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游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是人文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则是人文精神传承的枢纽。当前以网络游戏为平台的网游文化,正以其“超真实”的虚拟性、“没有棋盘”的游戏性和“进行到底”的娱乐性对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造成巨大的消解作用。应对这种来自于网游文化的人文精神消解,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网游文化消费,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作为人文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通过改革现行的大学教育模式,释放出大学传承人文精神的能量,采取各种方法,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关键词】网游文化 人文精神 大学生 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18-03
  【Abstract】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o inherit the humanism, and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bridge of the humanism’s inheritance. But the current online culture takes the network game as a platform, using its fictitious character “hyperreal”, game property “without the chessboard” and entertaining “to the end” does a digest func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m. To deal with this digestion from the online culture, university should take various methods to give full play a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n one hand university should take a active guide to the students to have a reasonable consumption on the online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should reforme the existing mode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release the energy of university’s humanism inheritance, and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m education.
  【Key words】Online culture Humanism College students Negative impact
  
  今天的网游文化,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全新的“寓教于乐”的文化,也有人把它视为“电子的海洛因”。它的产生和盛行,尽管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是网游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其网游文化的消费无论是从心理需求还是从生活需求来看,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国网游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普遍缺乏应有的文化品质,缺乏人文精神的传承意识,大学生在网游文化的消费过程中往往容易迷失真正的自我,从而失去了在现实世界中传承人文精神的使命与责任。因此,就当前的形势来看,高校如何应对这种网游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网游文化
  所谓的网游文化,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形成的,以网络游戏为基本平台,以休闲与娱乐为目的的虚拟文化。作为人类最新的一种商业化的游戏文化范式,它是计算机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存在,都是以计算机网络游戏为基础的。而网络游戏,就是依托于计算机互联网,可同时多人参与的数字化的电子游戏,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对抗,而达到交流、娱乐和休闲的精神享受。
  人类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始于1969年瑞克•布罗米为当时著名的远程教育系统PLATO(Programmed Logic for Automatic Teaching Operations)编写的一款名为《太空大战》(Space War)的游戏,它运行于一台大型计算机主机上,可以支持两人远程连线,到1972年这款游戏同时在线人数已经达到1000人。网络游戏的跨系统运行和商业化运行,始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1978年,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款MUD游戏,可以通过特殊指令和数据库进行人机交互,也可以通过聊天系统与其他玩家在线交流。1982年,美国著名的网络游戏开发与运营公司Kesmai公司成立,在UNIX系统上开发并运营MUD-1游戏《凯斯迈之岛》(The Island of Kesmai),每小时收费12美元。到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专业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进入网络游戏,一个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网络游戏产业逐渐形成了。我国的网络游戏,始于世纪之交。1998年,联众网络游戏世界正式推出。2000年,华彩公司正式引入第一款大型多人在线游戏《万王之王》,获得巨大成功。2001年,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为3.1亿元。此后,我国的网络游戏就进入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7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数字内容与动漫游戏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据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的统计,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260.93亿元,用户规模达到1.2亿。截止11月,据业内相关统计,我国2010年已经上市248款新的网络游戏。
  没有网络游戏,就没有所谓的网游文化;但是网游文化又不仅仅是网络游戏本身,它还包含着网络游戏中的文化生产、传播、消费和体验,以及与之相一致的精神生活方式。雷蒙•威廉斯曾经把“文化”的意义划分为五个层面,他所肯定的文化是物质、知识与精神所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1]同样道理,网游文化作为人类一种全新的文化,它不是网络游戏本身,而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网络游戏为平台,把现代人类特有的物质、知识和精神等要素统一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尽管这是一种基于想象的、虚拟的生活方式,但它已经不折不扣地嵌入了人类的实际生活,正在改变和动摇人类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精神生产的方式与根基。
  二、网游文化消费与人文精神消解
  近年来,各种研究和统计资料都表明,在校大学生是网游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2010年9月,我们就大学生网游文化消费情况在500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中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1%的同学经常玩网络游戏,有33%的同学偶尔玩,而仅有6%的同学不玩。简单地对在校大学生的网游文化消费作对错的判断,是不科学的。席勒曾说:“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2]只要我们承认网游文化是传统游戏和艺术的一种媒介化延伸,那么,毫无疑问的,网游文化在丰富现代人的人性和满足现代人的精神寄托上也具有显著的意义,但是网游文化毕竟是虚拟性的商业化文化,它对在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所产生的巨大冲击问题。
  人文精神(humanism)这个词虽然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社会思潮,是“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的产物,但我国古代也很早就有“人文”一说,它与“天文”是相对的,所以《辞海》里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今天,人们关于人文精神的理解已经出现了不少的分歧,不同的学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倾向于把它理解为人类在自我塑造中所体现出来的带有超越性的心理需要和价值追求,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它内化为人类的心理世界,外化为人类的实践世界,各种人文现象和人文知识是它的载体。[3]如果我们把人类的心理世界简单的划分为知识、伦理、情感等三个系统,并分别对应真、善、美等三种价值追求,那么,人文精神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知识系统的求真精神、伦理系统的向善精神和情感系统的爱美精神。[4]这样,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解读网游文化消费给大学生人文精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从知识系统看:消解大学生的求真精神
