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当兵去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c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人印象里,“90后”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头脑灵活,但因为团体合作能力差,加之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又有另外一个名称:“草莓族”——外表鲜艳,却经不起挤压。
  今年的那一场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这一看法。
  当“5·12”这场罕见灾难来临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冲在第一线的军人中不乏“90后”。他们和“80后”、“70后”的老兵一样坚强、勇敢,在“最艰难的时刻”,用年轻的肩膀扛起了生的希望。
  作为新中国第五代青年,他们是离战争最遥远的人,甚至连他们的父辈也没闻过火药味与血腥味。战争在他们的脑海里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对军营和战争的唯一直观印象。大多来源于《士兵突击》或者《亮剑》这样的影视作品。
  他们也许可以远离战争,却必须和所有的“90后”一样去直面人生的成长。他们为,什么选择当兵,在熔炉般的军营中经历了怎样的蜕变,他们的人生又将怎样改变……。
  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 《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走进武警某部队,和一批从高中教室里踏入军营的“‘90后’的兵”面对面,揭密他们的特殊生活。而这样的生活,也许就是你高中毕业时的选择!
  
  差点被开除的狙击手
  
  记者手记:在我们印象中,狙击手就是“传奇”,他们是手持狙击镜的黑天使,是仅次于死神的人。但当我看到薛松时,这个18岁的狙击手竟显得有些腼腆。从17岁入伍到成为狙击手,薛松有着太多的故事,故事中充满了苦涩的味道。
  薛松说自己是被“骗”进部队的,这话还真不假。
  高中时他是学校头疼的对象,打架、抽烟、逃课可谓家常便饭。“高中时老师几乎不管我,好像我不存在一样。”提起往事,薛松一句话带过,不愿意讲太多。
  在父母连哄带骗之下,加之《士兵突击>的火热播映,薛松进入了军营。
  新兵连三个月的训练,是一段几乎会让每个军人都刻骨铭心的经历。“虽然事先也想过新兵训练可能会很苦,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苦。”薛松说。
  如果训练的苦只是单纯的肉体折磨,那么孤独则属于心灵折磨。 “一下火车,老乡们就被分开到不同的班。刚到部队的第一天学叠被子,班长教了两下就走了,我把被子一扔就跑出去找老乡。”薛松低估了部队的纪律,第二天,他被全连通报批评,理由是“串班”。从此,薛松对班长有了些意见。
  过了几天,新兵营的队列操练,薛松旁边的一个新兵因为连续几次动作不规范,班长有些恼了,上去就是一脚,结果踢偏了,落到薛松身上。早就对班长有些不满的薛松,想都没想就把班长打了。“这下捅了大娄子,后来才知道,我成了第一个敢打班长的新兵。”部队通知了薛松的家长准备把他除名。
  薛松的爸爸赶到部队,二话没说就给了他一个耳光:“这辈子你就准备进监狱吧!”正是这个耳光,薛松被彻底打醒了。
  家人一再求情,部队终于答应给薛松最后一次机会:“两个月后的新兵比武,如果取得好成绩就留下,不然就背着处分滚回家。” “也许是爸爸那句话触动了自己,也许是真的长大了吧,总之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薛松说。
  部队是一个锻造友情的地方,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薛松和战友们的感情也越来越近。“战友之间的情谊真的是无法比拟的,记得五公里负重越野的时候,我跑到一半的时候实在跑不下去了,有的战友帮我背枪,有的战友帮我背防弹衣,几乎是把我拖回去的。高强度训练和压力下的群体生活,让薛松彻底变了,用爸爸的话就是“不敢认这个儿子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兵营结束的汇报比武中,薛松爆发出令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潜力,特别是射击,几乎打破了新兵营的历史记录。更令他吃惊的是,因为比武中的出色成绩,部队不但没有开除他,反而把他选拔为狙击手,2000名新兵中只有39个名额。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薛松说,军队是一个用成绩和能力说话的地方,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能力赢得别人的尊重,而这种成就感是在学校和社会上得不到的。
  成为狙击手后,薛松和其他38名战友被派到野外基地训练,很多人看着狙击手射击的时候很帅,可训练的苦比新兵营还要多。为了锻炼意志力和耐力,薛松每天都要端着十几斤重的狙击枪,一趴就是几个小时,而且瞄准目标之后还不能动,即使刮风下雨。练习空手扣扳机时,食指常常被磨破,最后长出茧子;匍匐前进时,胳膊肘上血肉模糊,与衣服粘到一起无法脱下。皮外伤薛松早已司空见惯:“狙击手在战场上动一下就没命了,我可不想到时候拿命开玩笑。”
  一个月的魔鬼式训练之后,薛松以全队第一的优异成绩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手。 “自己已经适应了部队生活,不想退伍了。”刚刚转成一级士官的薛松说,他喜欢军营这种单纯而又充满挑战的生活。
  
