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问题剖析
  
  “教学常规”是指符合教学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主要包括备课、上课、反思、改作、辅导、评价、教研等方面,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教学常规”视为“僵死的教条”,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备课,或是“复制”优秀教师、合作伙伴和自己的旧教案,或是太简单流于形式、太复杂不实用,或是拖到定期检查之前补甚至是没有备课;二是上课,或是“教教案”,或是完全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或是随心所欲地与教学设计严重脱节、“脚踏西瓜皮上到哪里是哪里”;三是反思,或是没有进行,或是流于形式,或是不痛不痒的不够完整、不够彻底;四是作业,或是没有精心布置,或是不亲自、不及时、不认真批改,或是没有进行错误题目订正后的再批改;五是辅导,或是没有认真进行,或是没有计划、随意进行;六是评价,或是没有重视过程性和结果性的有机结合,或是评价内容不科学、评价方法不合理;七是教研,或是没有参与,或是没有认真参与,或是没有真正实现改进自己的教学。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一是教师的职业素养不高。(1)职业道德缺乏。有的教师把教学科研当作“副业”,贻误学生学业、摧残学生心灵、亵渎教育事业;有的教师把利益关系当作“首要目标”,片面看重学术成果、盲目轻视教学质量。(2)敬业精神缺失。有的教师把自己的职业视为普通的职业、按部就班,有的教师把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有的教师把自己的岗位视为享福的岗位、安心养老,有的教师把教学的常规视为僵死的教条、偷工减料,有的教师把常规的检查视为领导的刁难、敷衍了事。(3)教学业务不精。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没有丰厚的知识积累、没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没有勤奋的探索精神,不能有效地教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各种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学校的管理水平不高。(1)领导认识不对。一方面可能是“假人性化管理”片面照顾教师工作“太忙”,另一方面可能是“分数至上理念”片面追求用成绩评价“质量”。(2)检查方法不好。一般都是定期、提前打招呼的检查,检查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只关注数量不关注质量,只重视考核不重视反馈、只重视领导评价不重视教师参与。(3)奖罚力度不大。有的检查结果跟教师考核、评优与晋升完全脱钩,有的检查结果的奖罚力度太小、隔靴挠痒,以致无法促动教师心弦。
  
  改进问题策略
  
  1.明确要求。在新学期第一次教师会上,业务校长对教学常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1)备课。做好二次备课,一次备课就是找到优秀教案,二次备课就是每位教师以新课标为依据、认真解读学生和教材、结合自身风格和教学经验对一次备课进行修改。(2)上课。用教案教,善于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暴露的学习起点,在起点推进的动态过程中找到一个新知教学的切入点,把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重点落在学生的可能发展区,教学终点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区。(3)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和观照自己的教学预案并作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既要习惯做感性反思,又要注重理性反思。(4)批改。一方面要关注错误较多的题目,往往是由于教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补课直至学生完全掌握为止;另一方面要关注错误较多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学的问题,教师要认真辅导直至全部掌握为止。(5)辅导。制定辅导计划、明确辅导对象和任务、确定辅导重点和策略,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重视“拔尖”、努力“补差”、带动“中间”,保证合格率、提高优秀率。(6)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既要重视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也要重视学期中的阶段性评价,还要重视学期末的结果性评价。(7)教研。最有效的教研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对自己的理念与行为进行系统反思,开展自己的研究、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与深刻、分析更加深入与理性、视野更加开阔与广博。
  2.开展随检。学校将双周定为“教学随检周”,每位行政领导由一位老师陪同检查一位老师的教学常规,具体检查的对象和陪同检查的老师在校委会上进行统筹安排,原则上每位老师每学期接受检查和陪同检查各轮到两次,每次检查在当天早上通知老师。(1)首检。每次检查主要进行七项评议:①课堂教学水平,主要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教学效果的高效性;②三次备课质量,主要看教学预案的利用率、“二次备课”和“三次备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③作业批改质量,主要看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首次批改的及时性和订正批改的完整性;④辅导学生效果,主要看辅导记录、询问辅导学生以核实辅导工作的真实性;⑤评价学生能力,主要看课堂上过程性评价学生的水平、期中时阶段性评价与期末时结果性评价的情况;⑥教学研究水平,主要看课堂教学有否体现小课题研究进程和阶段性成果、参加校本培训的各种记录;⑦总体教学工作,依据上述六方面的检查情况作综合性评价,每次检查结果立即以面对面的形式向老师反馈,肯定优点、商议不足、指明方向。(2)回检。在首检中发现的问题,负责检查的行政领导在半个月之内要安排时间通过回头看进行回检,回检主要看:对于能够整改的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整改完毕,对于较难整改的在首检后有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做。以这种方式督促每位教师不断地、及时地改善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让每位教师把刚性的“教学常规”变为常态的“教学习惯”。
  3.严格考核。在每个学期期末时,先由每位行政领导对自己负责的每位检查对象进行综合评估,然后由业务校长对每位教师的评议结果进行汇总,最后提交校委会进行横向权衡并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最终评定。在每学期最后一次教师会上,业务校长对本学期“教学常规”检查与考核情况进行一次整体梳理并提出整改意见。评定结果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对于评定为优和良的教师分别给予较高额度的奖励,对于评定及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评定不及格的教师则取消下一学期一切由学校自发的教学方面奖金,并取消一切评优资格;对于连续2个学期评定不及格的教师则取消下一年由学校自发的一切奖金,并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对于连续2年评定不及格的教师,则采取转岗或试聘的方式。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亭山小学)
其他文献
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然要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怎样才能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打造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模式”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好、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将“有效教学模式”打造活动纳入教学管理和作为学校教研的重要抓手十分必要,并且意义深远。  笔者所在的山西省尧都区两年前有机会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
文章聚焦行政体制与规划体系、尺度效应、事权划分等几大基本概念,从行政体制视角审视了英国、日本、德国类乡镇层级的地方空间规划,对其行政层级下的地方政府及地方规划层级
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美化城市居住环境,而且能促进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从反季节种植技术的相关特点及优势切入,重点分析反季节种植技术要点和采
近年来,我校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对教学工作全面加强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下面谈谈我校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做法。    课程管理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上级教委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课时由原来的每节课45分钟缩短到40分钟,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对每天的
近年来,我们在原先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和专题研讨活动的基础上,借鉴医学界等领域的专家会诊形式,开展了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的探索与实践。所谓轮流“会诊”制,其实是教育会诊的一种新形式,是班主任工作专题研究的制度化方法,重点针对当前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现象或问题,有计划地由专家、同行或同事按一定的工作程序对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寻找问题症结,总结成功规律,采取得力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班主任德
校本管理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将其权力逐渐下放给学校,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自主管理和共同决策是校本管理的两大核心理念,校本管理通过将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给中小学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以美国的校本管理为例,谈谈下放权力对于提高中小学办学活力的重要性,以期给广大中小学校长以启发。    自主管理是学校改革的必然要求    1.实行家长择校。教育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消费,学生家长就是消费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