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与梗塞时间相关性的探讨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应用尿激酶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与溶栓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动态观察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72h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100例,冠脉再通80例,再通率80%.其中发病1h内溶栓4例,再通4例,再通率100%;发病1~2h内溶栓18例,再通17例,再通率94.4%;发病2~4h内溶栓20例,再通18例,再通率90%;发病4~6h内溶栓21例,再通19例,再通率86.4%;发病6~8h内溶栓15例,再通11例,再通率73.3%;发病8~10h内溶栓9例,再通6例,再通率66.7%;发病10~12h内溶栓8例,再通4例,再通率50%;发病12~24h内溶栓4例,再通1例,再通率25%;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8.633,P<0.01).结论:AMI后溶栓时间与冠脉再通率存在相关性,梗塞时间越短,溶栓再通率越高.

其他文献
碘缺乏病是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外环境缺碘所致,病因清楚,危害极大.补碘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在长期的防治实践中,人们找到了食盐加碘这样一个补碘的好办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我国已在2000年达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虽然碘缺乏病得到了消除,但是导致碘缺乏病根本原因的外环境缺碘并没有改善,故而食盐加碘的主导性措施还必须长期坚持.从食盐的加碘到运输、保存、烹凋、使用都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和技术要求,因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细胞浸润.为进一步提高对CNSL的认识,现将我院自1998年6月~2002年8月收住的52例(AML 39例,ANLL 13例)急性白血病中有16例诊为CNSL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