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龈线在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楔状缺损为临床常见牙体病,多采用光固化树脂或玻璃离子体水门汀充填修复。楔状缺损为位于唇颊侧牙颈部的硬组织缺损,缺损部位多可达龈缘以下。充填修复的质量对牙及牙周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近2年来我科应用排龈线在楔状缺损充填前进行排龈,使缺损部位充分暴露,充填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低氧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非呼吸衰竭组(40例)、呼吸衰竭组(20例),另选急性肺炎治愈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院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败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情况.方法对14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院内ESBLs阳性大肠埃希氏菌败血
重型病毒性肝炎是目前肝炎诊治的难点,也是引起肝炎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各种并发症并对其作相应治疗,可降低病毒性肝炎的死亡率.我们对我院53例重型病毒
目的:了解各病理状况对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并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组儿童进行血清cTnI、CK-MB测定。A组为健康儿童54例;B组为一般状况可的非心血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IL)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2例患HIE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24h内及治疗后7d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1B、6、8水平,并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住院病人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梅毒在住院病人中的存在现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住院病人中梅毒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就1997年6月至2006年8月期间5300例LC术后19例(其中2例由外院转入)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
肝脏类癌约占消化道类癌的0.2~2.0%[1],是一种极为罕见、生长缓慢的上皮细胞肿瘤,具有恶变倾向,临床上仅有少数患者有类癌综合征.我院曾收治1例原发性肝脏类癌患者.现结合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