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太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并且自然融入课文中。《四个太阳》这篇课文,主人公和学生年龄相仿,体验着小男孩心情的同时,正是学生内心的愿望的表达。结合文中的句子,抓重点词句理解,关注感情和表情的变化,自然水到渠成!
  【案例描述】
  教学片断一:绿绿的太阳带来清凉
  师:小男孩为什么想画这么多太阳呢?别急,我们慢慢去了解。夏天就快要来了,你还记得它给你的感觉吗?
  (出示一段描写夏天炎热的句子,教师范读,学生听)
  师:你能记起夏天给你的感觉了吗?
  生1:我感觉很热。
  生2:夏天太热了!
  生3:要是有冰条就好了。
  师:这么热的天起,小男孩有个不错的想法,就是——
  生齐读(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师:老师现在就把绿绿的太阳请出来,天上如果是绿绿的太阳,你感觉怎么样呀?
  生1:很凉快。
  师:那你读一读。
  生2:很舒服。
  师:也能读出舒服的感觉吗?你来读。
  (学生读得很有热情)
  师:这绿绿的太阳还有很大的本领呢,他可以让好多地方变得清凉,你找到哪里了?
  (出示:绿绿的太阳让____变得清凉)
  生1:高山。
  师:请说完整、
  生1:绿绿的太阳让高山变得清凉。
  师:还有哪里呀?
  生2:绿绿的太阳让校园变得清凉。
  生3:绿绿的太阳让街道变得清凉。
  师:除了书上的,还有哪儿也会变得清凉呢?
  生4:绿绿的太阳让沙漠变得清凉。
  师:绿绿的太阳让高山、校园、街道、沙漠变得清凉。还有吗?
  生5:绿绿的太阳让森林变得清凉。
  师:绿绿的太阳让高山、校园、街道、沙漠、草原变得清凉。好多好多的地方呀,课本里用了哪一个词就把所有的地方都说进去了呢?
  生6:到处
  师:那我们一起来把这个词读出来!
  (生读时能够强调“到处”这个词)
  教学片断二:金黄的太阳真高兴,金黄的落叶真忙
  师:(引导观察太阳的表情)金黄的太阳,你在高兴什么呀?小朋友知道吗?
  生1:它在高兴好多果子熟了。
  生2:它高兴邀请了好多小伙伴来。
  师:那我们要不要也一起去果园里看一看?看看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
  (出示图片,学生高兴地说出水果的名称)
  师: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呀,你喜欢哪种水果就说那种吧!
  (出示:果园里,_____熟了,______也熟了。)
  生1:果园里,苹果熟了,梨也熟了。
  师:原来你喜欢这两种呀。
  生2:果园里,葡萄熟了,石榴也熟了。
  师:这两种水果的味道是不错。
  生3...... 学生的表达兴趣较浓。
  师:把你们喜欢的都说出来吧。果园里,一二起。
  全班(大声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
  ……
  师:这时候金黄的落叶也没闲着,它正在?
  生1:(读)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它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师:要是你就是落叶,你会邀请哪些小伙伴?
  生2:小松鼠.
  生3:某某某(同学名字)
  师:那现在就请你写一封邀请信吧!
  (出示提示亲爱的小伙伴:果园里_______的______成熟了,请你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黄的落叶)
  生1:亲爱的小伙伴,果园里红红的苹果成熟了,请你赶快来品尝。
  生2:亲爱的小伙伴,果园里紫紫的葡萄成熟了,请你赶快来品尝。
  生3:我有不一样的!
  师:那你说说看吧!
  生4:亲爱的小伙伴,果园里又大又红的苹果成熟了,请你赶快来品尝。
  师:把我们学过的又怎么又怎么的句型用起来了,真了不起!
  教学片断三:搭积木之“开门——关门”
  师:看,两个太阳还给我们带礼物了。看是什么?
  生:园和因
  师:仔细看着两个字,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1:他们都有一个口。
  师:对,它们啊都是口字框。跟老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还发现了什么?
  生2:园里面也是个元
  生3:因里面是个大
  师:和大一模一样吗?
  生3:变成了一点。
  师:哪一笔?
  生3:大的捺变成了一点。
  师:哦,是呀。今天啊,老师跟大家一起来给字搭搭积木吧。
  师:把口字框想象成一个门,你又没有见过歪歪扭扭的门啊,所以这一竖,还有横折钩,一定是写得笔挺笔挺的。
  师:门搭好了,能关门吗?
  生:不能,元还没进去呢!
  师:是呀,我们先把元请进去,注意两横的位置,在哪儿?
  生:横中线的上面一点。   师:好了,还要记得什么呀?
  生:把门关上!
  师:是呀,最后一笔,横!
