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套囊气管导管在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10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锥形套囊气管在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行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按选择不同形状套管导管分组,分成柱形套囊组(行传统柱形套囊气管导管)和锥形套囊组(行新型锥形套囊气管导管),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锥形套囊组VAP发生率、死亡率低于柱形套囊组(P<0.05);锥形套囊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低于柱形套囊组(P<0.05).结论:锥形套囊气管导管在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价值显著,能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和分析重症监护室造口失禁患者皮肤保护护理对皮炎的影响及满意度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诊治的造口失禁性皮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进行皮肤保护管理,根据皮炎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清洁床单,采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清洁患者的造口.结果:对照组里一般满意12人(40.00%),十分满意9人(30.00%),不满意9人(30.00%).实验组一般满意14人(46.67%),十分满意14人(46.67%
患者男性,39 岁,此次因“头痛3 日,再发加重1 天”入院,患者住院前3 天无明显诱因突发双侧头部针刺样疼痛,卧床休息10 分钟左右好转,无咳嗽咳痰,无精神行为异常、肢体抽搐,未作特殊处理,1 天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程度较前明显,平卧缓解,门诊以“头痛”收治入院,外院头颅CT 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 提示双肺感染.近1 年曾因反复肺部感染于院内外就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 周前淋雨后出现发热、流清涕,自服感冒药效果欠佳.诉有青霉素、油漆过敏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近期外伤史,生于山
期刊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奥氮平结合在高龄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高龄抑郁症患者9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6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奥氮平结合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明显改善与部分改善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观察组出现厌食、恶心、乏力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长眼轴及正常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抽取85例,将其分为正常眼轴组与长眼轴组,其中正常眼轴(眼轴长度22.16~25.54mm)含40例患者,长眼轴组(29.71~32.89mm)含45例患者,对其均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视力恢复.结果:术后7d:92.31%正常眼轴患者视力恢复至0.5~1.0,47.78%长眼轴患者视力恢复至0.5~1.0.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适用于长眼轴及正常轴白内障患者,但视
目的:分析针对妇科护理工作展开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作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起始于2020年9月终至2021年9月纳入治疗的妇科住院患者共计91例,利用随机盲选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46例)与参照组(4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常规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病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和遵医行为对比参照组更优势,且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在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睡眠质量及人际交往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参照组
针对目前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校企合作为契机,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生药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形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项目化教学的改革思路,旨在为校企合作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在诊断癫痫患者疾病中,应用视频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的对比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90例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患者均分为对组及观察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选用动态脑电图的诊断方式,观察组选用视频脑电图的诊断方式,之后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5例对照组患者动态脑电检测异常为20例(44.44%),其中包含非特异性异常4例(8.89%),痫样放电18例(40.00%),其中假阳性6例.45例观察组监测异常28例(62.22%),其中包含非特异性异常7例(
目的: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SCD)的病因.方法:本次所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究导致院内SCD的病因,选取于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33例S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可能导致SCD的病因.结果:通过实际调查分析来看,发生SCD的患者存在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等,而且因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所导致的SCD占比较高,(P<0.05).其次,患者大多于1h内猝死,而且1h内猝死的患者占比较之1~6h、12h内更高,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
老年肿瘤作为老年患者的临床疾病的一种,不仅疾病的恶性程度较高同时肿瘤的转移速度相对较快.老年肿瘤的并发症以及恶性病质较为多见,尤其是老年肿瘤经常合并于多种慢性疾病,为临床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现阶段对于老年肿瘤的治疗,多数采用保守治疗、消极治疗的方式.部分患者放弃了对老年肿瘤的治疗,因此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错过了治疗的黄金阶段,造成患者的终身的遗憾.在临床的治疗中,干细胞外泌体能够对治疗性的核酸和靶向药物等抗癌药物进行传递和运输.虽然干细胞外泌体还在老年肿瘤治疗的研究和开发阶段,但是伴随着对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少见疾病,易误诊,病死率高,心衰、肾病综合征皆是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本文回顾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例合并全心衰竭与肾病综合征的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相关文献,探讨复杂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