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克服学生恐惧心理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r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描述
  最近,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女生跳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一教学内容并不陌生,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此次教学我采取了小组长负责制,将全班女生分成五个小组,各组由小组长组织练习,而我进行巡回指导。当我来到第三小组了解训练情况时,学生们悄悄地告诉我张珊同学一直不敢跳。我看到她紧张不安地站在一旁,怯生生地看着我,眼圈都红了。
  我看到此景,先把高度降低到70厘米,重新详细讲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还亲自进行示范,然后鼓励她再试一试。可惜,不论我怎么鼓励她,她都不愿意去试,越是要她跳,她越是害怕。一时间,我真是无计可施,也只好作罢。
  一、教学反思
  张珊同学为什么会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到底是什么让她对跳高如此恐惧?怎样才能让她克服恐惧,从心里接受这项体育运动呢?
  在和她交谈后我才得知,她的这种恐惧心理主要是来源于一次跳远失败后被同学们取笑,她害怕再次失败会招致更多的嘲笑,因此再也不敢跳高了。
  其实,类似张珊同学这种产生恐惧症的例子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妥善处理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给学生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
  二、恐惧产生的原因
  1.由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决定。有些学生,生来胆小,心理脆弱,对有一定危险性或新奇性的事物不敢大胆尝试,久而久之,形成了恐惧心理。
  2.身体素质差,无法完成教师所安排的教学任务。学生身体方面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先天生理疾病,可能是身体受伤,也可能是生病或是缺乏锻炼等原因。针对各种情况,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试行个性化教育。
  3.对技术环节的掌握不准确,体会不深。在学习上,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理解能力强、掌握技术快,有的则会出现学习上的障碍。
  4.遭受过挫败,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在体育教学时,教师忽视了对“学困生”的关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帮助,学生又无法找到自身失败的原因,从而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心。
  三、克服恐惧心理的对策
  学生的恐惧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了解它产生的原因后,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作为一线教师,我想在此谈谈个人的做法。
  1.从教师方面来考虑
  (1)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了解学生以往体育运动史。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告诉我,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掌握他们体育锻炼背景、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找到自我。每次接手新的班级,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先天性的生理疾病、心理受挫情况以及综合素质测试等等。实施证明,这项工作对我进行以后的体育教学功不可没。
  (2)掌握一些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使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机,走进学生的心灵,用诚心赢得信任,用爱心激起火花,给学生一个温暖而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吐露心声。只有走近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教师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3)与班主任建立联系,及时获得学生各方面的信息。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体育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取得班主任的配合与支持。同时,体育老师还应注意与家长的沟通,并保持友好的联系。
  (4)教师在示范动作时,一定要规范、标准。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时,应该注意语言的提炼,适当地运用一定的语言艺术,可以使我们在新技术的教学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学生方面来考虑
  (1)明确学习目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需要受阻、学习失误、思想出错、人际关系失调等问题时,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
  (2)自尊、自爱、自强,促进自我肯定,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情绪;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够克服面临的困难,勇敢地挑战未来。
  (3)积极参加各类有益的集体活动,拓宽自己的心理空间;集体活动能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与人交往的机会,能给他们自信心,使他们从集体中来,在集体中学习,从而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4)主动与教师沟通,在训练中敢于发表自己的合理意见。积极主动地与人相处是我们征服自己所走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作为处于迅速发展中的学生个体,他们应该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在相处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成长起来。
  总之,体育课堂上,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多半是以一种突发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要沉着应对,循循善诱。恐惧心理的克服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关心、关爱学生;学生要自强、勇敢,构建正确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克服恐惧,走出困境,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发展日益完善。
  (责任编辑谭有进)
其他文献
乡土资料作为史料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史料的基本特质,更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作用。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尽管其教材编排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每个历史阶段,乡土资料里依然还是会有符合当时历史特点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对乡土资料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把它有机地融入教学当中,不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层面,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都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收到不一般的教学效果。    一、乡土资料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但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很多学生更是一提起作文就头痛,心中总是产生一种畏惧感,这就形成了一种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教作文难
自2002年起,我校历史教研组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趋势,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洋思经验引进历史课堂,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改革的原则    1.主体性。要充分体现、保证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中强调了这一点,洋思经验也早已实现了这一点。  2.主导性。教师要充当教学双边活动中的“导师”——诱导质疑发问,指导
所谓主观题就是要求考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凭借所学知识,根据题意,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找出相互关系,揣摩考查意图,确立中心论点,然后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的题型。由于主观题的答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不像选择题那样有标准答案,所以同一道题目有许多个答案,分数也不尽一样。仔细分析低分的试卷,大部分是由于非知识性的原因导致失分,如没有很好地掌握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方法和基本的答题技巧等。本人根据高考阅卷的实践,
曾几何时,随着急功近利思想在教育界的蔓延和加剧,很多教师在不经意间,已经漠视了等待,甚至根本忘记了等待。有的是拔苗助长,有的是忍无可忍,有的是暴跳如雷,唯独缺少等待,一种期盼的等待,一种欣赏的等待。  当然,教育的等待并非无所事事,也并非守株待兔。教育的等待不是消极的无所谓,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等待的过程中,我们要用鼓励的目光、真诚的微笑、激励的话语消除学生心中的不安,用自己真诚的期待,为
学校对体育课堂教学历来存在“以三基为主”、“以技能学习为主”等等的讨论,并一直乐此不疲,毛振明教授等人的一系列文章带来了国外新的思路与他们自己的真知灼见,让我们一线的实践者开始理清思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这就是好体育与健康课的标准。    一、让学生能够“玩”得开心    “玩”与作为课程之一的体育与健康课联系在一起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是“玩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教学功能,通常把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我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中提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
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以及求同存异。  在课堂讨论式的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领者,要为学生设计合理的讨论问题,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要承担者和最终受益者,他们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思考探究的方法,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因此,要使课堂讨论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问题时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美术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是我们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当前深化美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问题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美术的机会。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美术素养,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和作用,体
在教育心理学里,学习被划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种。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任何成功的、有效的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学习。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者在心理机制和条件上有本质的不同。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其产生的条件是刺激与反应接近、重复和强化等。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其产生的条件有两点:第一,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的相应知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