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定位深海采矿船作业过程数值分析

来源 :船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海采矿是一种高科技且高难度的深水、超深水采矿技术,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对采矿船动力定位过程与立管及设备耦合分析尚不充分.该文采用势流理论分析采矿船水动力性能,采用集中质量法与Morison方程对立管与中继舱进行动力学建模.船舶动力定位系统采用PID控制器结合Kalman滤波进行建模,同时模拟了推力分配单元,充分计及动力定位对耦合运动系统的影响,完成采矿船动力定位过程中的深海采矿系统时域耦合数值分析;计算获得指定海况下的采矿船、中继舱的运动状态,立管的张力以及推进器推力等信息;分析了动态模拟中动力定位的影响.仿真过程对于深海采矿设计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以职教云平台“国际贸易从业资格综合实训”课程为例,阐述并分析基于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传统教学方法与职教云平台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新模式.
劳氏三体船规范主要针对钢制三体船,对铝合金三体船并不适用.该文以某120 m铝合金三体船为例,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运用直接计算法——谱分析法进行三体船疲劳寿命计算;同时考虑到将交变应力过程当成窄带处理与实际海况不符,对疲劳评估结果进行雨流修正.结果表明:铝合金三体船连接桥部位容易产生疲劳破坏,热点在不同浪向角下疲劳损伤贡献度不同;若将交变应力过程视为窄带模型,三体船疲劳计算结果偏保守.所得结论对铝合金三体船疲劳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对于起重船,尤其是大型起重船,DP-2起重作业模式是最为关键的工作模式,该文基于3000 t全回转起重船的电气设计进行阐述与分析.首先分析了3000 t全回转起重船在电气系统设计中的特点要素,主要包括配电系统架构、动力定位(DP-2)系统和锚泊定位系统在起重船上的应用;然后通过结合FMEA报告对全回转起重船的电气设计进行反推,并针对此起重船的特殊性,提出满足航行和作业要求的设计方案以及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其与以往起重船的共性和差异,为该类型后续船的电气系统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并希望藉此获得对海洋工程
针对双尾鳍船型尾部型线难以优化的技术难题,该文以某一双尾鳍滚装船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从伴流均匀度与阻力性能角度对双尾鳍线型进行优化,并以荷兰MARIN水池提出的伴流目标函数(WOF)与平均伴流分数(w)作为伴流均匀度的评判衡准,分析了尾轴以上0.8R处的尾鳍去流角、尾鳍导圆半径、桨盘与尾轴出口端的距离对船尾伴流场均匀度及阻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船型参数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尾鳍特征参数的改变会引起船尾伴流均匀度、平均伴流分数与阻力性能的变化,并通过对比分析,对双尾鳍型线进行优选.
为了提高机器人抓取算法的检测性能,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深度学习理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Inception模块和注意力机制SENet网络的轻量级卷积模块SE-Inception-Lite,并对SE-Inception-Lite模块进行了残差机制算法融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SE-Inception GraspNet抓取网络的机器人多模态抓取检测算法,并在康奈尔抓取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
本文制备了银岛薄膜基底,并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构建了检测Tau蛋白的生物传感器.采用旋涂法制备聚醋酸乙烯醇(PVA)/AgNO3复合薄膜;然后,通过热还原法制备了具有银岛结构薄膜的SERS基底.使用三聚氰胺作为探针分子,结果表明:基底的SERS增强因子可以达到1149;此外,利用SERS基底检测Tau蛋白,其检测限可达为1 mg/L;且在10~100 mg/L范围内,Tau蛋白浓度与拉曼强度具有线性的“量—效”关系.由于传感器的良好稳定性和低廉加工成本,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等方
配置大功率脉冲负载设备的船舶,大功率脉冲负载设备频繁的工作会对电网的电压、频率造成影响.该文基于实船电力系统的电站配置进行分析,根据大功率脉冲负载设备的使用工况,对供电方案进行分析,同时对大功率脉冲负载提出相应的负载特性方案;收集发电机组、大功率脉冲负载设备、电力推进设备的相关技术数据,按实际使用工况对大功率脉冲负载投入时电网的电压、频率和谐波含量等关键指标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和仿真,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电网内各用电设备正常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材料的新型包装技术的发展迅速,大众对于包装设计的外观与实用需求也日益增长.包装对于我们的生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便利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视觉、增添我们的生活乐趣.如今,许多企业在产品的包装设计方面都极为重视,为达到良好的包装设计水平,企业对于包装设计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当前,高职院校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需要以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专注培养实践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将溶剂热法制备的MOF-5粉体按照In/Zn摩尔比为0,0.05,0.10,0.15,0.20,0.25和0.30置于硝酸铟水溶液中,经干燥煅烧得到一系列In-ZnO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仪(XRD)显示In-ZnO保持了ZnO的六角晶体结构,较大的In3+离子替换Zn2+导致了ZnO晶格的膨胀和应力的增加.SEM表明:In-ZnO纳米颗粒保持了纯ZnO的球形和立方介孔结构.气敏性能测试表明:In掺杂降低了ZnO元件的电阻值,提高了其对丙酮的气体响应,并降低了其最佳工作温度,其中In/Zn摩尔比为0.05的
本文综合考虑中继用户的缓存状态、能量收集技术下的能量储备、传输速率和解码转发中断概率,研究了同时具备能量收集(EH)能力和缓冲区辅助的D2D中继选择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策略获得了更高的成功概率和更低的传输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