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环咽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28例,其中14例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采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球囊扩张术(对照组),另1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环咽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通过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渗透-误吸评价量表(PAS)、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表(FOIS)、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
【机 构】
:
317000 浙江省台州医院康复医学科;317000 浙江省台州医院超声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环咽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28例,其中14例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采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球囊扩张术(对照组),另1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环咽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通过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渗透-误吸评价量表(PAS)、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表(FOIS)、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AS和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FOIS和VF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PAS、SSA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为低,FOIS、VFS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为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环咽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的吞咽障碍可进行精准治疗,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时标准梨形球囊与非梨形球囊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PBC的患者70例,根据术中影像模式变化分为标准梨形与非梨形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及并发症(面部麻木、咀嚼肌无力、味觉减退)发生率.结果 PBC中球囊形状的变化遵循特定的模式;标准梨形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非梨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C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标准梨形球囊患者
脓毒症是临床上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其在诊断、监测和治疗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死亡率仍然很高.研究证实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脓毒症不同阶段,代谢特点不同,患者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为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是临床上面临的一项挑战.本文主要分析总结脓毒症代谢特点、营养支持策略和营养素选择等方面,为脓毒症营养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目的 通过三维步态分析观察头针治疗联合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异常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机器人对照组和头针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的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及头针治疗,其中试验组及机器人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及头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而头针对照组不增加;试验组患者头针治疗与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同时进行,机器人对照组及头针对照组患者的头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