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许多人都熟知的名句,出自鲁迅先生的《自嘲》。诗中的“孺子牛”是个历史典故,源于《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意思是:你难道忘了齐景公为儿子当牛而折断了牙齿的事了?孺,音ru,指幼儿、小孩。孺子牛:儿子的牛,此指齐景公心甘情愿做小儿子的牛。
春秋时期,齐国的景公十分宠爱自己的小儿子荼(tu),常跟荼一块儿玩耍,做游戏,让小儿子乐。一天,荼在景公面前撒娇,没完没了地哭闹,景公想了不少办法,都无法阻止小儿子哭闹,于是他慌了神。一会儿,他想到这样一招:给儿子当牛。他口衔绳子,趴在地上,让小儿子把他当牛,骑在背上,牵着“牛”绳赶。儿子骑在景公背上一边赶,趴在地上的景公一边爬,还时时装老牛“哞哞”叫,逗小儿子乐。小儿子看到父亲的滑稽相,不禁破涕为笑,牵赶着“老牛”到处逛。玩得正忘乎所以,小儿子突然跌倒,“牛”缰绳随之一绷拉,竟把正摇头摆尾爬走得欢的景公的牙齿拉折断了。齐景公为“孺子”当“牛”的故事,这下在历史上出了名。
人们因此用“孺子牛”表示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后经鲁迅先生引用于《自嘲》,“孺子牛”的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孺子”成了人民大众的代名词。“孺子牛”从此有了“做人民大众的牛”这一层含义,借来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这是许多人都熟知的名句,出自鲁迅先生的《自嘲》。诗中的“孺子牛”是个历史典故,源于《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意思是:你难道忘了齐景公为儿子当牛而折断了牙齿的事了?孺,音ru,指幼儿、小孩。孺子牛:儿子的牛,此指齐景公心甘情愿做小儿子的牛。
春秋时期,齐国的景公十分宠爱自己的小儿子荼(tu),常跟荼一块儿玩耍,做游戏,让小儿子乐。一天,荼在景公面前撒娇,没完没了地哭闹,景公想了不少办法,都无法阻止小儿子哭闹,于是他慌了神。一会儿,他想到这样一招:给儿子当牛。他口衔绳子,趴在地上,让小儿子把他当牛,骑在背上,牵着“牛”绳赶。儿子骑在景公背上一边赶,趴在地上的景公一边爬,还时时装老牛“哞哞”叫,逗小儿子乐。小儿子看到父亲的滑稽相,不禁破涕为笑,牵赶着“老牛”到处逛。玩得正忘乎所以,小儿子突然跌倒,“牛”缰绳随之一绷拉,竟把正摇头摆尾爬走得欢的景公的牙齿拉折断了。齐景公为“孺子”当“牛”的故事,这下在历史上出了名。
人们因此用“孺子牛”表示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后经鲁迅先生引用于《自嘲》,“孺子牛”的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孺子”成了人民大众的代名词。“孺子牛”从此有了“做人民大众的牛”这一层含义,借来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