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T3突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

来源 :癌症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FLT3(Fms-like tyrosine kinase)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ITD)与其ASP835(D835)突变(mutation in the tyrosine kinase domain,FLT3-TKD)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产物,采用限制性酶切产物分
其他文献
患儿女性,9月9天,因心率快1月入院。查体:T37.3℃,神志清,精神好,无憋喘,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率19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肌酶AST60u/L,CK-MB34u/L,LDH486u/L,心脏
患者男性,17岁。因心脏杂音17年入院。查体:发育稍差,营养中等,口唇、指甲未见发绀,脉搏100次/分,血压120/84mmHg,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超
患者男性,44岁。因“发现肾功能不全,胸闷一年,加重伴腹泻5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16年,高血压病1年,车祸致肝破裂行修补术,丙肝病史10余年。查体:体温36.5℃,脉搏27次/分,呼吸20次/分,
近年来,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报道较多,如超急性期心肌梗死、R波降低、R波细小、小型q波及非Q波型心肌梗死.但对演变规律不典型的AMI报道较少,现将我院5年以来遇到的5例
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系指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及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临床上又称隐性心肌缺血.在未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SMI远较心绞痛多见,它与冠心病的预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收集2001~2003年癌症患者资料(SEER)登记,年龄调整后发病率为3.4/10万。3年中发病率递增,从2001年3.3/10万、2002年3.4/10万至2003年3.6/10万,2004年为3.8/10万,每年
患者女性,4岁半。因突发昏迷,持续抽搐半小时急诊入院。既往体健,否认有惊厥史。查体:发育正常,体温37℃,呼吸36次/分,血压120/78mmHg,心率168次/分。昏迷、四肢抽搐、颜面青紫、两侧瞳
目的:探究Ki-67抗原与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8(CDK8)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138例,并对其进行分级分期,同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ssel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C,VEGF-C)作为VEGF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主要的淋巴管生成因子,不仅表达于胚胎及成人淋巴结、心脏、胎盘、小肠中,在人类许多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在骨髓中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15%。溶骨性骨损害是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大约有54.9%的患者首诊主诉为骨痛,8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