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祝福流行了许久,真诚的气息依旧打动着人们。前半句的“出走半生”开始散发文艺的氤氲,激发的记忆却让人生飘零和沧桑的无奈迅速沁染心房,紧接着的“归来”意欲克制我们的伤感,那刚刚被搅拌的情绪。“归”,文化生命中永恒的渴望的姿态,使看似无法拾掇的过往,奇迹般地恢复了某种安详。于是,“少年”出场,在风波稍平的心头,加涨一场泪水的洗礼——“少年”是时间传递的囊岁记忆;是旧时月光下温柔的斑斓;是引而待发的初志,喷薄梦想的微笑;是未经染污的清澈,时而呢喃兜转,时而一泄汪洋……
  关于“少年”的回忆将暖流重新注入冰冷的躯体,它提醒着,那一节短暂的飞行的线路,可以成为散落于人生的珍宝,平庸的生存亦能有美好心态的恒久守护。少年非逝,这样的祝福令人动容。歌手梦然一首《少年》,再将“少年”推上口口相传的热潮,词唱:“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如此之“少年”,将心中埋藏的激情收拾出一番可以渲染生活的氛围,重新托举年华的盼望,可谓一剂消愁的良方。把历史变为新的陈述,“少年”标注着一种心灵的尺寸,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对照,重新衡量苟且与虔诚的距离。“少年”是疲倦即将吞没,仍旧拒绝卑贱存活的“行为艺术”,因为过于执拗而不小心淌下两行精神性的热泪。
  当“少年”成为“抖音”热议的话题,它已经不是垂暮之年的回望,而是年輕人在少年一章即将或是已经揭过去时无限的眷恋,更是中年人之间对人生善始令终的相互祝福。在流行的语境中,“少年”不脱乎为一种祝福,乃在于心福难求。它当然可以作为保持年轻心态的某种打趣,但实际上它不得不总是成为一种向往,因为生存的拉锯战从来都不是不足挂齿的。少年的歌声能够响彻人生的廊洞,是人生之大幸,却非平常修行可以达到。但又有什么关系?当我们用自己的口齿相触而发出“少年”二个字的读音时,它让我们的面容变得美好和生动……这被温馨开启的专属于每一个人的宝贵想象尚未彻底结果,它注定在每一次回忆造访中被悄悄重塑,但它却保留着永远的不成熟,正是这份可爱令我们即使记忆本身有所变动仍不忍将之玷污。少年,比童年多了慧气,又比青年多了傻气,青涩研磨了一份剔透纯粹,令人醉心,但它却非脆弱不堪,有如少年们爱执握的那一根长矛,亮堂着撑开人生的通道,我们曾经借此一往如前。
  “少年”如此这般流行起来,洁身自许与生机蓬勃都在其中隐隐透露,这样的希冀本身足以令人宽慰。当我们弯腰将鼻息凑近“少年”的草丛,那不可分割的生命感觉重新得到唤醒,人性的露水挂在上面,每个人都得到虫鸣的祝福。
其他文献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湖北省武汉市治庸办近日通报称,5月30日,在新洲区暗访工作作风时,发现部分窗口和機关单位屡见脱岗,少数干部在上班时间逛淘宝。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暗访组来到邾城街地税服务站时,3个服务窗口空无一人,而该站负责人介绍,当天有领导检查工作,窗口工作人员到后楼去给领导倒水了。  为领导倒水和为群众服务,两件事孰重孰轻,本来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我们常说领导是人民公仆,任何时候、
课堂生成是课堂动态教学过程中随时闪现的精彩,余文森教授指出:“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余教授强调了生成是一种“离开和超越”,也强调了生成带给学生“非预期的发展”,从而指出了“生成”最大的特点是“未知”。可是,近日学习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剪枝的学问》一课,堂上,薛老师能够紧扣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展开教学,课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阳光姐姐最美童诗”征文比赛邀请您:带着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童年,用一颗灵动快乐的心去想象童年,将童年抒写成最美的诗句,一起吟诵、歌咏童年!  一、主办单位  广东教育杂志社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伍美珍儿童文学工作室  二、参赛对象  广东省1—6年级小学生  三、比赛时间  2016年6月—2017年3月  四、参赛要求  1. 参赛形式及作品内容:以儿童诗为体裁,投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教育惩戒已成为颇受关注且存在争议的一种教育手段。2016年发布的《关于防止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首次正式提出“教育惩戒”概念;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颁布的《青岛市中小学管理办法》以地方规章的形式将“惩戒”入法;2019年《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惩戒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等;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实施。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在我们心里触动很大。追忆焦裕禄同志的音容笑貌,感念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同样作为地方带头人,我的思想灵魂受到了一次深刻洗礼。  焦裕禄在兰考一年多,几近走遍全县的每寸土地;下乡时,住的是农民养牲口的棚子;县委有汽车,他却坚持骑自行车;天降大雨,他冒雨勘察内涝情况,获取水患第一手资料;潜心工作时,他强忍着肝痛竟然将藤椅抵出一个窟窿……“焦裕禄同志给我
【摘 要】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中有关“形”的概念往往只有描述性定义或举例说明,加之很多教师对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相异概念关注不够,致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以《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角之前关于角的原有的“相异概念”,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转化对策,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相异概念;“形”概念教学;角  一、直面病症:“形”概念教学效果不佳  小学阶段,概念教
廖建英是一名龙门吊司机,被大家称为春城地铁建设工地上的“空姐”。地铁盾构掘进施工中的渣土运出、管片吊运以及所有施工材料,都要靠龙门吊运进运出。   她从事的是一项高危险行业,因为盾构井下及地面周围都有人在交叉作业,又是在闹市施工,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然而,她当龙门吊司机已6年多了,吊进吊出的各种施工材料及渣土多达几亿吨,却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当我噙满泪水看完电影《焦裕禄》,默诵着习总书记直抒胸臆的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深深为之感动,灵魂得到净化,感情得以升华。  焦裕禄的精神,穿越半个世纪依然历久弥新,就是因为他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博大的公仆情怀和廉洁奉公操守……沿着他的足迹,我在思考,如何传承他精神,做一个清正廉洁好干部?  作为经信系统
金秋十月,正是橙黄橘绿时,记者一行踏访美丽宜昌。宜昌山之厚重、水之灵动、绿之生机、城之大气让人赏心悦目。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场创新城市社会治理的深刻变革正在推进。  身为宜昌人,无论你是常住居民还是流动人口,从出生、入园、入学、入伍、就业、结婚、生育、养老,一直到死亡殡葬,所有与此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你都能第一时间享受到。  作为“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在不久的将来,宜昌还将搭建一个统一的社
【编者按】当前乡村教育振兴计划的启动,无疑为乡村教师和乡村孩子带来了福音,但乡村教育的出路何在,仍亟待广大教育人深切关注、探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是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南粤理学名山”之称的西樵山便坐落于此。尽管处于乡村地带,但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珠三角地区经济腾飞提供的物质支持,西樵教育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气象。在教师管理和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西樵教育人更是积累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无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