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瘤性与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基线特征和转归
【出 处】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21年29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功能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住院的AIS患者。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值(glucose-to-glycatedhemoglobinratio,GAR)表示应激性高血糖,在出院后3个月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功能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功能转归的独立相关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
目的探讨芦丁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中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采用刺破颈内动脉法构建大鼠SAH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芦丁(50mg/kg)组。在造模24h后对各组进行SAH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脑水含量和伊文思蓝渗出率检测。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密封蛋白-5、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采用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AH评分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脑水含量和伊文思蓝渗出量增加。芦丁能显著
目的评价外源性褪黑素预防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关于外源性褪黑素预防重症患者谵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224例重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重症患者住院期间谵妄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elat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研究显示,AF与痴呆风险增高相关。预防AF患者痴呆的潜在治疗策略的证据日益增多。文章对抗凝治疗和导管消融对AF患者痴呆的预防作用进行了综述。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发生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F是认知损害和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章对AF患者认知损害和痴呆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综述。
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占80%以上。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认知障碍是卒中的一种常见或潜在致残性影响,但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最佳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文章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法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雌激素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重要激素,其主要功能与生殖、生长及发育有关。研究表明,雌激素还具有调节血管收缩、抗氧化应激、抗炎和神经保护等生物学功能,还会影响大脑结构和网络。有研究显示,雌激素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matterhyperintensities,WMHs)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就雌激素和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与WMHs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warningsyndrome,CWS)是指一种累及内囊,无皮质受累,呈刻板样发作的特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亚型。虽然CWS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患者多数转归不良。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CWS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转归及生活质量。文章对近期CW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