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的想象与认知——越南学者阮文超的“四海”认识

来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along88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阮文超是越南阮朝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不仅对本国历史地理问题多有研究,亦关注海外世界的地理和人文情势,由此形成了其独到的“四海”认识。阮氏对“四海”的认识主要集中反映在其著述《四海考说》一书中,是中国传统“四海”观念在越南的长期传布、西方殖民扩张威胁的曰益加剧、阮朝建国以来海外见闻的不断涌入等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阮氏的这种认识既含对“四海”世界的整体认识和把握,亦包括对“南海”和“西海”世界的局部认知和理解,是一种调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实的世界认识,从侧面映射出了越南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当时世界的认知程
其他文献
Sadness悲傷  悲伤,是令人难受的情绪。当我们陷入这种真切而纯粹的悲伤时,时常会泪如泉涌,而这泪水就宛如心灵的洪水,会冲垮我们内心的堤坝。然而,经历过悲伤后,内心终会平静下来,如秋天的湖面。悲伤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促进我们成长。Satistaction满足  对未知的憧憬是人的本能,它是基于人对自我全面的了解下,所产生的一种切合实际的满足。它不是耽于现状、不思进取、放弃追求、消极衰退的自我
期刊
眼镜对艺术家Cyrus Kabiru来说,是曾经很渴望却得不到的物品。来自非洲的Kabiru在他的童年时期就非常喜欢眼镜,却不被严厉的父亲同意。现在的Kabiru成了艺术家,便开始利用他的创意,制作出各式曾经非常渴望的眼镜,而他使用的素材皆来自“垃圾”或是“回收物”。他认为,或许在他人眼里,这些是不再需要的垃圾,但透过他的巧手与创意,这些素材得到了一个重生的机会,并且成了他创作心爱的眼镜不可或缺的
期刊
行动研究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者柯立尔、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等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即研究者与问题相关其他人员一起对行动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发现直接应用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