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学域与观念交易——知识史视野中的“汉文西学”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yea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及对现代中国起重要塑造作用的时代,我们一般会定格在19世纪,即便不以鸦片战争简单划界,但多半会重视以马礼逊(Morrision,Robert,1782—1834)为代表的新教传教士东来的重大意义。但是邹振环教授的《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将我们带回了在现代中国史占有重要地位的晚明时代,以西方现代性为基本尺度
其他文献
美国学界、媒体等曾评选20世纪50年代美国白领人数超越蓝领阶层为20世纪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历史事件。2011年年底,福布斯中文网发表《当代最大的历史性事件:中国中产的崛起》一文,指出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已超过了美国人口,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是21世纪对社会发展最具影响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国外有关中产阶层研究的“稳定器”理论认为,在西方工商业和市民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中产阶层是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价值取向、
有报道说,纸媒的没落已经显露明显的态势,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纸媒的前途非常堪忧,而电子杂志媒体则方兴未艾。而另一个数据更是值得关注:中国人平均一年仅阅读一本书!  在汉中开会,趁机参观了蔡伦墓,亲历古老的造纸过程,感受历代人们敬惜字纸的那种神圣感,不禁感慨万千。人类的现代社会乃是纸张的发明和发展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而电子时代的到来,却“威胁”到这种文明的延续。纸媒对于作者身份的肯定、对于理性主义
姜洪先生的大作《世界经济论纲——典型与非典型发展道路研究》出版了,它是姜洪先生几十年来深入、系统思考的理论成果,流淌着那一代学者严肃认真对待学术问题的情怀,具有十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