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新闻人文关怀的误用及解决之道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X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很多媒体在关怀大众的时候,都出现了误用人文关怀的情况。为了让新闻媒体对此问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本文将从三个角度分析人文关怀误用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人文关怀 新闻评析 南方周末 冰点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这是《南方周末》1999年的新年献词,这句铿锵之言可以视作新闻媒体关注人文关怀的振臂一呼。90年代中后期,随着受众本位的基本理念迅速崛起, 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不断向人文关怀靠拢,报道中人性的内容得到加强。
  但值得关注的是,当今很多媒体在关怀大众的时候,都出现了误用人文关怀的情况,让受众(报道对象)难以真正感受到人文关怀的精神,甚至还对他们造成了实质性伤害。为了让新闻媒体对此问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笔者将从下述三个角度分析人文关怀误用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媒体平民化:不唯受众是听
  人文关怀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芸芸众生。但是,将新闻人文关怀简单地等同于唯受众是听,甚至在新闻评析中把受众的兴趣——这种变质的人文关怀作为考察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有学者认为,媒体有受众的意识是对的,但是不能唯受众是听。受众中心论不是中国新闻改革的走向。
  今年2月,媒体捧红了一位叫做罗玉凤的姑娘,美其名曰“凤姐”,一时间,关于凤姐的报道铺天盖地,从最开始的《女子征婚称非北大清华硕士不嫁引发热议》(2010年2月4日,红网)到《凤姐遭鸡蛋砸头场面险失控:因为他被我拒绝过》(2010年5月17日,新华网),再到现在媒体的不闻不问,这场声势浩大的媒介集体炒作可笑可叹。其实,媒体关注罗玉凤这样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关注集中在对罗玉凤的谩骂和讽刺,只是为了简单地迎合受众那永远填不满的好奇心,无疑是对人文关怀的扭曲和误用。
  而以平民化视角为人称道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它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想法,但又高于普通人的命运和想法,因为它不媚俗,不唯受众是听。《冰点》所选的报道对象,通常是那些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通过对普通人命运的揭露,折射出时代的某种欠缺,无论是道德文化上的,还是体制上的。笔者认为,这种报道原则,就是对不唯受众是听的最佳阐释。
  2010年12月22日的《冰点》特稿《第334个名字》,讲述了一个在最美最安静的地方展示生命意义的故事。在这个与生命的意义有关的故事里,开诚老人捐出遗体的决定、袁武和学生们解剖遗体时的敬畏、生命意义展室中或薄或厚的遗嘱……每一个画面都催人泪下,每一个细节都让人看到了生命的厚重。这个选题无疑是从老百姓的视角出发, 选择的是平民百姓身边最欲知但又不甚了了的人和事,它体现了《冰点》深切的人文关怀, 关心平民生活, 反映平民呼声,努力找寻发生在平凡人身边的美德和价值, 让这些东西去激励人们继续努力生活和抗争。
  媒体态度:尊重而非同情
  当前,很多新闻报道都把人文关怀与“同情、贫穷、伤感”等词挂钩,媒体高高在上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更深的冷漠。
  人文关怀原则,是要看新闻作品是否对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持同样的尊重和关怀态度,而不是一提到关怀的对象就想起贫穷、伤感和同情。这种尊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不管报道对象处于什么生存环境、什么家庭背景, 在报道中都会得到平等的对待,而绝不是一种居高临下式的搀杂了矫情成分的“关怀”。
  我们不妨来举例比较一下。首倡“人文关怀”办报策略的《南方周末》,在2005年10月13日的头版《发廊女生前日记怆平生, 欢颜后沧桑身世发人思》中, 报道了一名失足妇女(卖淫女)的沧桑人生。记者以平等的视角, 用纪实性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女主人公及其丈夫由农村走进城市, 那充满辛酸、苦难却不乏快乐和希望的生活。还原在我们面前的苟丽(报道对象),和我们一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 和我们一样追求美好生活, 和我们一样性情善良、坚强, 和我们一样有爱有恨。而同样是对失足妇女的报道,2010年4月28日出现在《福州日报》的《卖淫女建QQ群网上招嫖,辩称“用身体写作”》却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来进行叙述,不是平等的对话,没有对人物心理的挖掘,玉林(报道对象)的行为就被定性成为卖淫求富,而她为何求富,为何要通过卖淫求富,这些问题都没有体现。通篇看下来,笔者看不到玉林作为一个有个性、有尊严的人的存在,她的身上,只留下一个失足妇女的标签。
