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保留肾单位术式对T1和T2a肾癌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mi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经腹、经腹膜后和开放手术三种保留肾单位手术方式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139例,根据术式分为三组,经腹组(35例)、经腹膜后组(60例)、开放手术组(42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转移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等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腹组和经腹膜后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均长于开放手术组(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1.3 ±36.2)、(124.0±52.7)和(192.6 ±78.1)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输血、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和经腹膜后组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前及术后三组肾功能指标GFR、BUN及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3年,三组患者死亡、复发、肿瘤转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经腹组和经腹膜后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开放手术所需时间较经腹组和经腹膜后组明显缩短,经腹膜后组技术难度较大,但效果优于经腹入路.
其他文献
胞质转导肽(CTP)是一种可携带生物活性大分子(蛋白、多肽、核酸等)转运到细胞胞质的新型转导肽.大部分CTP以及CTP融合蛋白拥有胞质定位而非细胞核定位特点.另外,CTP具有独特的器官或组织趋向性,以及高效的膜穿透能力,这些显著特点使其在感染性疾病、癌症、白血病等疾病治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此文综述了CTP的分子结构、转导特点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本研究联合使用免疫组化和显微放射成像术,确定血液白蛋白和唾液源性的淀粉酶在白垩斑点病损中的分布及其与脱矿的关系.rn材料和方法临床拔除的牙以盐水清洗处理后,选12颗邻
使用拉米夫定可治疗HBV肝硬化,但长期使用易诱发病毒耐药.拉米夫定耐药,主要是由于HBV DNA链上酪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发生氨基酸置换,甲硫氨酸的rt204位点被异亮氨酸(rtM204I)或缬氨酸(rtM204V)替换.发生拉米夫定耐药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以采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等方案进行治疗.此文对以上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
目的 比较大剂型(10.8 mg)戈舍瑞林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患者的效果和耐受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
目的 探讨microRNA-218在激素依赖性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microRNA-218在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
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应答、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发挥强大而迅速的抗内毒素血症作用,同时还能稳定溶酶体膜、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的坏死.糖皮质激素以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该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的现状进行综述。
本研究旨在对Nd:YAG激光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对血链球菌和中间普氏菌感染根管及牙本质小管的抗菌作用作一评价.rn材料和方法采用56颗因牙周病或正畸需要拔除的新鲜人上颌中切
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淀粉类食物,其血糖指数(一ycemic index,GI)不同.GI除与糖尿病的危险性相关外,还与牙菌斑pH值密切相关.面包有中、高度致龋性,加糖面包可引起与蔗糖同等
透明质酸盐受体C1D44是一种介导细胞间以及细胞与组织基质间反应的粘附分子.它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免疫,参与炎症反应等.为确定CD44是否在人类根周损害
IL-23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它与其受体结合后依赖JAK/STAT信号途径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影响T细胞和DC功能.此文就IL-23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及HCC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