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体积分比赛教学法是以小场积分比赛教学形式加素质为主要内容,与以轮换分组大场积分比赛教学形式和技术学练、自主随堂考核为辅助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在对抗性项目和内容教学中,突出教师导学意识、学生主体意识、生成性教学资源,以优化小组水平评价,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程序如图1。
一、团体积分比赛教学法的运用
(一)运用要点及说明
1.课前准备
(1)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教师特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需求、技能储备,设计模块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初步确定两种比赛教学形式的比例、比赛与教学的时间分配,素质与技能的时间分配,准备活动、放松时间分配;并预设分组、分层学练赛的调控,场地、器材、规则的变通,考评、考核的变通。不但要紧扣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 充分做好内容生成性设计,而且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2)相关因素建构列举(以足球项目为例:见表1)。
2.课中准备
(1)分析学情,有效分组
技战术能力相当是教学比赛效能最大化的因素之一,如果比赛中的两队水平差距过大,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学生就能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如果分组水平相当,但分组、合组固定,形式一成不变,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应即时分析学情,做分组微调,尽量满足学情,以保证积分比赛教学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2)强调常规,形成课堂文化
组织性、纪律性和安全性等常规教育因素是比赛顺利进行的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中生在运动中的自控能力还不够, 而团体积分比赛教学法是一项对抗程度特别高的练习方法, 安全隐患特别多,所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方法和规则进行,强调积分比赛教学法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务必加强有效的安全措施,逐渐形成课堂教学文化,以协调教学与比赛,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
(3)享受比赛,适时提示、点到为止
对应试环境下的高中生来说,学习压力偏大,能用短短的45分钟进行积分比赛教学,释放文化学习的压力,发挥体育课的作用,让学生享受比赛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时地停下来听你的训示、指点,就会使学生兴趣大减,失去比赛教学的韵味,因此,在比赛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不干扰比赛,让学生尽情地享受比赛的乐趣。教师适时要求提示、点到为止。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更多的运动乐趣。
(4)控制好比赛教学的节奏
节奏是比赛教学强度的关键,虽然小班化选项教学为比赛教学提供了条件,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的负荷也随之上升,如果教师对比赛教学节奏不加控制,学生负荷过量,不但容易受伤,而且会影响后期教学效果。15分钟左右的大场比赛和20分钟的小场比赛, 通过对部分学生运动后即刻心率的抽样测试, 学生的心率在130-150次/分钟, 运动强度适宜, 长期参与锻炼, 能够有效改善学生体质。因此,教师还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标和场上的情况把握好比赛的节奏,通过一言一行适时地控制比赛的气氛,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感觉体力付出适中,不疲劳。
(5)课堂教学评价
积分比赛教学中,由于小组整体学习比较突出,它强调了组内的合作和组间竞争。因此,“水平”评价——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关注常规、个体、弱势群体等评价的同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必须明确“水平”评价——小组整体等级评价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生比赛教学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协作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6)课堂放松、小结
课堂教学放松、小结是对比赛教学效果的必要补充。适时、有效的课堂小结能大大促进教学的长效性。然而,在小班化选项教学背景下,由于密度、强度提高,于是放松时间的加大对于学生的恢复和文化课的学习就显得很重要,如果能利用好课堂教学放松的间隙,即时对学生出现的好坏情况作具体分析,注意对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和小组多从积极方面引导与鼓励,总结经验与教训,争取下次课取得好成绩;同时对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要表扬,在赛中勇敢顽强、积极拼搏的学生,鼓励大家向其学习,最后提出下次课的要求,这样能进一步提高积分比赛教学的效果。
3.课后教师分析、反思、调整
课后教师分析、反思、调整不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抓手,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之一。因此,教师每上完一节或一单元课,要及时对课堂效果做好分析,并适时调整教学目的进度、内容、方法,通过调整大、小场比赛教学运用中课时的分配,比赛与教学的时间分配,素质与技能的时间分配,准备活动、放松时间分配,调控分组、分层的学练赛,变通教学的场地、器材、规则和考评、考核的方法,为进一步完善积分比赛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做好准备。
二、运用团体积分的比赛教学方法要明确的几个关系
1.积分比赛教学中的健身性与竞技性
在体育教学中,比赛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如果运用不好,就会过于突出运动的竞技性,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目的,反而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然而,在积分比赛教学运用中,明确了积分比赛教学是教学的一种策略,过程中体现了比赛教学的健身目的和意义,弱化了成绩的考核,淡化了它的竞技性,发挥了它的健身性。
2.积分比赛教学中的教、学与比赛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过于把教、学、赛分得很清,强调技术教学的比赛,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厌恶的感觉,觉得课堂教学枯燥;要不就是纯粹的比赛,学生虽然高兴,但是由于对规则生疏、技术不熟悉及身体上毫无准备,比赛时犯规、失误在所难免,长此以往反而会削弱大家的积极性。然而,在积分比赛教学中强调三者有机地结合,通过学生中心组运用、管理和“水平”评价策略,将教、学、比赛互相融合成一个整体,它们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3.积分比赛教学中的技术技能学习与体质健康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专项技术技能的内容与体质健康的内容相关性不强,使得技术技能与体质健康没能得到很好地统一,造成技术技能好的体质健康程度未必高,相反也一样。然而积分比赛教学中,将二者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有效结合,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也使得二者在教学中得到了统一,不但有利于选项教学的效果,而且更好地达到了体育课健身的目标。
总之,团体积分比赛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缓解了高中选项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如关注每个学生、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工作量等等;为实践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团体积分比赛教学法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不同阶段比赛教学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技战术掌握程度来确定运用积分比赛教学要点的时机,合理安排积分比赛教学形式。
