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不扩散的严峻形势与解决途径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止核武器扩散是当今国际社会以条约形式约束各国的国际行为,具有明确的法律基础和广泛的国际影响。防止核武器扩散的条约主要有两个。一是1970年生效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它是国际社会核不扩散机制的国际法依据,是参加国最多的国际裁军协定。该协定是由英、美、苏等59个国家于1968年1月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该条约对拥有核武器的权力做了明确的规定,它只允许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核武器,而其他国家则不能拥有核武器;无核国家保证不发展核武器,但有核国家必须担保他们的安全;每个国家都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对如何保证核技术不被用于军事目的,检查是唯一的办法等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已经生效36年,历经历史的考验,已经成为最具普遍性的全球性的条约,在遏制核扩散、降低核危险、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个重要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大会于1996年通过的《全面禁止核实验条约》。它要求缔约国承诺不导致、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与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同时规定了全面彻底核裁军的最终目标。截至2006年10月,已有176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135个国家批准了该条约。但它至今仍无法生效。这是因为此条约须经44个国家(包括5个公认的核国家和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这3个具有核能力的国家)的批准才能生效。而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拒绝批准此条约,致使该条约至今仍是一纸空文。
  尽管国际社会为防止核扩散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但在国际形势发生转折变化的背景下,一些国家把核力量作为提升本国实力、扩大本国影响、提高本国在国际谈判中的作用的一个筹码,防止核扩散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美国采取“许己不许人”的手段,为防止核扩散树立了十分恶劣的“榜样”。长期以来,美国始终大力推进导弹防御系统研发部署,贬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拒绝作出最终裁减销毁核武器的承诺,美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是以自我为轴心,选择战略机制,防止扩散并非唯一目标,防止扩散可以让位于政治制度,从而成为一种选择性目标。
  二是前苏联地区仍是大部分核材料的来源地,特别是俄罗斯拥有庞大的核武库、核材料和上百艘已退役但还没有取出核燃料的核潜艇。俄罗斯的“核黑市”遍及各地,成为核扩散的重要源头。
  三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试验在防止核扩散机制上撕开了一道伤口。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了核试验,成为事实上的有核国家。这使得有核国家从5个增至7个。印巴发展核武器的事实表明,只要不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发展核武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同时,这也为那些已经加入该条约,但仍希望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找到了退出条约的充分理由。印巴成为新有核国的事实表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存在局限和不足。
  四是伊朗核问题非常棘手。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美国希望启动联合国的惩罚机制,要求伊朗完全公开核计划,全面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彻底停止浓缩铀生产。然而,面对十分复杂的伊朗核问题,现行的国际体制显得无能为力。
  五是2006年朝鲜的核试验使核不扩散前景更加暗淡。一个遭国际社会多年孤立和封锁的国家,都能够制造出核武器,让那些无核但又希望有核的国家看到了希望,勾起它们的“核幻想”。它们相信自己也能够制造出核武器,而且也极有可能步朝鲜的后尘。这些现象暴露出在大国妥协的背后,核不扩散机制的无能与软弱,鼓励了更多的国家进行冒险。
  六是中国周边出现了严重的核危机和核扩散。朝鲜的核试验,无疑在考验着多年来的中朝友好合作关系;印度借口“中国威胁”发展核武器,考验着中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智慧;日本借口朝核问题而不时发出的核武装言论及其实有的核能力,也使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更加复杂。
  面对当前国际安全领域出现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问题,迫切要求国际社会采取有效步骤,探索有效途径,维护和加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普遍性、有效性和权威性,为维护人类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一是树立和平和发展的理念。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党的十六大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为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就是要表明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立场,努力构建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国家关系,谋求共同安全,为根本上消除核武器扩散的政治和安全动因提供可能。二是要在国际法框架内解决当前突出的核武器扩散问题。应摒弃单边主义和双重标准,有关防扩散措施应在公正、合理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合作、对话等途径寻求妥善解决,但决不是诉诸于武力,军事打击。三是要加强和完善防扩散机制,充分发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监督约束作用,监督有核国家完成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无核国家在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的前提下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确保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公正性、合理性和非歧视性。四是发挥核能在能源中的重要作用。核能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防扩散与和平利用核能的关系,防扩散不应影响正当的和平利用核能活动,同时也要防止和平利用核能被用于非和平的目的,使核能真正达到造福于人类的目标。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责任编辑 姚黎君
其他文献
一国制定对外政策和发展对外关系,其基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就是一国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的基本需求(need)和欲望,也就是民族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追求的主要好处、权利或受益点,反映这个国家全体国民及各种利益集团的需求和兴趣。受历史文化传统、地缘政治环境、执政者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国家所理解和追求的国家利益是不尽相同的。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大国和强国,其国家利益的确定和追求国家利益的战略策略,具有深远的国
在招商引资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以项目为载体。而招什么项目,它的主攻方向和目标是什么,项目从何而来等等,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会“做项目”是一条好
Despite important gains in human rights,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and in particular women and girls with disabilities-continue to experience significant inequal
期刊
美国军方8日发表《国家军事战略》。这份7年来首次有内容更新的国家军事战略,改变先前将军事战略重点投放阿富汗的倾向,提出关注和应对其他地区战 U.S. military issued “N
为了让公众深入了解保险条款,本刊记者采访到一位审理涉保险案件的资深法官.rn这位法官谈道,保险条款分为三个层次——rn第一个层次是保险条款的禁止性规定.例如,没有取得驾
期刊
“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rn忧患意识,即忧虑太平中的危难、风险、不利因素的意念.忧则思危,思则
2019年6月,国际领先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以下简称“TüV莱茵”)在北京主办“中德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TüV莱茵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首席运营官
期刊
席间叙旧 rn室外雪花飘飘,室内炉火熊熊.毛泽东举行家宴前的叙谈正在暖融融的气氛中进行.参加宴会的,大部分是毛泽东的湖南籍老师和朋友. rn“符老、章老、林老、仇老,”毛泽
今年是闽北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5团北上抗日75周年。笔者翻阅闽北革命武装发展历程的卷册后发现,这是中共党史、新四军军史上集部队番号、隶属关系多样性、跨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与邓小平理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其自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新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点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