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声》之后,高群书的新戏《四大名捕》在甘肃敦煌开拍。《四大名捕》的演员阵容看上去有点奇怪,吴镇宇、余男、杨采妮、夏雨、段奕宏、倪大红、吴京……这群明星可以用“天南地北、气场迥异”来形容,但高群书最擅长的一点,就是将风格不同的演员融为一个小团体,并且让这个团体焕发出独特的气质。他可以让一个从未演过戏的演员荣获影帝,可以让《风声》中七位大牌明星实现表演上的提升甚至脱胎换骨般的转变,就是有力的证明。
高群书是中国导演中的一个异类,他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主流,即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坚持个性表达,不向庸俗妥协,尊重观众但绝不无原则讨好市场。他的一系列作品,具备这样一个共性,即将他的个人风格,扩大为整个创作团队包括表演、制作在内的整体风格,因此,无论是他的电视剧、电影,都有着迎头撞来的血性与生猛,对生命本能的放松与控制,成为高群书游刃有余于影视创作的不二法宝。
《命案十三宗》、《征服》、《决不饶恕》……浏览高群书的创作履历,警匪剧是作品清单上的绝对主角。媒体曾一度传出高群书要拍《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消息,对此我丝毫不感到奇怪,在高群书作品强悍、硬冷、激烈一面的背后,常有一股细腻、挚真、纯洁的气息在游弋,我相信如果有了合适的条件,高群书一样能够拍出一部充满浪漫气息的爱情文艺电影,只不过,从他踏上影视导演这条路开始,市场就将他往警匪剧的漩涡里越卷越深。
迄今为止,高群书一共拍竣三部电影作品,与他大批量制作的警匪电视剧不同,三部电影作品数量虽少,但却让高群书完成了他在电影导演方面的探索和跃升。作为电影处女作,《东京审判》体现了高群书第一次出手的大气与镇定,影片丝毫不见惯常电视剧导演转型电影拍摄后的凌乱与啰嗦,我想,坐在电视剧拍摄监视器面前的高群书,已经无数次为拍摄电影做好了预演。
《千钧一发》不是部商业电影,它没能够像后来的《风声》那样,让人们发现潜藏在高群书身上的商业价值如此巨大,但《千钧一发》的确在对演员的调教、节奏的掌控上,进—步增加了高群书对电影的掌控能力,同时,这部电影的平凡视角和底层情怀,也体现出导演在以往作品没有机会呈现的情感。《风声》让高群书跨进亿元导演俱乐部,对此荣誉他并不在意,这一天的到来或许有点太晚,但作为观众仍然要为这位中国最好的导演之一,终于坐到了他合适的位置而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拥有了充足话语权之后,他会有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创作更多让影迷耳目一新的作品。
拍摄《四大名捕》,高群书重新回到他最熟悉的题材领域,按照我的判断,这将会是高群书将个人特点发挥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一部电影。近日在电影频道重温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完美的世界》,电影简单却又饱含情感汁液的叙事,以及冷不丁的一次次小意外的发生,让我不止一次想到,高群书的风格和伊斯特伍德的何其相似。“让事情发生”,这是高群书最欣赏伊斯特伍德的地方,也是他认为拍戏的最直接也最有效果的方式。但高群书并不是一个模仿者,他所开创的中国商业类型片,很多源自他对中国社会、族群性格的敏锐把握,以及对人性极具悲悯性的深刻洞察。因而,他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不易为别人所模仿的。
高群书是中国导演中的一个异类,他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主流,即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坚持个性表达,不向庸俗妥协,尊重观众但绝不无原则讨好市场。他的一系列作品,具备这样一个共性,即将他的个人风格,扩大为整个创作团队包括表演、制作在内的整体风格,因此,无论是他的电视剧、电影,都有着迎头撞来的血性与生猛,对生命本能的放松与控制,成为高群书游刃有余于影视创作的不二法宝。
《命案十三宗》、《征服》、《决不饶恕》……浏览高群书的创作履历,警匪剧是作品清单上的绝对主角。媒体曾一度传出高群书要拍《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消息,对此我丝毫不感到奇怪,在高群书作品强悍、硬冷、激烈一面的背后,常有一股细腻、挚真、纯洁的气息在游弋,我相信如果有了合适的条件,高群书一样能够拍出一部充满浪漫气息的爱情文艺电影,只不过,从他踏上影视导演这条路开始,市场就将他往警匪剧的漩涡里越卷越深。
迄今为止,高群书一共拍竣三部电影作品,与他大批量制作的警匪电视剧不同,三部电影作品数量虽少,但却让高群书完成了他在电影导演方面的探索和跃升。作为电影处女作,《东京审判》体现了高群书第一次出手的大气与镇定,影片丝毫不见惯常电视剧导演转型电影拍摄后的凌乱与啰嗦,我想,坐在电视剧拍摄监视器面前的高群书,已经无数次为拍摄电影做好了预演。
《千钧一发》不是部商业电影,它没能够像后来的《风声》那样,让人们发现潜藏在高群书身上的商业价值如此巨大,但《千钧一发》的确在对演员的调教、节奏的掌控上,进—步增加了高群书对电影的掌控能力,同时,这部电影的平凡视角和底层情怀,也体现出导演在以往作品没有机会呈现的情感。《风声》让高群书跨进亿元导演俱乐部,对此荣誉他并不在意,这一天的到来或许有点太晚,但作为观众仍然要为这位中国最好的导演之一,终于坐到了他合适的位置而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拥有了充足话语权之后,他会有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创作更多让影迷耳目一新的作品。
拍摄《四大名捕》,高群书重新回到他最熟悉的题材领域,按照我的判断,这将会是高群书将个人特点发挥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一部电影。近日在电影频道重温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完美的世界》,电影简单却又饱含情感汁液的叙事,以及冷不丁的一次次小意外的发生,让我不止一次想到,高群书的风格和伊斯特伍德的何其相似。“让事情发生”,这是高群书最欣赏伊斯特伍德的地方,也是他认为拍戏的最直接也最有效果的方式。但高群书并不是一个模仿者,他所开创的中国商业类型片,很多源自他对中国社会、族群性格的敏锐把握,以及对人性极具悲悯性的深刻洞察。因而,他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不易为别人所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