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时候为了确保每个环节符合标准,工作人员必须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便于后期检查,这些记录材料可以准确的体现出工程在建筑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因此对建筑工程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与整体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问题;策略
1、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未进行严格的管理
很多施工企业没有对资料进行严格的管理,也未制定管理制度,工作人员仅仅凭借经验来完成工作。也有部分施工企业,其工程资料不是由自己部门编制,而是交给另外的部门,其对工程不完全了解,很多资料只是按照施工图纸和经验进行整理,有变更的部分并未在资料中体现出来,使得这些资料不能反映施工的真实状况。
1.2 资料严重缺失
大部分施工企业只注重施工的进度,在施工的时候没有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一部分必须要进行现场验收的材料在施工完毕后才进行编制,因此遗失了不少重要的资料。不仅如此,施工环境和人员相对复杂,使得施工资料极其容易丢失,出现后补资料严重失实的现象。
1.3.档案管理机制不合理
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不重视,档案管理机制并未建立起来。在对资料进行管理和收集的过程中,随意性非常大。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技术人员对档案管理进行抽查监督力度不够,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大,也导致了资料的缺失和遗漏。
1.4.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企业将精力放在了安全质量生产或节约成本方面,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意识不到位。各个企业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不同,施工资料收集管理也有一定的差异。
1.5 工程资料复写严重
很多建筑工程都存在资料复写的问题,按照目前国家文件归档的要求,在编制工程资料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严格规范的书写材料进行填写。有修改的地方应加盖企业公章或技术章,避免随意的篡改。工程资料源自于施工现场,为了提高资料的真实性,企业必须要求工作人员深入现场查看和验证,并做好现场验收记录。然而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做到这一点,给工程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做好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的策略
2.1对工程资料的形成过程进行管控
在平时的工作当中,需要使得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也要对相应的技术人员宣传资料收集的意义,使得技术人员能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建筑工程资料的保存也非常重要。必须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对相关工作进行规范。当今时代,计算机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需要将一些重要资料进行光盘刻录或存入计算机,方便管理和保存,查找资料时也更加快捷、简单。对档案进行不断的检查和监督,形成对档案管理的全面控制,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不仅如此,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的将一些资料录入到建设行政程序中去,找到合理的管理方式,将档案存至档案馆并备案。
2.2 建立资料收集整理制度
对于工程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必须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程建筑资料和施工进度要同步进行。开始施工前,要指派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资料进行合理监督、追踪,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对于不同阶段的工程评价标准,都要进行合理的记录,一旦产生人员变动,那么就需要对资料的交接工作进行严格把控,使得资料管理的任务得到科学的分配。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资料收集制度,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为将来的查阅和审计带来更多的便利。
2.3工程质量编写质量控制
项目开工前,就要对工程资料的编写格式进行统一选择一套符合该工程该地区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的表格样式,方便在以后的工程资料收集中进行合理的操作。這样可以避免后期产生格式不同、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如此,更要材料员对施工所用物资进行统计。若在这方面产生了问题,就可能延缓工期,因此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4.施工之前的收集与整理
施工之前要设置专门机构,由专人对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必要时这些人员可以从工程的投招标环节就全程参与,了解工程的所有情况。对涉及到工程的合同、许可证等有关文件要进行规范收集与整理,这些资料对以后施工作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施工计划和设计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开展编制工作,工程确定之后要立即开展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尤其是一些实验性报告,因为一些材料检测报告周期很长,如果不能够提前开展准备工作,一旦工程开始施工,很难赶上工程进度。
2.5施工过程中的收集与整理
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工序需要同时进行,这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每天施工的具体进度、使用工艺等施工情况,尤其是对一些使用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和施工使用工艺原理,可以争取其他部门支持,共同完成各种记录和整理工作。施工前,要对相关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且要详细记录在施工日志当中,对每天施工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例如施工进度、天气情况、施工时间等等,所有的记录都要确保真实有效。每天工作结束之后要对资料登记在册,进行妥善保管,确保资料的完整性。
2.6 做好竣工之后的资料收集工作
工程结束以后,同样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除了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同的材料进行整理,编制竣工图,更要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签章确认。资料整理完毕后,要将资料交到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到城建档案馆进行备案和保存。若发现资料存在内容缺失,要及时进行处理,补全缺失的资料,防止因为资料不全而延误工程验收,同时要保证资料真实有效。
2.7强化监督管理工作
要对资料收集与整理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在管理制度方面很多工程都大同小异,一些工作规范基本相同,一些规范性制度已经足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确保措施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要组织专人对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工作,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资料的进度和完整性进行验收。同时,每份材料中都要详细标注时间、责任人和制作人,便于后期管理。完善的工程材料不仅能够帮助建筑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在后期建筑物维修和改造中也带来很大便利,当一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建筑各种资料齐全,那么很容易找到问题点,及时解决。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十分重要,这项工作贯穿着工程的始终,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确保资料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者的安全问题,工程资料是能够对施工的情况全部体现出来,因此必须加强对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丽娟. 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策略探究[J]. 环球市场, 2017(6):339-339.
[2] 李倩. 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策略探究分析[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10):00296-00296.