  媒体操守:真实而不滥情
  新闻媒介在关怀大众的时候, 往往会带上记者自身的感情色彩,很容易影响到报道的客观性。出于对弱者的同情,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往往会把这种情绪带进叙述中。例如10年12月发生的复旦“黄山门”事件,事件最初媒体出于对牺牲民警张宁海的人文关怀,在没有给18名学子说话机会的时候,就一致将矛头指向他们,批判他们的冷漠自私。但是,随着学生陆续回应,我们看到他们的种种冷漠说辞其实是被舆论放大的,之前的众多新闻报道掺杂着一些记者的个人情绪,并不是完全真实的。
  对于这个问题, 新闻媒体要有清醒的认识。人文关怀体现的是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不是媒体的生命。一个媒体,仍应以真实为最高操守,当人文关怀要以牺牲真实为代价时,这种人文关怀就变了质。
  如何才能把握好人文关怀和新闻真实之间的比例,中国青年报《冰点》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冰点》原副主编卢跃刚曾说过,“我有悲悯之心,但我不以悲悯为标准”。当《冰点》记者感受到普通人的悲欢时,他们会不断提醒自己“真相、真相”,以保持客观和冷静,从而不断深入下去层层逼近真相。
  作为时代的瞭望者和记录者,新闻媒体必须坚守不渝,警惕人文关怀变质,切勿让无力者继续无力,悲观者不再前行!
  如何才能做到平视而不是俯视?笔者以为,第一,媒体的人文关怀不是简单的关注, 不是消极的同情眼泪,而是要有明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侧重于精神的弘扬。第二, 要考虑合适的时机,困境中的人往往难以自拔, 媒体介入的时机要好好把握。第三, 避免对采访对象隐私的侵犯, 维护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第四, 注意避免在采访过程中的伤害。记者对弱势群体的采访, 要有平等的视角, 应该体现出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
其他文献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时常出现一些尴尬:教师满怀激情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有写作的欲望却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如何使学生准确
《背影》取材小,文字朴实,但能够紧扣主要细节着意描绘,前铺后垫,反复渲染,笔笔含情,步步有意,在叙写实境再现人伦之中深邃幽微的生活情趣,抒写纯真圣洁的骨肉之情。 “Back
在移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中,研究者都想得到被检测目标的全部信息,但是由于各种外界以及目标自身一些固有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与最理想的结果总是有一些差距,这样的结果常常会影响到人们对图像以及视频的精确处理和分析。论文就水面上移动目标的检测及统计方法展开了相关研究,着重研究了水面上移动目标的检测算法建模,以及移动目标的数量统计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移动目标检测及统计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对一些主流方法进行
向量与三角函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处设计题目,不仅可考查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还可以系统地考查三角函数内容,如三角函数中基本公式,三角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
随着社会发展,汽车“新四化”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追求目标,实现主动转向的电控智能化控制可以提高驾驶特性与操纵稳定性、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转向执行电机控制算法、控制器功能安全分析、主动后轮转向(ARS)策略、实验台架测试等几大方面开展研究,为ARS系统设计开发执行器。依托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解耦转矩、励磁电流,完成解耦控制。根据矢量控制(FOC)原理,讨论不同控制策略:id*
摘 要 文章介绍了高校机房和实验室计算机维护的注意事项,并结合笔者在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 计算机机房实验室 管理与维护 系统备份 还原卡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1.086  On Computer Management and Main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