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抗炎-促炎机制及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10月于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儿科手足口病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首次确诊为HFMD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实验组。随机选择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两组儿童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血清TNF-α、IL-6、IL-10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IgA、CD4+、IL-6、IL-10水平比较[(1.06±0.61)g/L vs(1.50±0.54)g/L,(30.79±8.87)%vs(35.15±5.18)%,(14.71±16.29)pg/mL vs(3.76±1.03)pg/mL,(15.38±8.77)pg/mLvs(11.39±4.9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9,2.070,2.991,1.921;P<0.05)。重症HFMD患儿与普通型HFMD患儿IL-6、IL-10水平比较[(8.02±8.91)pg/mL vs(16.75±18.01)pg/mL,(23.17±10.06)pg/mL vs(11.86±7.0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92,4.739;P<0.05)。IL-6与IgG、IgM有明显相关关系(r=0.411,0.899;P<0.05);IL-10与IgA有明显相关关系(r=-0.325,P<0.05)。IL-6与CD3、CD4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r=0.720,0.764;P<0.05)。结论 HFMD患儿于发病初期即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特别是IgA和CD4+水平下降,并存在抗炎-促炎机制失衡,其水平变化可能是重症HFMD患儿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有一家商铺开张,前来恭贺的画家刘忠信送来了一幅榭意花鸟画,画的是枝头上缀满了鲜红的荔枝。这幅画的含义是“一本万利”:一根枝条象征“一本”,荔枝的“荔”与利益的“利”同音,密密麻麻的荔枝象征着“万利”。刘忠信说:“如果在荔枝树下画上一只大公鸡,那又有了‘大吉(鸡)大利’的寓意。”  花鸟画在宋元时期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它被用于装饰宫廷和贵族府邸,以及文人雅士的扇面。花鸟画在现代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