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与炎症性肠病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1990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B病毒(EBV)是首个发现的与肿瘤发生相关的人类病毒,EBV感染和炎症性肠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原因不明。研究发现IBD患者中肠黏膜感染EBV的比例大大增加,并且EBV感染和IBD病情加重及其难治性病程相关。免疫抑制治疗明显改善了IBD的预后,但可能造成机会感染增加,并诱发可能与EBV相关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本文总结了目前对EBV造成肠黏膜炎症的病理生理机制、EBV与IBD病情加重及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关系的认识及相应的临床对策。

其他文献
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约75%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故加强研究中青年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刻不容缓。传统的公认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肥胖及吸烟等能解释一部分脑卒中事件,对上述危险因素的干预性治疗明显地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并不能对心脑血管系统进行全面保护。鉴于患者血生化指标标本采取方便,指标检测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是临床常用的腰椎旋转手法之一,也是临床疗效较明显的一种正骨复位手法。但旋转手法的力度、方向、位置等选择多是根据临床医师的个人经验而定,缺乏统一规范的科学依据做支撑。笔者就坐位腰椎旋转时作用的解剖部位、生物力学特征、咔哒声、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为手法的规范化研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