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液中汽泡生长初期阶段特性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i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非平衡热动力学相变理论建立了在均匀过热液中的汽泡生长模型.该模型中引入多变热,以保证汽泡在正化学势差作用下长大.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汽泡生长的初始阶段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汽泡在此生长阶段存在滞后和自适应调节现象,滞后时间与引入的不同温度、压力、速度等扰动量的强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扰动大小并不明显影响汽泡生长曲线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 phase transition, the bubble growth model in uniform superheated solu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model introduces more heat, to ensure that the bubble in the positive chem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 grow up.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itial stage of bubble growth.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bubble has a hysteresis and self-adaptive regulation in this growth stage, and the lag time is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of disturbance such as different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velocity introduced. Within a certain range, the disturbance size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bubble growth curve
其他文献
由柠檬酸钒酰钠与氯化钡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柠檬酸钒(Ⅳ)酰钡配合物.通过凝胶扩散法得到该配合物的晶体,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其结构.该晶体的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a=0.989 60(9
为解决多分流叶栅的粘性损失问题,研究了多分流叶栅叶片表面边界层发展情况,分析了分流叶片对主流叶片上边界层发展和分离的影响以及对整个流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流叶栅
利用LKB 2277生物活性检测仪对298.15 K时甘氨酸在纯水,DMF/水和乙醇/水混合溶剂(DMF或乙醇的质量分数为0.05~0.45,以10%递增)中的稀释焓进行了测定,并利用维里展开式法关联得
合成了系列单链含 2 ,7-取代萘刚性生色基的双亲化合物 Cn Naph(2 ,7) C6 N+ (n=4,7,10 ,12 ,16 ) ,分别用透射电镜、 1 H NMR和 DSC观测了该系列双亲物在稀溶液中的聚集形态
报道了 10种杂氮硅三环类化合物的紫外光电子能谱 (UPS) .采用 RHF/ 3- 2 1G对各化合物进行了构型优化 .根据各化合物 UPS的谱带特征结合 RHF/ 6 - 31G*的计算结果对谱图进行
以磷酸 -苯膦酸锆为层板 ,合成并表征了硅柱撑的层柱磷酸 -苯膦酸锆 ,并磺化了其中的苯环 .磺化后的产物具有较高的酸量 ,在酯化反应中催化活性与硫酸相当 .
研究了Nafion117膜(一种全氟磺酸膜)对阳离子的选择性,测定了含K~+、Ni~(2+)及Fe~(3+)的Nafion 117膜的离子选择性系数,实验发现含H~+、K~+、Pb~(2+)、Ni~(2+)、Co~(2+)、Fe~
连接密网格与疏网格的过渡单元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精度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有限元计算的精度,对于等参实体单元的网格中变节点数过渡单元,提出了本质上相同的两种修正方法-
设计并组装了一种简易薄层光谱电化学池 .该池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工作电极无透光要求 ,且能适用于多种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的特点 .用该池记录了邻联甲苯胺 高氯酸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9种常见的固定液上分别测定了13种芳烃的相对比保留体积(V_(g(R))),同时用经典的摇瓶法测定了相同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_(vw)),并以此建立了V_(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