  【案例分析】
  这篇课文并不难,却十分有趣。“四个太阳”的想法,从小男孩的脑海中产生,只是源自最单纯的想法。围绕着小男孩想要表达的心愿,我们似乎走进课文,也似乎正在走进自己的内心愿望!
  (一)充分感受,激发愿望
  第一个片段中,设计了学生的感受后表达环节。先通过生听师读夏天的句子,再看夏日的太阳图片等形式,回忆夏天的感觉,获得初步的体验。无法在课堂中实现直接的体验,那么我们就想方设法创造类似的体验过程,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铺垫之后,看到这“绿绿的太阳”,你的心情怎么样?抛出后,紧接着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很舒服就读出舒服的感觉,很清凉就读出清凉的感觉,学生的自我解读受到重视后,学生也会更有朗读的兴趣!语文学习的很关键的一点便是对朗读的重视。读为主,读透了,什么都有了!那么,怎么理解“到处”呢,利用课文提供的句子,让学生在变换中学会读,在不断的地点积累中“高山、校园、街道、沙漠、草原”学生自然能够听出其中的变化,那么“到处”的就呼之欲出了。确实,孩子的“到处”朗读得也十分到位!
  (二)角色扮演,体会心情
  走进课文,入情入境的另一个方式便是“角色转换”。这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当做主角,由我来决定故事的发展。“金黄的太阳,你在高兴什么?”“如果,你是金黄的落叶,你想邀请谁呀?”这两个问题,面对着孩子提出,你就是太阳,你就是落叶。这样一来,便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当时的心情了。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除了简练、准备之外,更要激发学生的回答热情。变换一种方式,变换一种表达,竟有这样神奇的作用,我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了。
  (三)趣味识字写字,形象又直接
  每次遇到识字、认字的环节,有时候总感觉有点儿枯燥。无非就是分组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为主等。后来,我才慢慢地将游戏穿插其中,孩子们一整节课玩识字游戏都还津津有味着呢!只是这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孩子喜欢变化,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变化,给孩子新鲜感,维持他们的识字热情!片段三是写字教学的一个运用,让一个字也能充满故事。特意选“园、因”两个字,因为他们在字形上的相似。同时,联想到“口字框”书写时的笔顺,把它想象成一个门吧!最后一笔就像一扇门,为这个字把关。当“元”进门了,就要马上关好门,不然小偷可要进来啦!孩子们就能记住了,而且不费力气,所以说“故事,是儿童最好的玩伴!”
  这堂课,虽然有一定的收获,但是一位老师曾向我提出“教教材还是用教材”的问题。的确,我这节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的同时记忆背诵课文。怎样更充分的利用教材,拓展学习,更加实现教材的价值呢?这方面还需要多花心思!
其他文献
哲人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而初中数学又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期。它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学习时常感到枯燥无味,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调动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愿学呢?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地
【摘要】早在19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
【摘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在教研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发现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境内容,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要,并设法将静态的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我们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师生对话模拟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去尝试、去发现,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关键词】情境英语教学学习兴趣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作为承担培养人类社会未来继承者与建设者重任的教育事业,应该使受教育者的德智体全面都得到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与意义。从70年代开始,一些多媒体教育专家提出了多媒体文化的观念,指出在信息时代,一个现代人不仅需要有读、写、算的能力,还要具有多媒体的常识,并且具有使用多媒体的意识与能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发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体现人道精神,学会"无为而治", 学会"解读"学生,使学生生活在宽容之中,具有开阔的胸襟,充满博爱精神。  【关键词】人文人道无为解读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班主任应努力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道创造宽松、平等、民主、和谐、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生活在宽容之中,具有开阔的胸襟,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探究过程,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那么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手脑并用,活跃思维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作法。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手脑并用六大解放    让数学课堂生动化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低年
一、引言与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春》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长期以来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是很多教师上公开课的热门选择,很多名家都执教过此文,我想大概是因为这篇文章无论从语言、结构、立意、还是写作技巧,都可大讲特讲,都可开掘出一些亮
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首要条件,上出高效的课也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本文就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4.1从问题到方程”的一节师徒同研的公开课,从教学设计角度谈谈对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  一、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师:现有一架天平和10g、20g、50g的砝码各3个,可以称出80g的食盐吗? (出示实物)  生1:天平的一边放10g、20g、50g的砝码各一个,另一边放食盐.  生2:天平的一边
【摘要】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理念需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得以实施。本文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例,着重探讨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活动技能操练策略,谈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活动操练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活动操练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理念,该理念所倡导的任务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内进行大量的目的明确、操作
【摘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走入了小学的基础教育,它强调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积极有趣的课堂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体验课堂上的学习乐趣,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本文将着重介绍本人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对其的应用。  【关键词】以生为本课堂教学小学语文  2013年3月1日---4日,我有幸赴广州参加了由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