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用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ingla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人间世》
  我们总是学习认为有用的东西———功课,必定对我们有益处;而无用的东西,如玩游戏等则是浪费时间。殊不知,无用的东西往往能发挥决定性作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甚至让将来更成功。
  中国古代就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谚语。一个砍柴人不想浪費看似无用的磨刀时间,提着一把很钝的刀直接上山砍木柴去了。另一个砍柴人则先花费时间将刀磨得十分锋利,再上山砍木柴。结果,同样的一天里,还是花费了看似无用的时间磨刀的人砍的木柴多。由此可见,有些看似无用之事,却能提高办事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样,中国还有“劳逸结合”这一成语。花费时间外出闲逛,欣赏一下美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仅能让大脑得到放松,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陶冶情操,让我们学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看似无用的“闲逛”,却能让我们寻找到生活的情调,让生活变得更多彩、更有趣,何乐而不为呢?
  无独有偶,外国科学家也认为无用之用对自己非常有帮助。1900年大学毕业以后,爱因斯坦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从事一些临时性工作。直到1902年,爱因斯坦总算申请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瑞士专利局的专利审查员。他的工作非常无聊,不过是审核专利申请报告罢了。但爱因斯坦利用这个职务,做了其他人都不曾做的事:他仔细阅读每份申请报告,设身处地地思考,从结论出发,从而证明八成的申请报告不过是子虚乌有的杜撰。他看似自讨苦吃,把大量休息时间花费在这些无用的思考上。实际上,这样的思考锻炼了他思维的严谨性与全面性。三年后,即1905年,爱因斯坦作为一名专利局的审查员,接连发表了三篇重要论文,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后来,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由此可见,花费了无用的工夫,并不一定都是浪费时间,无用之用能让我们提高效率,陶冶情操,增加生活情调,甚至为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因此,让我们一起利用身边的无用之用,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思、事业更成功吧!
  教师点评
  看似无用的事情,却能有大用。我们可以学习小作者推进观点论述的思维方法:第一,从浅近的学习生活现象———功课与游戏说起,引出自己的观点;第二,分析“磨刀不误砍柴工”中,看似无用的“磨刀”能提高效率的多方面意义;第三,更进一步分析“劳逸结合”中,看似无用的“逸”所具有的审美意义;第四,借用爱因斯坦的事例,论证看似“无用”的经历却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文章的几个分论点各有侧重,逻辑上又层层推进,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
  (叶硕)
其他文献
癸巳仲夏,一家六人漫游新疆。  闲步新疆大城小镇,街角处总有奇香人鼻。其味有西北辽原之壮阔,有西北山水之奇丽,又有西北人家之淳厚。循味望之,洁净小摊上耸立座座黄金宝塔。近观,乃层叠之大饼也。形如满月,状似玉盘,芝麻小花点缀其中。问摊主为何物,曰馕。  新疆友人待客至诚,每餐丰盛无比且必有馕。馕,入口香软微焦,温热清甜,一块下肚,疲劳尽去,肠胃服帖。每每正餐上桌时,吾已以馕饱腹,众人笑之,下次又犯,
事件回放<<<<  近日,重庆市渝中区中兴路一家书店因其丰富的旧书资源和浓厚的文艺复古气息成了“网红”书店。只是,进店的顾客常常既不买书,也不看书,而是拍了照就走。无奈之下,老板制定了一项规定:凡是来书店“打卡”拍照的人,必须买一本书再走。  时事鲜评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线下实体书店兴起,似乎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纸质书籍的热爱。但在“打卡”“网红”书店的繁荣表象之下,我们不难发现,真正沉下心来读书的