一、团体积分比赛教学法的运用
(一)运用要点及说明
1.课前准备
(1)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教师特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需求、技能储备,设计模块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初步确定两种比赛教学形式的比例、比赛与教学的时间分配,素质与技能的时间分配,准备活动、放松时间分配;并预设分组、分层学练赛的调控,场地、器材、规则的变通,考评、考核的变通。不但要紧扣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 充分做好内容生成性设计,而且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2)相关因素建构列举(以足球项目为例:见表1)。
2.课中准备
(1)分析学情,有效分组
技战术能力相当是教学比赛效能最大化的因素之一,如果比赛中的两队水平差距过大,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学生就能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如果分组水平相当,但分组、合组固定,形式一成不变,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应即时分析学情,做分组微调,尽量满足学情,以保证积分比赛教学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2)强调常规,形成课堂文化
组织性、纪律性和安全性等常规教育因素是比赛顺利进行的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中生在运动中的自控能力还不够, 而团体积分比赛教学法是一项对抗程度特别高的练习方法, 安全隐患特别多,所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方法和规则进行,强调积分比赛教学法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务必加强有效的安全措施,逐渐形成课堂教学文化,以协调教学与比赛,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
(3)享受比赛,适时提示、点到为止
对应试环境下的高中生来说,学习压力偏大,能用短短的45分钟进行积分比赛教学,释放文化学习的压力,发挥体育课的作用,让学生享受比赛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时地停下来听你的训示、指点,就会使学生兴趣大减,失去比赛教学的韵味,因此,在比赛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不干扰比赛,让学生尽情地享受比赛的乐趣。教师适时要求提示、点到为止。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更多的运动乐趣。
(4)控制好比赛教学的节奏
节奏是比赛教学强度的关键,虽然小班化选项教学为比赛教学提供了条件,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的负荷也随之上升,如果教师对比赛教学节奏不加控制,学生负荷过量,不但容易受伤,而且会影响后期教学效果。15分钟左右的大场比赛和20分钟的小场比赛, 通过对部分学生运动后即刻心率的抽样测试, 学生的心率在130-150次/分钟, 运动强度适宜, 长期参与锻炼, 能够有效改善学生体质。因此,教师还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标和场上的情况把握好比赛的节奏,通过一言一行适时地控制比赛的气氛,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感觉体力付出适中,不疲劳。
(5)课堂教学评价
积分比赛教学中,由于小组整体学习比较突出,它强调了组内的合作和组间竞争。因此,“水平”评价——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关注常规、个体、弱势群体等评价的同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必须明确“水平”评价——小组整体等级评价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生比赛教学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协作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6)课堂放松、小结
课堂教学放松、小结是对比赛教学效果的必要补充。适时、有效的课堂小结能大大促进教学的长效性。然而,在小班化选项教学背景下,由于密度、强度提高,于是放松时间的加大对于学生的恢复和文化课的学习就显得很重要,如果能利用好课堂教学放松的间隙,即时对学生出现的好坏情况作具体分析,注意对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和小组多从积极方面引导与鼓励,总结经验与教训,争取下次课取得好成绩;同时对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要表扬,在赛中勇敢顽强、积极拼搏的学生,鼓励大家向其学习,最后提出下次课的要求,这样能进一步提高积分比赛教学的效果。
3.课后教师分析、反思、调整
课后教师分析、反思、调整不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抓手,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之一。因此,教师每上完一节或一单元课,要及时对课堂效果做好分析,并适时调整教学目的进度、内容、方法,通过调整大、小场比赛教学运用中课时的分配,比赛与教学的时间分配,素质与技能的时间分配,准备活动、放松时间分配,调控分组、分层的学练赛,变通教学的场地、器材、规则和考评、考核的方法,为进一步完善积分比赛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做好准备。
二、运用团体积分的比赛教学方法要明确的几个关系
1.积分比赛教学中的健身性与竞技性
在体育教学中,比赛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如果运用不好,就会过于突出运动的竞技性,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目的,反而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然而,在积分比赛教学运用中,明确了积分比赛教学是教学的一种策略,过程中体现了比赛教学的健身目的和意义,弱化了成绩的考核,淡化了它的竞技性,发挥了它的健身性。
2.积分比赛教学中的教、学与比赛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过于把教、学、赛分得很清,强调技术教学的比赛,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厌恶的感觉,觉得课堂教学枯燥;要不就是纯粹的比赛,学生虽然高兴,但是由于对规则生疏、技术不熟悉及身体上毫无准备,比赛时犯规、失误在所难免,长此以往反而会削弱大家的积极性。然而,在积分比赛教学中强调三者有机地结合,通过学生中心组运用、管理和“水平”评价策略,将教、学、比赛互相融合成一个整体,它们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3.积分比赛教学中的技术技能学习与体质健康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专项技术技能的内容与体质健康的内容相关性不强,使得技术技能与体质健康没能得到很好地统一,造成技术技能好的体质健康程度未必高,相反也一样。然而积分比赛教学中,将二者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有效结合,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也使得二者在教学中得到了统一,不但有利于选项教学的效果,而且更好地达到了体育课健身的目标。
总之,团体积分比赛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缓解了高中选项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如关注每个学生、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工作量等等;为实践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团体积分比赛教学法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不同阶段比赛教学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技战术掌握程度来确定运用积分比赛教学要点的时机,合理安排积分比赛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