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版好书榜(2019年第3期)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出版类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李小林 主编 李新玉 执行主编
  商务印书馆
  小故事大哲理:24字里的家国智慧
  余心言 著
  现代教育出版社
  “脱贫攻坚教育培训教材”系列
  丛书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 组织编写
  研究出版社
  天地有节:二十四节气的生命智慧
  黄耀红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人文社科类
  重写晚明史:内忧与外患
  樊树志 著
  中华书局
  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订补本)(全三册)
  陈梦家 编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辑
  中华书局
  “跨文化研究”丛书系列(7种)
  董晓评、李国燕、王一川、金丝燕 等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邓晓芒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
  吴景平 等 著
  东方出版中心
  公正何以难行:
   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
  〔美〕亚当·本福拉多 著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西南联大英文课(有声珍藏版)
  陈福田 编
  中译出版社
  清史九讲
  〔日〕内藤湖南 著
  华文出版社
  喜悦之路
  〔法〕伊莎贝尔·菲约扎 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文学艺术类
  天国之痒
  李洁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浙学读本
  黄灵庚 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最美花鸟画100幅
  林木 主编 杨冬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音响档案珍粹《丝桐神曲》《世纪绝响》
  中国艺术研究院 编
  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
  麦子的盖头
  胡学文 著
  现代出版社
  《述书赋》笺证
  尹冬民 著
  荣宝斋出版社
  桐城派大辞典(典藏版)
  《桐城派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编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少儿教育类
  写给儿童的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礼仪
  萧放 主编 邵凤丽 著 叶乙树 绘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犇向绿心
  汤素兰 著
  天天出版社
  彩虹嘴
  殷健灵 著
  天天出版社
  温儒敏谈读书
  温儒敏 著
  商务印书馆
  亲密不再遥不可及:
   自闭症家庭治疗实录
  易春丽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艺术的发展史中,纤维艺术作为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产物,是体现现代装饰的造型、色彩,并与现代建筑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工艺上、形式上、材料上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关键词:纤维艺术;材料;现代艺术;综合创新]  一、纤维艺术  壁挂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是指通过纺织品进行编织从而达到特殊的装饰效果。而随着各种纤维构成探索的不断成熟,各种新的材料被发掘出来,以及现代艺术形式的不
[摘 要:近些年,我国提倡群文阅读,也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的进步,现在的学校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在给学生推进相应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而且还需要从内容角度入手,通过不断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具体的知识结构网络。在这样的要求下,就需要对教学的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和补充,单独依靠课本上的内容,无法有效的做到这一点。因此,为了切实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就需要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通
一、师生教学文本解读的冲突归因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可见阅读教学是一种由多元语境交织而成的对话教学。而从对话过程中的主体来看,阅读教学应该包含四个层面的解读:学生解读、教师解读、编者解读以及作者解读,前三者也可合称为读者解读。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最主要的是教师解读与学生解读的互动,编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真实、个性、灵动的语言能成就一篇好的文章。个性化的写作语言可以使学生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在行文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具有鲜明的生命印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与自己对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属于自己的风格。  一、个性化写作语言要合规合范  如果语言不够准确,文句不够通顺,学生要想较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不大可能的。孔子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传播不是学生学
名句熟语是语言中的珍珠,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学生直接引用或化用名句熟语,往往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尤其是化用名句熟语的技巧方法,既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增长点。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名句造出新语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拟以“改、调、断、连”四法阐述之。  一、改:改换名句中的字词,造出新词句  典型实例:  1.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名句熟语是语言中的珍珠,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学生直接引用或化用名句熟语,往往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尤其是化用名句熟语的技巧方法,既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增长点。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名句造出新语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拟以“改、调、断、连”四法阐述之。  一、改:改换名句中的字词,造出新词句  典型实例:  1.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众所周知,初中作文的重难点集中在记叙文和浅要的议论文中。但是,很多学生在理解记叙文时,大多把目光集中在事件本身,而忽略了文章立意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很多文章有故事没深度、有层次没广度,因此教师需要从提升学生立意选材的思辨性入手,提升其作文的广度与深度。  一、从考题入手发掘中考作文的写作要点  回顾最近两年的福建中考作文试题,不难发现,这两年的作文命题都是以“材料 命题”的形式呈现的,“材料”是有效
进入高三以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有这样的感觉:语文知识多,管用不多;学习课文多,考试不考;做的训练多,心中无底。在临近高考时,往往感到复习语文没有头绪,觉得无从下手。以致出现部分同学放弃对语文的学习,或者对语文学习表现出焦虑、无奈。高三语文复习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内容上,认为复习不复习一个样,随意复习,连考试范围内有多少个知识点都不闻不问;方法上,为了赶进度,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摘 要:语文教学工作一直是教学的难点问题。语文教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不但要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让学生可以理解文章中的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却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围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话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情境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
《草房子》是曹文轩“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它没有完整连贯的故事,而是以男孩桑桑的眼光,扫描了60年代初苏北水乡油麻地小学及其周遭社会散乱而多彩的社会与人生。全书九章,采撷十几位相对独立人物的光彩片断,连缀编织成一幅奇丽迷人的画卷。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色彩和线条:或是奇思满溢,或是骄傲倔强,或是善良敏感,或是安适恬静,或是坚毅沉稳……这一群晶莹鲜亮的男孩女孩在时间的长河中行走,连同他们身周的成年人、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