你的梦想是什么?创造财富?发展科技?造福他人?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告诉我们,还有这样一个梦想的存在———解忧。这是一份非营利性职业,更是店主与咨询者互相的救赎。咨询者无论年龄、贫富,只要把烦恼写成信放入卷帘门口的投信箱,第二天早上就会在后门牛奶箱中收到回信,而且只要涉足这个空间,每个人,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心灵触动。小说中的一段段文字与心灵的交流跨越了年龄界限,消除了职
初雪纷飞,宁谧深寒。缓缓伸出手,旋落的雪花在手心渐渐融化,带来一丝冰凉。突然,手机的短信铃声响起来,打断了这短暂的美妙时光。  点开未读短信:“栀子,天气凉了,记得加衣服!我很想你呢。爱你的妈妈。”  “我想你”这句话,掀起我心底感动的波澜  彼时,我正参加冬令营未归家。我第一次离家,妈妈总会时不时给我发个短信打个电话,重复一些平凡又朴实的话语。妈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想你”。我知道,那是
周末午后,热浪滚滚。放下饭碗,老爸一抹嘴,说要去继续安空调。“天这么热,你上午还嚷着胃痛,不如歇歇再去。”我劝道。“那怎么行?事先都约好了。今天客户还多,要赶紧干活儿!”老爸边说边收拾工具。我不放心,只好跟他一起去。  三轮车开到一座大楼下,老爸扛着装有工具的麻袋,我拿着铁架,爬上客户住的六楼。  敲開门,客户让我们喝口水歇歇,等凉快一点儿再干吧。老爸说没时间了,下一家还等着呢。按照客户指定的位置
我不是鱼儿  却依旧希望  多一片蔚蓝的海洋  我不是小草  卻依旧希望  多一个明媚的春天  我不是小鸟  却依旧希望  多一片生命的绿色  我不是雄鹰  却依旧希望  多一片辽阔的晴空  我不是太阳  也不是星光  却依旧希望  多一点生命的光亮  为孤独的夜行者  照亮前进的方向
2019年6月,“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设计全球招募大赛”评选结果揭晓。该大赛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世界輸送中华文化符号,也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征集中国大熊猫形象设计,以此为开端,开启熊猫文化的国际传播。此次大赛获奖作品名为“阿璞”,贴合“中国大熊猫,世界新青年”的主题命题,目前发布的内容包括“动画有我”“音乐有我”“电竞有我”“创新有我”“环保有我”“公益有我”等系列熊猫形象。  编辑有话说  大熊猫作为世
把喜气贴到每一个角落 孙道荣  小时候在乡下过年,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年三十那天贴对联。是日午饭一吃,就可以着手贴对联了。春联都是早就写好了的,有读书人的人家,自己写;没有读书人的人家,就央别人写。调好一碗面作为糨糊,先把门板上早已褪色的旧对联撕干净,刷上糨糊,再将新对联小心翼翼地贴上去。因为门板上残存着往年的对联,新对联必须要足够大,这样才能将旧对联完全覆盖住。所以,新年的对联一定要比上一年的
我从来不追星。  因此,和朋友们聊天儿时,我常常会感到有些尴尬。因为他们所说的明星,我几乎一无所知———甚至有些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你就没有崇拜的偶像吗?”一次,我的朋友这样揶揄我。  我歪着头仔细想了想:“其实还是有的。”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午后,我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唐诗宋词选集》,翻开一页,便是谪仙李白的“欲上青天揽明月”。我本是漫不经心地瞥一眼,偏偏这一眼,却教我坠入朗朗清辉下
北风呼啸,寒雨淅沥。豆大的雨珠无情地敲打在窗外的芭蕉叶上,噼里啪啦的声音让人心生寒意,搅得正在写作业的我一时思绪纷乱。我索性放下笔,闭上眼,一个人影在我的眼前不停地晃动,仿佛在提醒我什么。那个人影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他就是我的川剧老师———孙宗燊先生。我的思绪随着雨声渐渐飘远……拜入门下  小学二年级,我成功拜入川剧大师孙宗燊先生的门下。能够师从国家二级演员、涪陵川剧团团长孙老师是一件很荣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