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优化实验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因此,化学教师应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选做实验和家庭化学小实验.同时要善于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具体情况,大胆进行化学实验改革,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
  一、 改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引导学生科学思维
  例如,在讲“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上的差异和碳元素化合价的不同,并提出问题: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否相似?②是一氧化碳较稳定,还是二氧化碳较稳定?有的学生从两种气体的组成上推测它们的性质应该是相似的,有的学生却从分子构成的差异上断言他们的性质不同.这时我告诉学生,究竟谁是谁非,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实验:①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②将一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③将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④做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却没有,而二氧化碳没有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却有.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和转化关系.
  二、 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
  实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实验比由教师演示给自己看,观察到的现象会更清晰,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这时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当局者,其心情激动、态度积极,思考问题的自觉性会大大增强.可见,随堂实验既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又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因此在条件许可时,应当多采取这种形式.一般地,对于那些操作比较简单耗费时间不长,安全可靠又不污染环境的演示实验,只要有数量足够的仪器和药品,都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
  例如,“碘的受热和冷却”,“铁粉与硫粉的混合与分离”以及许多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调控,要求学生步调一致,实验结束后认真思考,积极讨论与交流,教师做简要的小结,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 适当补充和改进一些演示实
  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有时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打消学生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不妨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补充一些演示实验,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金属常用锌粒?这里可以补充做一组实验,观察镁、铁、锌等金属分别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的情况,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它们反应的快慢消除疑问.
  又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不妨补充做“镁带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燃烧不一定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的认识等.
  四、 安排适当的化学实验习题,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习题既是化学教学的一种特殊习题,又是要求较高的特殊形式的学生实验,实验的原理,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都由学生自己设计,这对于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借助实验研究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课本中的实验习题可供选择使用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安排适当的实验习题.
  五、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和加深,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外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定向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开阔知识视野的有效途径.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例如,定期举行家庭化学小实验,开辟化学园地介绍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小实验,小制作,组织学生参观和访问,观看有关电教片,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如调查本地农村土、肥、药的使用情况,指导家长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正确地配制药液;研究家庭中用到的日常化工产品,如调味品、饮料、化妆品、洗涤品、粘合剂、有机涂料等的性质和用法等.
  当然,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通过一、二次实验或活动就能培养起来的,它要求学校、各科教师、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自己要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不怕麻烦,不畏艰苦、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在每一节课,每次活动,每一个实验中都不忘向学生渗透创新思想,不断激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细胞,同时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要相信,教师的每一次教学,哪怕是一、二句点拨性的话语,都有可能激励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智慧的火花.我们更应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可低估,学生的创新意识更不可被埋没!
其他文献
“我们不能做很多很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做很多小事来显示我们的爱.”rn是的,也许我们的确不能像柯伯格一样做出这样令世人惊叹的大事来,但我们一梯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2013年春,笔者在对红安县八角中学和占店小学536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留守学生总量占60.4%.其中,父母都在家的有212人,占39.6%;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为117人,占21.8%;父母都不在家
From the golden-tipped fields of mid-west America to the ancient kingdoms of verdant (嫩绿的) Palestine, there is a happy truth to be shared with all who would take heed (留心). In recent times, this truth
【摘 要】 阅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培养阅读兴趣、丰富知识视野,提高理解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方式。纵观英语中考试题,阅读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涉及的题材也越来越广。加强英语教学分析与研究,
如今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所最需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力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的学生,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面对如今毕业生由于缺乏真才实学所造成的就业压力严重的情况,国家在教育上的改革成为了必然,无论是从我国社会的需要,还是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要,高中物理教学改革都是势在必行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如何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呢?  一、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对化学学习更为重要.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运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实践中“猜想与假设”能
【摘 要】 英语是一门语言,它最主要的作用是让人们沟通交流。在中等师范英语教学中,学生不能只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和单词,却难以用英语交谈。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学英语的目的,重视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化开展。  【关键词】 中等师范 英语课堂 口语教学  由于英语教学存在的偏差认识,导致口语教学很不受重视,学生没有足够的口语学习时间和机会,口语能力大都是中下水平。这种状况致使学生难以全面的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同时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 其实指的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入手,到提高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愿意亲手动手做化学实验.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与功能  1.化学实验教学地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化学教学课标的要求看,化学
我坐在黑色的凤凰自行车上,道路坎坷泥泞,就这样,两个黑点朝卫生室缓缓移动。生病了,迷迷糊糊的,靠在他肩上,我闻到了清晨泥土的气息,瘦骨嶙峋的身体随着脚下的步伐,时而前倾,时而后仰……不知不觉中,我发现他老了!  记得十年前,我们一家人住在山坳里,外面的一切都不如门前的那棵枣树有趣。枣树开花了,我们数着“嗡嗡”叫的蜜蜂;结果了,他在树下教我们数数:“一个枣,两个枣……”那时,我总喜欢坐在他的肩上,摘
【摘 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头者,不如乐之者。”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万事万物,只要有了兴趣才能产生驱动力,面对很多想学好英语,却又无从下手的莘莘学子,本文会给予一些帮助。  【关键词】 兴趣 爱好 学生 英语 创造力 关注度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英语在国际社会上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多,日益重要。各种考试中,英语都是属于重中之重。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是“teach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