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层卫生工作岗位需求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cws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设置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新型课程体系,选择和优化了教学内容,并且重点进行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注重医学人文教学改革.旨在为培养更多合格的临床医学助理执业医师,服务我国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第二肿瘤高发国,掌握扎实的肿瘤细胞学知识对于医学院校本科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然而,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医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其常用教材中与肿瘤细胞学相关的知识内容仅占5%,教学时数不足1小时.本文分析了导致忽视肿瘤细胞学教学的三个重要因素,并提出了加强肿瘤细胞学知识整体性教学的设想及运行方案.本文提出应当重视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有关肿瘤细胞学的环节,培养学生利用细胞生物学理念去认知肿瘤细
目的 了解学生对妇产科学教学中融入性教育的接受情况及对性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的性知识和性保健意识.方法 将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为实验组,在妇产科学教学中融入性教育;2班为对照组,按教学大纲要求讲授妇产科学知识.学期结束后,对两班学生有关性知识接受情况及对性知识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性知识的掌握较好;实验组学生在控制不良性行为的发
目的 探讨生活技能教育教学对医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及态度方面干预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为大学生生活技能教育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2011年,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的“生活技能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选修课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为切入口,为学生提供生活技能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前后的问卷调查,对有关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及态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为了培养医学生的健康管理理念,空军总医院在老年医学教学中,以系统的健康管理理念指导医学生的老年医学实践.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例,将健康管理论述为老年医学教学的“三级预防干预”,教育学生帮助老年人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疾病中晚期的综合管理,传授促进健康的知识及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困境,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增设短学期,引导学生早期接触工作岗位;构建主干课程实验教学新体系,增加综合性实验和开放设计性实验的比例;通过“导师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等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