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回归与农村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来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础教育在基础性上的城市化可能意味着一种进步,但在文化性上的一体化却可能是一种危机。那种将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转化为所谓"留农教育"与"离农教育"的争论和冲突,是一种错误的、不明智的判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保持开放性,既包含保持与城市化教育同步的基础性,又具有体现乡村伦理信仰的价值性,并把重塑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作为主要目标。农村基础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文化与信仰的问题,以及乡村社会伦理体系的重建问题,这是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和应有的教育定位,应把守护乡村文明和坚定文化自信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其他文献
高新区孵化器在我国发展二十余年,这一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应运而生的经济社会组织在我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孵化器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已成为国
双足机器人采用类人的运动方式,与其他移动方式相比,具有很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并且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成为机器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因为双足机器人是一个非
“民办公助”模式是政府对农民自发组织筹资、兴办的各种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给予扶持鼓励的供给模式。作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一种重要模式,“民办公助”不仅可以解决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