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教学法在大专《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学习动态反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学生的心理变化;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本文针对士官学员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将“功利”教学法引入到《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中,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学习动态学习兴趣功利
  
  1 引言
   “老师,学这门课有什么用啊?”,“老师,学这个内容有什么用啊?”像这样的问题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经常提及的问题,也是他们心中最渴望知道的东西。尤其他们在完成大一大二的基础教育之后,进入高年级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时候,这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接到一门课,往往只是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教学结构的设计,对课程统筹的定位以及在所授内容真正现实应用层面略显单薄。以致,学生心中满是疑惑,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必须进行二次教育之后才能满足和适应行业的要求。
  2 功利教学法的必要性
   “功利”即所谓的能否成功、有啥利益。在生活中它是一个贬义词,但应用到学习上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刚才学生问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问学习这门课程对其以后的工作学习有什么好处。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后,学生就能在后面的学习工程中有的放矢,而目的性更强。实际上“功利”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清楚学习的内容。这样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任务部分,驱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不再是被动接受。应用“功利”教学法进行教学,就是要以目的为引导,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题,进行教学。采用以教学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或模式,即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单一或复合的、趣味的一个或多个任务,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总结完成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来达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保证学习者能够真正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在施行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进行各个教学任务的定义和分配,对学生完成各个教学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提供指导和支持,以保证各个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功利”教学方法的实施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是我校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考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进行的,这一点相信所有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都会提及,以期对本门课程给学生一个总体的认识,然而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按部就班,先理论,再VFP基础,再SQL,再VFP程序设计,最后具体系统实现这样的过程,经常是到学期末,由于课时原因,一个具体的管理系统实现举例都没来得及讲,课程就结束了。而使学生到最后也没有搞清楚,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究竟怎么样才能真正的开发一个具体的系统呢。而这与学校开设《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的初衷相违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开篇强调学习本门课程的好处、重要性,提升其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任务,即使得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都清楚,学习本门的目的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所学的内容是为解决其中的某个问题而准备的。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教师把教学目标隐含在一个个的“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和探索,既能让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不乏发展拓展的空间,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将整个数据库的学习划分为如下四大部分
  (1)基础理论学习(函数依赖、规范化理论、E-R模型、关系模型)
  (2)数据库搭建
  (3)SQL语言
  (4)界面设计
  如此将整个数据库的学习过程分为三大任务:
  (1)搭建个人数据库
  (2)使用SQL语言操作数据库
  (3)个人数据库系统设计
  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这三大任务进行有针对有方向的设计和安排,引导教员授课和学员的学习。
  如数据库课程中在进行了基础理论的学习之后,讲授VFP数据库的建立部分内容的时候,便可以以制作“个人信息数据库”为任务,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数据库中包含的表、表结构等内容,结合前面已经学习的内容E-R模型、关系模型,建立相应的表结构,进行数据表的建立工作,进而搭建数据表格之间的关系,所有的这些内容,都以学生为主导,让学员亲自动手设计,亲自上机完成各种表的建立和记录的录入工作,进而尽力表之间的关系,完成后台数据库的搭建。
  由于学生有了一个较深刻的印象,然后就会积极动手,认真操作,兴趣浓厚。后面介绍系统界面开发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建立的个人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搭建“个人信息系统”完成界面表单的设计。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己动手,在不断的完成任务,摸索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真真正正的用到的实践中去,真正的做出东西,而不再是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可以提高学员的兴趣和自信心。
  4结束语
  “功利”教学法要以目的为引导,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题进行教学安排。首先明晰所学课程的用处,提升学生学习力度,其次将所学内容合理的融合到各个任务模块中,另外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进行自主式学习,克服填鸭式被动学习的学习状态。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功利”教学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授班级的学生克服了上课迷茫、下课全忘,逻辑推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的基本体会是:“功利”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其他文献
8月25日,浙江省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宏芳视察嘉兴老年大学,对学校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龚和艳,市政府秘书长戴锋,市委组织部副部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对它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教学过程的艺术不仅要求开始能引人入胜,而且要求结尾更为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结束语,是整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就像白描手法一样,虽简炼却能形神兼具,虽朴素却能体现意境。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语的艺术,是教师的知识、智慧、情感、口才以及课堂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教师运用得法,画龙点睛,水到渠成,就能突出教学重点,增大教学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也可以在较丰富的积累中形成良好的语感,逐步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在自主探究中灵活运用语文。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是提
期刊
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是未来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现代化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创作型人才。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创新是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
【摘要】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应以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评价标准,从而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分层教学策略    一、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认识到人才本来就有层次。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应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以全面素质是否提高作为标准。发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素质教育的提出,新课程的实施,在中学语文领域中又激起了一片浪花。而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越来越被广大语文教师重视的事情也随之多起来,如何做好情感生成教学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语文教学是一个融教材、社会生活于一炉的大课堂,学生情感生成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那么如何做好情感生成教学呢?我认为,情感的生成伴随着语文教学的始终,呈现在积极煽情、合理造情、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