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支点探究语文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ui1981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解读多支点探究语文教学
  这些年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倡导本真教育。“本真”,同功利、虚浮、飘缈、短暂、无生命这些词藻相对。本真教育是在对教育的无限尊重前提下,所坚持的学校办学特色。
  多支点探究语文教学就是在本真教育理念支撑下开展的,是以探究为主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并能根据学科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使学生在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众多有效支点支撑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真正还原了学习者的主体性,重新解读了教学过程的实质,即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原有知识经验、动机及感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主动建构知识,其过程中心在于学习者自身的“学”,并注意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让教学回归到它的本真状态。
  二、多支点探究语文教学的实践
  (一)精心设计探究方案
  探究方案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供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所用的材料。探究方案是在我校原有预习方案的基础上的发展,是对预习方案的完善与提高。它分为三大块,即准备性学习、针对性学习、延展性学习。有了探究方案这一载体,学生的预习不仅限于“读课文”“圈生字词”“理解词语”等一般性的基础问题,而且可以在探究方案的指导下,预先介入学习过程,拓展解决问题的资源。
  有效地完成探究方案,是课堂高效的保证,它解决了过去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如生字词的教学、课文的朗读、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等,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上。
  当然,探究方案的完成是以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为原则,将原有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用于完成探究方案,不讓学生觉得繁琐,不流于形式,让学生用心去琢磨。我们班从三年级开始到现在,近四个年头了,从当初的陌生,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学生们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付出,必然有收获。在这过程中,他们自觉预习、主动学习,不知不觉中,学习能力在提高,语文素养也在提升。
  (二)基础文案应运而生
  基础文案其实就是教案,但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又不同,它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必须对教材深入研究,带着自己的思考和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基础文案,教师的备课除基础文案外,教材上也要有自己的圈画和二次备课。
  基础文案的设计一改往日的单打独斗为集体公关;改照搬教参教案为潜心钻研教材;改繁琐机械的抄写为精心设计文案;改教师的被动为积极主动。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提示、教学素材与策略、根据多支点探究方案调整、教学设计的意图、重要环节教学的预设及教后小记。
  基础文案,将教师从机械的抄写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制作课件等,于是,真正地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践行本真语文课堂
  让教学回归到它的本真状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成为本真的语文课堂追求与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大块的教学:
  1.准备性学习
  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设计探究方案。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获取一定的知识,并将这些所得在课堂上与同伴分享或验证提升。第一,字词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完成:小组内同座位互读,对读错的地方进行纠正;以练习的形式来完成,如听写本课的词语或完成《补充习题》内相应的习题;也可以对汉字的构字规律做相应的指导,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第二,课文方面。课堂上,可以根据评价有针对性地检查。如果读得好,对于原有评价,可以更改,让学生体验进步的快乐,以激发学习兴趣。第三,资料方面。学生根据探究方案的要求,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课堂上,大家都踊跃地汇报交流自己的成果。第四,问题方面。探究方案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有些可以在小组内解决;还有一些问题可以带进课堂。
  2.针对性学习
  课堂上,重点将针对性教学阶段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问题呈现、引导解决,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针对性学习阶段重在解决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可以是学生在探究方案内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课堂上生成的问题。
  合作探究,即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首先小组内各成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进行勾画,或写出自己的理解;其次围绕问题,小组内展开讨论。组长组织本组的讨论,力争做到人人发言,并进行相关记录;最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学生们将本组的讨论结果以各种形式向大家汇报,其他组可以进行补充。在汇报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表达真实的想法。在倾听与思考中,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的甚至学会了纠正或补充同伴的答案。其实,语文教学中,引入“支点”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寻求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更在于通过“支点”建构,拓宽教学视野,优化教学过程,使得教学效益最大化。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情况,对于关键点予以点拨提升,也可以启迪学生进行自主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清晰化和脉络化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效率。与此同时,我们觉得,接受性学习在小学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母语学科,教师的传授也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支点2_--。多支点探究教学是兼容并蓄。
  无疑,针对性学习是课堂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而言,教材众多知识点的取舍、课堂以期达成的目标及目标达成的策略等问题,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深入地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
  3.延展性学习
  延展性学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教学过程结束后,通过回顾与冥想、反思与评价、积累与发现等策略,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反思与评价,引导他们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或提出新的问题继续探究。我在《爱之链》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和所受到的启发,然后结合习作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这类以“爱”为主题的文章,我们该怎样写?问题指向了下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课内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延展性学习阶段是课堂的延伸,可以是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也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所做的相关实践。
  多支点探究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中心在于彰显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习者自身的“学”,并注意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让教学回归到它的本真状态:教学生学,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的学堂!
其他文献
介绍了离心压缩机性能曲线基本概念,论述了离心压缩机喘振、阻塞(Choke)机理、危害及判断方法,并对离心压缩机喘振影响因素(气体密度、转速、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了
辽宁大学法学院地处全国闻名的工业基地城市沈阳,其前身为辽宁大学法律系,创建于1980年,系辽宁省内第一所全日制法学本科教育基地和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也是迄今辽宁省内法学硕士点
偶然的机缘,听了一些年轻教师的语文课。短短的课堂四十分钟,年轻教师们的安排很紧凑,要授业解惑的东西也颇多,似乎都很吝啬于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对比电视里古代私塾孩子们摇头晃脑诵读“人之初,性本善……”那有滋有味、韵味十足的“滑稽”情景,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可否也多一些“读”,还语文课堂于本色?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知语文课堂教学中“读”是多么地重要。特级教师于永正对语文教学中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