  求真精神,简单而言,就是人类追求真理和探究真相的精神,它既是科学精神,也属于人文精神,区别只是求真的方式和途径的不同而已。“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样,知识也是求真的阶梯。在互联网上,知识不再为少数人所拥有,真理也不再为少数人所掌握。互联网,让人类真正实现了知识的平等与共享,从而为追求真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但是,这一特点在网游文化中却被遮蔽了。网游文化虽然是借助于互联网,但它并不负责向人们提供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功能,而是靠互动和对抗的方式,向人们提供交流、休闲和娱乐的功能。网游文化是虚拟空间中的互动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广大玩家的娱乐需求,而这种虚拟的娱乐容易导致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与现实世界产生严重的脱节。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有36%的同学承认长期玩游戏导致自己与现实生活发生一定程度上的隔膜。这是因为网游文化的编码,从整体上看,其属性是技术的而非知识的,其指向是游戏的世界而非认识的世界。因此,网游文化往往激发出的是大学生对游戏技艺的追求,而知识层次的真理和世界的真相,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
  2.从伦理系统看:消解大学生的向善精神
  向善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其内核是以人类的公平、正义、自由与幸福为终极价值关怀的社会责任意识,但网游文化具有显著地去社会化的特点,它紧紧地控制着你,让你规避并脱离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约束,脱离传统价值和显性文化的引导与塑造。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在《解读大众文化》一书中点到了要害:“玩游戏时的那种身体的紧张状态产生了享乐的时刻,这也是规避意识形态控制的时刻。”[5]在网络游戏这个虚拟世界中,它大大地弱化了道德意识。善恶的标准模糊了,伦理的意志倾斜了,“至善”的敬畏之心荡然无存了。玩家在游戏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喜恶随意杀人和踢人,这在无形中增强了这些同学的暴力倾向,不能不说是一种潜在的隐患。以一款网络游戏《传奇》为例,它的人物形象唯美、画面清晰、影音效果逼真,玩家在玩的过程中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有美的感受,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网游中,玩家们往往会被带入决斗厮杀、江湖义气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他们会认同游戏里的规则,认为这是无可非议的,原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很容易在长期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被影响或改变。
  3.从情感系统看:消解大学生的爱美精神
  美是情感的舞蹈。爱美精神是人类在漫长的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追求美与创造美的精神积淀,它既是人类砥砺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尽管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都存在着对美的理解的差异,但总体上看,人类的爱美精神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网游文化与传统的文化艺术相比,虽然都具有游戏的审美性质,但它在本质上是“快餐”型的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无论是在其文化内涵还是其审美形式上都显得过于娱乐化、平面化和商业化,无法承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审美品质,不仅不能引导大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也不能激发他们对自我情感的升华,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导致他们形成低俗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类审美理想的隔膜。网游文化,虽然凭借数字化的技术把人类的审美想象变成了史无前例的“超真实”情境,但它目前还无法摆脱失去真实情感为依托后的类型化和平面化,时空和技术层面的双重虚拟性,导致它成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文化。更有甚者,开发商为了吸引更多游戏玩家,打着看美女、猎艳乃至色情的幌子来诱惑玩家,情节粗糙,除了打怪、杀人、观赏穿着暴露的美女以及一些俗不可耐的对白,几乎没有任何美的内容和情感的蕴藉。
  三、应对人文精神负面影响的对策
  大学是人文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人文精神传承的枢纽。卡斯特曾经指出,计算机互联网这一新的电子传播系统,其通达全球、整合所有交流媒介以及具有互动潜能的特点,正在改变我们的文化,由此可望形成人类的一种新文化,即“真实虚拟文化”(culture of real virtuality)。[6]今天,铺天盖地的网游文化,或许正是这一文化的典型。在校大学生作为网游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网游文化消费给在校大学生人文精神所带来的种种消解,也同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应对这种人文精神消解的对策,当然不能持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做法,禁止大学生网游文化消费,既是违背人性的也是片面的,科学的对策应该从高校教育自身的改革着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积极利用一切条件,充分发挥出大学传承人文精神的能量。
  1.进一步改革高校教育体制,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大学生网游文化消费主体的身份,与我国高校当前的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有密切的关系。从80年代的“重理轻文”,到90年代的学科化、市场化和行政化的办学倾向和管理倾向,使得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人文精神教育偏弱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所兴起的应用型办学宗旨和越来越僵化的现代教学管理,严重削弱了人文精神教育的阵地。僵化的专业培养大纲与课程设置方案,繁琐的课程申报制度和教条的教学管理形式,都把教师和学生挡在了人文精神教育的大门之外。以教师来说,要想开设一门人文课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通过“过五关斩六将”的审核和批准,即使最后成功了,但也难以摆脱大纲、课堂、考核等一系列教条化教学管理的束缚。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教师已经基本失去了担当人文精神教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高校学生的情况,亦是如此,基本上没有接受人文精神教育的主动权。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各个高校普遍发展起通识教育的模式,但在实际的人文通识课程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功能和价值,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一定程度上看,这种落后的体制和模式,恰恰是网游文化争夺在校大学生的有利条件。应对网游文化消解人文精神的最好对策,是高校首先进行自我的改革,改革教育目标、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要积极承担起传承人文精神的伟大使命,要努力创造人文精神教育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大学生们对网游文化产生一个全面而完整的认识,帮助他们自觉树立人文精神传承的使命感、时代感和责任意识。
  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大学生网游文化的消费。
  针对大学生的网游文化消费行为,虽然不能采取禁止的措施,但科学的规范管理还是必要的。规章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应该是学校实现管理目标的保障之一。因此,高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应给予更多关注,把学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与学生的激励惩戒机制严密结合起来,从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出发与他们进行沟通协调。好的学校制度的制定一方面能让学生约束自身行为,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因为不管是制度的制定和发挥,还是学校日常的沟通艺术其实都是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体现。比如清华大学就出台了《校园计算机网络学生宿舍楼局域网管理办法》,将对违反管理的同学处以警告、勒令改正、取消连网资格3至60天、终止相应网络服务等惩罚,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3.规范网游文化的开发与运行,营造绿色的网游文化。