[3] 杜海明. 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四川水泥, 2016(9):301-301.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问题;策略
1、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未进行严格的管理
很多施工企业没有对资料进行严格的管理,也未制定管理制度,工作人员仅仅凭借经验来完成工作。也有部分施工企业,其工程资料不是由自己部门编制,而是交给另外的部门,其对工程不完全了解,很多资料只是按照施工图纸和经验进行整理,有变更的部分并未在资料中体现出来,使得这些资料不能反映施工的真实状况。
1.2 资料严重缺失
大部分施工企业只注重施工的进度,在施工的时候没有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一部分必须要进行现场验收的材料在施工完毕后才进行编制,因此遗失了不少重要的资料。不仅如此,施工环境和人员相对复杂,使得施工资料极其容易丢失,出现后补资料严重失实的现象。
1.3.档案管理机制不合理
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不重视,档案管理机制并未建立起来。在对资料进行管理和收集的过程中,随意性非常大。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技术人员对档案管理进行抽查监督力度不够,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大,也导致了资料的缺失和遗漏。
1.4.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企业将精力放在了安全质量生产或节约成本方面,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意识不到位。各个企业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不同,施工资料收集管理也有一定的差异。
1.5 工程资料复写严重
很多建筑工程都存在资料复写的问题,按照目前国家文件归档的要求,在编制工程资料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严格规范的书写材料进行填写。有修改的地方应加盖企业公章或技术章,避免随意的篡改。工程资料源自于施工现场,为了提高资料的真实性,企业必须要求工作人员深入现场查看和验证,并做好现场验收记录。然而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做到这一点,给工程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做好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的策略
2.1对工程资料的形成过程进行管控
在平时的工作当中,需要使得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也要对相应的技术人员宣传资料收集的意义,使得技术人员能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建筑工程资料的保存也非常重要。必须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对相关工作进行规范。当今时代,计算机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需要将一些重要资料进行光盘刻录或存入计算机,方便管理和保存,查找资料时也更加快捷、简单。对档案进行不断的检查和监督,形成对档案管理的全面控制,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不仅如此,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的将一些资料录入到建设行政程序中去,找到合理的管理方式,将档案存至档案馆并备案。
2.2 建立资料收集整理制度
对于工程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必须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程建筑资料和施工进度要同步进行。开始施工前,要指派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资料进行合理监督、追踪,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对于不同阶段的工程评价标准,都要进行合理的记录,一旦产生人员变动,那么就需要对资料的交接工作进行严格把控,使得资料管理的任务得到科学的分配。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资料收集制度,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为将来的查阅和审计带来更多的便利。
2.3工程质量编写质量控制
项目开工前,就要对工程资料的编写格式进行统一选择一套符合该工程该地区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的表格样式,方便在以后的工程资料收集中进行合理的操作。這样可以避免后期产生格式不同、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如此,更要材料员对施工所用物资进行统计。若在这方面产生了问题,就可能延缓工期,因此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4.施工之前的收集与整理
施工之前要设置专门机构,由专人对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必要时这些人员可以从工程的投招标环节就全程参与,了解工程的所有情况。对涉及到工程的合同、许可证等有关文件要进行规范收集与整理,这些资料对以后施工作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施工计划和设计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开展编制工作,工程确定之后要立即开展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尤其是一些实验性报告,因为一些材料检测报告周期很长,如果不能够提前开展准备工作,一旦工程开始施工,很难赶上工程进度。
2.5施工过程中的收集与整理
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工序需要同时进行,这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每天施工的具体进度、使用工艺等施工情况,尤其是对一些使用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和施工使用工艺原理,可以争取其他部门支持,共同完成各种记录和整理工作。施工前,要对相关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且要详细记录在施工日志当中,对每天施工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例如施工进度、天气情况、施工时间等等,所有的记录都要确保真实有效。每天工作结束之后要对资料登记在册,进行妥善保管,确保资料的完整性。
2.6 做好竣工之后的资料收集工作
工程结束以后,同样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除了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同的材料进行整理,编制竣工图,更要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签章确认。资料整理完毕后,要将资料交到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到城建档案馆进行备案和保存。若发现资料存在内容缺失,要及时进行处理,补全缺失的资料,防止因为资料不全而延误工程验收,同时要保证资料真实有效。
2.7强化监督管理工作
要对资料收集与整理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在管理制度方面很多工程都大同小异,一些工作规范基本相同,一些规范性制度已经足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确保措施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要组织专人对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工作,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资料的进度和完整性进行验收。同时,每份材料中都要详细标注时间、责任人和制作人,便于后期管理。完善的工程材料不仅能够帮助建筑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在后期建筑物维修和改造中也带来很大便利,当一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建筑各种资料齐全,那么很容易找到问题点,及时解决。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十分重要,这项工作贯穿着工程的始终,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确保资料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者的安全问题,工程资料是能够对施工的情况全部体现出来,因此必须加强对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丽娟. 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策略探究[J]. 环球市场, 2017(6):339-339.
[2] 李倩. 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策略探究分析[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10):00296-00296.
[3] 杜海明. 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四川水泥, 2016(9):3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