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养护会计、施工企业、服务行业等。本文阐述了公路管理会计核算不仅要求财务人员顺应新形势提高核算效率,还要找到现行公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公路管理中会计核算的要求。
关键词:公路管理;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096-01
一、引 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行业改革也提上议事日程,包括公路税费改革以及管养体制的改革。那么会计人员面对公路管理的新局面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要求自己呢?首先,每个财会人员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向多能型方向发展,使财会人员逐步达到能够独挡一面,达到一专多能的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要让新上任的财务人员从最基础的出纳工作做起,要有目的地让新上任的财会人员处理一些具体日常事务性工作。第三,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要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但要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还要应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费用预算、结算、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第四,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要有责任心。财会人员不仅要报账、记账、算账,对过去的经济事项进行反映,还要熟练掌握成本预算、分析、计算的理论与方法;项目投资与回收的预测、决策方法;投资、筹资的资金的使用成本等的计算。
二、现行公路管理中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使得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各个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时而发生。实行集中核算后,还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
(二)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会计核算,具有局限性
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高级公路管理局的资产负债情况,不能真实反映高级公路管理局的财务状况。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收入和支出的依据,在这种记账基础下,收入只确认当期已收取的现金部分,并不包括应收而未收的那部分资产。这使得高级公路管理局的财务状况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收付实现制记录的收益不能代表高级公路管理局收支活动的真实结果。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容易造成按领导意图调节收入的现象。
(三)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部门预算工作尚未到位
现行粗放的、传统的预算管理体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的要求己越来越不适应,其弊端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分散支付,使用效益不高,财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等方面。
三、公路管理中的会计核算要求
(一)公路管理中的成本费用的核算
所有的通行养护成本都属于“公路经营成本”的范畴。根据核算与管理的需要,公路维护成本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公路小修保养成本、公路大中修工程成本、公路改建成本等。由于这部分价值金额巨大,如果将其列入管理费用,既夸大了管理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又会导致公路经营成本数据失真,对公路经营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非常不利。对此,将公路经营成本划分为公路维护成本、公路收费权摊销成本、公路灾害预防及抢修成本、公路绿化成本、征收业务成本、其他成本等六类是必要的。
(二)公路收费经营实务中所存在的收费权转让问题
在法律、法规许可公路经营企业转让收费权的前提下,可以将公路经营企业转让收费权视为对公路资产的投资回收;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公路资产,可通过固定资产清理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转让净收入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公路资產,视同无形资产出售直接将其账面价值与转让净收入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将安全设施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理论上缺乏依据,实践中也不好操作。
1.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其中: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公司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2.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公式(按照车流量计算)如下:
单位车流量折旧额=原值/总车流量
月折旧额=月实际车流量×单位车流量折旧额
3.双倍余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其中: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其中: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必须在变更年度以前,由公司提出申请,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
四、结 论
委派到公路养护部门的财务人员可随时通过互联网将已核对相符的原始数据编制记账凭证传输到设在公路管理部门的网络服务器上。并可随时进行会计资料的网上查询,公路管理部门可随时根据储存在网络服务器上各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汇总,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新技术、新改革在会计核算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建云,论公路部门如何推行会计集中核算[J],山西建筑,2004,30(5):96-97
[2]谢中雄,试论公路部门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交通财会,2003(3):17-18
[3]谷名淮,收费公路债务重组初探[J],交通财会,2004(11):3-6
[4]马艳萍,谈公路养护单位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民营科技,2009(8):32
关键词:公路管理;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096-01
一、引 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行业改革也提上议事日程,包括公路税费改革以及管养体制的改革。那么会计人员面对公路管理的新局面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要求自己呢?首先,每个财会人员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向多能型方向发展,使财会人员逐步达到能够独挡一面,达到一专多能的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要让新上任的财务人员从最基础的出纳工作做起,要有目的地让新上任的财会人员处理一些具体日常事务性工作。第三,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要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但要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还要应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费用预算、结算、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第四,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要有责任心。财会人员不仅要报账、记账、算账,对过去的经济事项进行反映,还要熟练掌握成本预算、分析、计算的理论与方法;项目投资与回收的预测、决策方法;投资、筹资的资金的使用成本等的计算。
二、现行公路管理中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使得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各个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时而发生。实行集中核算后,还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
(二)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会计核算,具有局限性
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高级公路管理局的资产负债情况,不能真实反映高级公路管理局的财务状况。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收入和支出的依据,在这种记账基础下,收入只确认当期已收取的现金部分,并不包括应收而未收的那部分资产。这使得高级公路管理局的财务状况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收付实现制记录的收益不能代表高级公路管理局收支活动的真实结果。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容易造成按领导意图调节收入的现象。
(三)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部门预算工作尚未到位
现行粗放的、传统的预算管理体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的要求己越来越不适应,其弊端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分散支付,使用效益不高,财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等方面。
三、公路管理中的会计核算要求
(一)公路管理中的成本费用的核算
所有的通行养护成本都属于“公路经营成本”的范畴。根据核算与管理的需要,公路维护成本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公路小修保养成本、公路大中修工程成本、公路改建成本等。由于这部分价值金额巨大,如果将其列入管理费用,既夸大了管理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又会导致公路经营成本数据失真,对公路经营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非常不利。对此,将公路经营成本划分为公路维护成本、公路收费权摊销成本、公路灾害预防及抢修成本、公路绿化成本、征收业务成本、其他成本等六类是必要的。
(二)公路收费经营实务中所存在的收费权转让问题
在法律、法规许可公路经营企业转让收费权的前提下,可以将公路经营企业转让收费权视为对公路资产的投资回收;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公路资产,可通过固定资产清理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转让净收入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公路资產,视同无形资产出售直接将其账面价值与转让净收入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将安全设施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理论上缺乏依据,实践中也不好操作。
1.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其中: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公司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2.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公式(按照车流量计算)如下:
单位车流量折旧额=原值/总车流量
月折旧额=月实际车流量×单位车流量折旧额
3.双倍余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其中: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其中: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必须在变更年度以前,由公司提出申请,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
四、结 论
委派到公路养护部门的财务人员可随时通过互联网将已核对相符的原始数据编制记账凭证传输到设在公路管理部门的网络服务器上。并可随时进行会计资料的网上查询,公路管理部门可随时根据储存在网络服务器上各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汇总,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新技术、新改革在会计核算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建云,论公路部门如何推行会计集中核算[J],山西建筑,2004,30(5):96-97
[2]谢中雄,试论公路部门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交通财会,2003(3):17-18
[3]谷名淮,收费公路债务重组初探[J],交通财会,2004(11):3-6
[4]马艳萍,谈公路养护单位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民营科技,200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