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之笔书写“汛”“疫”大考答卷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0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汛灾、疫情发生以来,河南工程学院广大党员师生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大无畏精神,主动投身防汛抗疫战斗,参与抢险救灾、信息摸排、登记扫码、秩序维护、社区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他们把防汛抗疫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课堂,在学史力行中展现了河工人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上演了一堂生动的“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思政大课。
  闻“汛”而动,风雨面前显担当
  暴雨过后,学校青年教师陈亮、李载东、李二亮等自发购买急需的防汛救灾物资,辗转几十公里送到郑州市委党校河南应急救援协会。随后,他们又带领16名留郑实习学生前往抗洪防汛救灾中心参加志愿服务。校纪委副书记赵红亮在自家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下,依然向灾区捐款2000元,向因贾鲁河汛情转移的群众安置点运送急需物资。
  金融工程专业学生李泓雇车从家乡山西长治赶赴郑州,向河南应急救援中心捐赠200箱水,一路风雨颠簸,捐助物资后让车辆先行返回山西,自己留下来做志愿者。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马金园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到守卫常庄水库的紧要任务中,搬运物资,清理脏乱路况,巡逻值守排查隐患,夜晚定点换防守卫大坝……时刻警惕,防止危险再次发生。
  逆行而上,筑牢疫情防护网
  郑州市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南工程学院的1个主校区、2个家属区先后被列为疫情封控区,在高、中风险区和郑州市封控区的教职工500余人、学生1300余人,疫情防控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学校7位校领导、10多名处级干部逆向而行,从7月30日以来,一直吃住在封控区办公室,围绕学校灾后重建、疫情防控、信息摸排、开学准备等各项工作分析研判、研究部署、落实落细、统筹推进,织密织牢防护网。
  保卫处副处长李吴磊在疫情防控最为吃紧的关键时刻,突发高烧,拿到医院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顾不上休息,也顾不上家中年幼的孩子,毅然投入学校工作。学生处处长介翔认真落实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封控区学生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关爱帮扶等工作,与全校学生工作队伍一起,努力当好封控区学生的“守护者”。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悦国宁的父亲刚做完手术在医院恢复,亟须照顾,但是考虑到学校工作,他便把照顾父亲的事情委托给家人,第一时间赶往学校,整个8月一直坚守在龙湖校区疫情防控第一线。
  用“志愿红”,汇聚疫情防控正能量
  当学校关于成立疫情防控文明志愿服务队的通知发出以后,报名群里信息不断:“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报名!”……短短一上午的时间,140多人报名。他们中有两个孩子的宝妈、50多岁的中层干部、刚到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居住在生活区的教工家属,甚至还有已过花甲之年的退休人员……大家都想为疫情防控贡献一己之力。
  志愿者们穿上红马甲,穿梭在各个楼栋之间,组织做好业主信息摸排,收集全体业主的出行记录,对隔离人员做到“四个一”服务,服务核酸检测現场,做好门口扫码测温工作。
  在职教师庞黎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志愿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时,他自发组织单位70余人参加义务志愿工作,在小区大门口设岗值班。今年洪水肆虐之时,他参加了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组织的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为受灾地区提供、转运、发放救援物资,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认可。现在,他又第一时间报名,作为志愿者小组组长,为筑牢生活区疫情防线而奋战。
  离退休教师王延生、秦中甫、杨健、李素兰、岳凤玲、谢建宪、张冬芬虽年逾花甲、两鬓白发,却仍然要求发挥余热,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演绎“最美夕阳红”。
  张晓静身兼数职,在桐柏校区志愿服务队,她是负责人,定制度,招募队员,对接社区,安排具体工作;在学院,她是党委副书记,传达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组织全院教师线上做好封控区学生的心理安抚和疏导工作,统筹安排新学期开学工作;在家里,她是孩子的妈妈,爱人也在单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上小学的孩子只能“寄存”在邻居家。
  灾难面前显忠诚,迎难而上勇担当。在防汛抗疫中,河南工程学院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他们迎难而上、昼夜奋战,舍小家、顾大家,逆向而行。他们把积极应对灾难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强大行动优势,为河南省顺利度过汛情疫情贡献河工力量。
  责编:沐 阳
其他文献
期刊
7月下旬以来,郑州先后遭遇强降雨天气和德尔塔病毒侵袭。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快速响应,全面动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防汛抗疫工作相结合,加强学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激励全体师生以汛为令、以疫为鉴,抢险保障、励志勤学,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面对灾后重建与疫情防控的叠加,学校党委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充分把握新形势,瞄准新问题,运用新技术,推进新举措,深化
期刊
患者 男,34岁,因“颈部外伤5h”于2004年10月1日17时入院。患者于5h前不慎被卷扬机高速旋转的皮带轮卷中颈部,出现颈部皮肤严重撕脱挫裂伤,气管、食管及颈前带状肌暴露。在当地医院行简单止血及气管断端气管插管后送我院急诊科。入院查体:意识清楚,颈正中气管漏口气管插管,呼吸平稳,颈前部严重挫伤,皮肤缺损面积约3cm×5cm,右侧颈内静脉断裂并自行扭转成球状,右侧迷走神经高位断裂,左侧喉返神经
2021年的7—8月十分不平静,汛情叠加疫情,河南多数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聚沙公益协会积极组织志愿者参加防汛抗疫工作,巡河排查,救助学生,组织救灾物资募捐,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等等。  7月11日开始,聚沙公益协会志愿者在洛宁县长水镇进行为其半个月的支教。支教期间,由于遭遇极端强降雨,他们主动报名参加洛水河流域巡河任务,排查沿岸电线低垂、落水险情等安全隐患以及劝导当地人员远离河流湖泊
期刊
期刊
2021年这个暑假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假期。“7·20”特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刚刚消退,灾后重建工作刚刚开启,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再一次绷紧了人们的神经。面对迅速蔓延的疫情,周口师范学院党委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动力,迅速行动,把疫情防控工作当作重中之重,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全力守护好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闻令而动,反应迅速显成效
期刊
期刊
期刊
“2018级大数据1班盛旭豪报名参加许昌市万象春天社区防疫志愿服务!”  “2020级舞蹈学专业苏星陆现在焦作市博爱县鸿昌街道九街大队负责外来人员登记和核酸检测信息登记!”  自开展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各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有无数个来自许昌学院的青春身影,他们在这堂深刻的思政课上亮出最美青春,在这场大战大考中迅速成长。  “拧成一股绳儿”,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  7月31日,许昌学院2021
期刊
我国听力残疾人士约有2057万之众,他们多数可以通过医疗、听力学干预和康复回归主流社会。目前,我国临床听力学领域数百人的专业队伍无疑难以面对如此庞大的听障人群。因此,加强临床听力学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快培养听力学工作者,突显重要、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