  网络游戏不仅是一个娱乐性的产品,也应该是承载丰富人文精神和社会意义的文化产品。面对学生群体沉溺网游比较严重这一现象,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管理,健全其游戏内容本身,规范它的运营模式。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鼓励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的游戏产品,积极发展国产网络游戏,充分利用中国悠久的历史素材,创造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宏伟的、如史诗般的网络游戏产品,寓教于乐,不要让过于血腥暴力的场面出现在游戏画面中,以及色情的预防,保证网络游戏中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保持网络游戏内容的健康性。游戏开发商必须要以对玩家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负责的态度来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并改变其运营策略,承担起自己在道德和文化传播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研发中保证游戏的健康性,为营造绿色网游作出自身的努力。
  4.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的网游文化消费。
  在尊重个性发展、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们有了自由的选择和发展空间,同时他们也更加排斥“约束式”、“家长式”的教育,而网络这个平等、开放、自由、彰显个性的载体正好符合大学生的这一特性。而且大学生大都在外求学,很多时候心里还是会感到孤独迷茫,而游戏却恰好给他们带来了暂时的快乐和满足。因此家长们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来与他们沟通,特别是当他们出现沉溺游戏状况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去指责,而应该真正地给予他们尊重,真正把他们当作成年人来看待,与他们真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帮助其摆脱孤独感。另外,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其体会到家庭的关心和温暖,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与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从而帮助他们抵制网游文化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Raymond Williams. Culture and Society[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63:4~11
  2 席 勒.审美教育书简(冯 至、范大灿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28
  3 葛红兵.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 葛剑雄.人文精神[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
  5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宋伟杰等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79
  6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69
  7 姜 国、谷英姿、刘靖年.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6(3)
  8 N•尼格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9 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强海关能力建设合作对海关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既为互联互通提供保障,又为共建共赢搭建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能力建设合作主要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的能力建设支持和援助。通过创新完善合作机制,拓展能力建设合作模式,加强国际海关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建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能力建设基地,合理统筹,构建海关能力建设合作大局。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关能力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个神奇的地方,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临逶迤古长城,周边毗邻晋陕宁.天生一条母亲河,一方水土一方人.十三世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途经此地,将其定为他的长眠之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我国矿井工程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地位,带动着经济水平的稳定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矿井通风设备与技术应用依然存在着大量
【摘 要】自“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区域金融合作作为资金融通最核心的内容,为“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尤其在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方面,但同时也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金融合作  一、“一带一路”戰略下区域金融合作现状  “一带一路”战略的进程,无论设施联通、贸易畅通都需要资金融通的大力支持。因此,区域金融合作,作为资金融通最核心的内容,是一带一路深入推进的重要支
【摘 要】《光学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光学工程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修课。本文对《光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光学设计》 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15-02    《光学设计》是许多工科院校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高层建筑也逐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及,这就使得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大型设备也与日俱增,从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该施工技术要求建筑工程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与此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很多诸如泌水现象、温度裂缝以及收缩裂缝等施工难点,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效综采发展趋势和重大装备关键技术,这两者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从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对于高效综采工作的重视,重大装备关键
【摘要】隨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能源问题是电力工程中十分严峻的问题,针对于此,本文简要讨论了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及相关措施。  【关键词】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措施  为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需要全面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水平,从而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电力企业的利润。  1、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主要特点  一般而言,供配电设计具备下面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低压配电系统,其作为供配电设计的重点环
以互联网+为核心技术,通过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模式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带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以德国工业4.0和美国再工业化为代表,各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计
【摘要】我国现今的国民经济发展呈高速增长态势,推动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物的建造需求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给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物能够高质量、安全的运行。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及特点  1.1钢筋混凝土施工步骤较为复杂  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