安排随堂实训时,可以从模具的拆装、调试、零件测绘以及在软件上的模拟动画,将书本理论知识实践化,打破纯理论的僵局,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手兴趣。
2. 加强前续学习-----使知识系统化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涉及到的知识领域较广,需要很多基础理论知识支配。在实际中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遗忘或基础不牢等。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下面入手:
①课前提出问题
在教学前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前续课程的知识点,也是“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可以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同时预习的效果可以计入考核范围,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②课后分析问题
在教学结束后,老师把现学的知识点和前续课程联系在一起提出疑问布置作业,让学生分析解决,消化知识。
3. 调整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十分紧密。本课程学习应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想、多练、多记,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融会贯通,掌握规律方法、灵活应用方法、手段和标准。
4. 明确方向------解决就业困惑
模具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是多元化的,涉及的领域众多,就其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也相当广泛,通过市场调研与企业的用人需要。模具专业可以从事以下岗位就业深造:
三、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水平与产值的快速增长,这与模具行业的迅速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行业需要大量的模具人才,加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非常关键。在“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知识接受和职业素质培养,怎么样改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教学效果是目前教学中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王翠凤,林李霞.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2]徐华.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企业科技与发展
【关键词】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高职、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TG385.2-4;G712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专业技术课程。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只有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才能改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模具技术应用及发展的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 教学现状分析
1. 学习动机问题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是专业学习中的主干课程,也是一个复杂过程,决定这一过程效果好坏关键有三个方面:学生、教师以及教与学相互作用环境。其中,作为学习主人的高职学生是关键因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怎么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问题。当前本专业学生对课程的不良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没有学习兴趣、上课容易被干扰,注意力不集中、排斥老师教学、实训懒惰等现象。
2. 基础专业差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开设在第三学期,前续课程有“机械制图” 、“机械制造基础” 、“CAD教程” 、“工程力学” 、“金属材料”等基础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基础性的知识结构不熟悉,导致在学习中有许多困惑不解。主要表现有:识图能力差、材料的热处理知识缺陷、软件绘图不熟练、零件的制造工艺不清楚等等。
3. 方法不当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很重要,好的学习方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把握很欠缺,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前续知识与现在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衔接、学习投入时间短。
4. 就业不明确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对就业问题比较困惑,不知道毕业后将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二、 教学实施方案
1. 正确引导-----增强教学效果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学生自我学习方法的不当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方法很重要,联系实际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①引入教学载体
“模具”这个名词,在学生没有接触之前,都不知道它为何物,有何之用,所以在教学中引入合适、简单、上手快的教学载体进行驱动,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其教学理念如下图:
在冲压模具教学中对教学载体的选择尤为重要,它选择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之后的学习,可以从“山字形落料件模具设计”、“垫片复合模具设计”、“挂耳弯曲模具设计”、“无凸缘端盖模具设计”等合适的教学载体,讲解冲裁、弯曲、拉深模具的结构设计等诸多问题,同是可以进行观摩教学进行讲解,让学生感性认识事物,为之后教学增加铺垫。
②破解资讯
在下个课题开授前,教师提出资讯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周边的学习资源进行破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冲压模具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对不同阶段的课题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前进行收集工作,这样学生就会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教材、网络等资源。同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优化知识形成的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个体--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本位”。
③集中讨论
阶段性布置作业,作业布置要與实际就业工作相近,提前“感染”学生,完成后对学生进行逐一评价,并让学生集中讨论,从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课后优化的目的。
④技能训练,工学交替
根据课时要求,定制配套的模具实习计划。该环节是学习模具专业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对理论的知识的总结和消化,同时培养学生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冲压模具结构和原理及其设计,加工的方法与步骤等,将所学的模具知识、零件结构设计、制图、工艺、工量具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习的认知应用能力。
在工学交替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禁的科学态度、强化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根据学情分析和学校的总体部署,制定出合理、优化的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导向,其总体实施步骤理念如下图:
在冲压模具实训中,是学生消化课本理论知识和踏上工作岗位之前的重要一步,在安排随堂实训时,可以从模具的拆装、调试、零件测绘以及在软件上的模拟动画,将书本理论知识实践化,打破纯理论的僵局,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手兴趣。
2. 加强前续学习-----使知识系统化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涉及到的知识领域较广,需要很多基础理论知识支配。在实际中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遗忘或基础不牢等。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下面入手:
①课前提出问题
在教学前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前续课程的知识点,也是“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可以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同时预习的效果可以计入考核范围,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②课后分析问题
在教学结束后,老师把现学的知识点和前续课程联系在一起提出疑问布置作业,让学生分析解决,消化知识。
3. 调整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十分紧密。本课程学习应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想、多练、多记,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融会贯通,掌握规律方法、灵活应用方法、手段和标准。
4. 明确方向------解决就业困惑
模具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是多元化的,涉及的领域众多,就其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也相当广泛,通过市场调研与企业的用人需要。模具专业可以从事以下岗位就业深造:
三、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水平与产值的快速增长,这与模具行业的迅速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行业需要大量的模具人才,加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非常关键。在“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知识接受和职业素质培养,怎么样改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教学效果是目前教学中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王翠凤,林李霞.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2]徐华.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企业科技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