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研究

来源 :城市与环境研究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园区是中国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促进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3年联合组织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作者选取参与试点工作的18家工业园区为样本,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科研投入等因素对工业园区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园区生产总值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证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能源强度与园区碳排放显著正相关;产业结构和科研投入对园区碳排放影响也十分显著,且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对减少园区碳排放的效果还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应采用差异化的低碳发展路径来实现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
其他文献
在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下文简称为ISDS)中,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作为一个解决投资争议的机构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纵观ICSID中心仲裁的案件,绝大多数申请主体为投资者,其针对的对象为资本输入国。虽然许多投资争议能够通过ICSID仲裁得到合理解决,但近年来,有关ICSID仲裁结果偏向投资者的声音越来越多,同时投资者滥诉的现象
我们身处的世界,正逐渐被全球化的发展和认同的对立趋势所影响和塑造着。资本世界和信息技术革命已被重构,从而诱发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1)。国际贸易战的频发以及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出现,在网络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引发一系列的舆论争端。网络社会赋予公众的权力,不仅是发表言论,表达态度,同时可以通过其他人的观点进行自我审视,对自己的价值观和归属感重新考量。近年来公共事件的发生以及网络空间的讨论力度的
当前,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与此同时,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存在缺失,如何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如何促进新就业形态良好有序发展,是值得关注的课题。影响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因素认定存在劳动关系是难点。目前,当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认定劳动关系是否存在主要是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用工行为中的人格从属性
期刊
推拿属中医外治法,因适应证广、疗效显著、舒适度高、安全简便而受到人们的推崇,成为人体保健与养生的好帮手。中医强调"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推拿尤其强调"因人制宜"。以下六种情况不宜推拿。1.过饱、过饿、过累或长期睡眠不佳。吃得过饱,胃肠道血流供应增多,此时推拿会导致大量血液集中体表,使胃肠供血不足,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建议饭后2小时后再推拿。在过饿、过累或睡眠不佳的情况下,可能会
期刊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且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过去,财经新闻以专业化、精英化而导致其受众面小,传播范围较窄。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及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财经新闻如今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公众越来越关注的一类新闻。但我国财经新闻的区域发展较不平衡,尤其在东北这个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但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
潮间带滨海湿地的丧失是导致大量鸻鹬类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翅碱蓬盐沼湿地是分布于黄(渤)海地区潮上带的一种湿地类型,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大量鸻鹬类在迁徙中途停歇期间的重要栖息地。但近几十年来,该湿地类型面积也呈现不断地下降趋势。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和白腰杓鹬(N.arquata)为同属鸟类,在黄(渤)海北部都能利用翅碱蓬盐沼湿地进行取食或休息
随着时代迅速发展,校园内机动车数量逐渐增多,非机动车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但是,非机动车停车位的建设问题往往得不到某些高校的重视,从而造成一系列交通问题。本文以华北理工大学D区非机动车停车现状进行分析与规划。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数字化建设被放到了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建设领域,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有机融合成为了当下研究的重点。日前,国家七部委组织编制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指导乡村因地制宜、稳步有序地开展工作。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等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地区特色,打造数字乡村典型示范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乡村建设现状和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
城乡的长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导致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在现代化转型期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相关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基于现代化理论与制度分析的综合框架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机理进行阐述,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实现类型划分,对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进行剖析。研究提出要将其放到乡村振兴战略所确定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中,从目标群体需求的政策回应、城乡融合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