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择诸暨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延续性健康教育。两组干预疗程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12周肺功能[第1秒呼气容积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自我管理行为[包括自我监测病情、遵医嘱正确服药、发作症状的处理及按时就诊]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干预12周疾病控制情况。

结果

观察组干预12周支气管哮喘患者FEV1[(2.19±0.18)L]和FEV1/FVC[(69.82±3.89)%]均高于对照组[(1.92±0.23)L和(62.31±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02、8.010,均P<0.05)。观察组干预12周自我监测病情[(4.69±0.49)分]、遵医嘱正确服药[(4.79±0.37)分]、发作症状的处理[(4.72±0.42)分]和按时就诊[(4.54±0.56)分]均高于对照组[(3.45±0.67)分、(3.62±0.45)分、(3.37±0.58)分和(3.28±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68、14.342、13.463、11.880,均P<0.05)。观察组干预12周精神状态[(78.82±5.34)分]、运动能力[(80.29±5.87)分]和哮喘症状[(58.92±6.24)分]均高于对照组[(63.38±4.89)分、(65.92±4.48)分和(45.28±3.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28、13.897、13.352,均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6.27%(44/51)]高于对照组[68.63%(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5)。

结论

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且可明显控制疾病发作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直径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重症子宫腺肌病的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浙江衢化医院治疗的重症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直径350~500 μm的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与研究组(直径500~710 μm的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各1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期刊
目的探讨浅表部位表皮囊肿的高频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表皮囊肿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表皮囊肿的高频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超声表现:二维超声显示病灶边界清晰,多呈椭圆形、形态规则,少数伴感染或破裂时形态欠规则,55例呈低回声,9例呈无回声,4例呈弱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18例伴感染的病例中8例血流信号丰富,10例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染病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麻风病、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致盲性沙眼和疟疾的历史进程,并对未来有望被消除的传染病进行了展望。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以及胃泌素-17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活检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组(n=40)和CAG组(n=45)。对两组患者进行Hp检测和血清指标检测,比较两组Hp感染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两组患
近几年,我国每年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维持在3 000例左右,备受社会关注。本文就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点和预防教育工作的薄弱点进行分析,并就推进学校预防教育工作提出若干思考,同时通过本期重点号分享广州地区基于自我分类理论设计青年学生性健康和HIV感染风险评估干预微信小程序(“熊探”),利用“熊探”帮助青年学生直观感知自身风险程度及其具体问题所在以及提供个性化干预的经验,以期为全国各地更
目的构建青年学生HIV感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个体HIV感染风险和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德尔菲法,选择19位专家经过3轮专家咨询,根据指标筛选标准并综合考虑专家建议,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结果3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在0.887~0.945之间,协调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79、0.329和0.248(均P<0.
目的探讨目标策略的针对性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儿均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目标策略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和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识别青年学生群组,探索不同群组的特征和需求差异,为预防艾滋病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教育部门组织的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性健康教育需求调研,对使用方便抽样法获得3 884份网络调查的有效数据进行两步聚类分析,结合专业领域认识判断确定纳入分析的变量和群组数,比较群组间的性健康、人口学特征、性教育内容与形式需求的差异。结果经聚类分析确定聚类变量共6个,分别包括自慰行为认知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