  女兵的军校梦
  
  记者手记: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90后”小姑娘,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绝佳的容貌,没有过人的智慧,有的,只是一颗慢慢学会了爱的心,爱父母、爱战友、爱回锅肉。或许,这样说来,显得空泛了一点,但却实实在在是一个“自我的女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外婆,50元,妈妈,50元。”刘雨佳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在汇款单上填着老家的地址。这是她入伍之后,第一次领到的津贴——200元,也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向家里汇钱——津贴的一半。
  刘雨佳,这个生长在“421”(父母都是独子,自己也是独子)家庭的孩子,从上高中起,每个月的零花钱就没有少过1000元。
  三个月新兵训练结束后的第一时间里,刘雨佳的父母就匆匆撇下家里的生意,赶到了部队驻地,还带了很多女儿平常爱吃的零食。当刘雨佳喊着“报告”走进接待室,父母差点认不出自己的孩子。这个刚满18岁的陕西小姑娘被晒得又黑又瘦,一头飘逸柔顺的长发也剪到了齐肩的长度。母亲心疼女儿,一把拉过来,原以为女儿会一如既往地顺势靠过来,谁知女儿却严肃地推开了她,说自己现在已经是一名军人,不能再撒娇。母亲愣了,父亲却开怀大笑。
  正是午饭时间,队长热情邀请刘雨佳的父母在部队食堂用餐。这一顿饭,刘雨佳吃得特别香。母亲见女儿吃了三碗饭,还有那么多的肉,无比惊讶,因为在这之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母亲对女儿承诺,休假回家一定给她买最喜欢的“淑女屋”,谁知刘雨佳胸一挺,骄傲地说:“军装就是最好的名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穿上这身橄榄绿!”
  急躁、叛逆、自我、倔强……在入伍前,“90后”的通病在刘雨佳身上几乎都具备。父母忙于生意没机会管她,等她高中一毕业,便送去了千里之外的军营,希望她在部队里能够好好锻炼。
  初进军营,刘雨佳就接连犯了两个错。午饭时,她习惯性地把回锅肉的肥肉部分咬出来扔了,班长看见之后马上批评 她的这一行为,刘雨佳特不服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再说了我扔自己饭盒里的东西,关你什么事啊?”在“无条件服从”的部队,刘雨佳的这一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她被口头警告。
  晚上熄灯后躺在床上,刘雨佳越想越委屈,不由得大声控诉起军营的“暴政”,本来熄灯后就不能讲话,何况还是这样的内容,查勤人员立刻敲门进去把全宿舍的人都批评了一顿,尤其是刘雨佳。
  就这样一地鸡毛地锻炼下去,直到有一天,副队表扬刘雨佳最近半个月表现非常好,刘雨佳才惊觉,之前那些被自己在心里痛骂了无数遍的条条框框,不知从何时起开始隐形,潜意识里已经按照部队纪律在生活并且成长。
  副队表扬之后不多久,刘雨佳又“违纪”了。那天晚上熄灯之后,班长发现宿舍二楼最末端的会议室窗户缝里透出了亮光,赶紧和查勤人员跑过去,推开门却发现刘雨佳坐在里面,手捧着一本数学书。
  原来,为了报考军校,她正在加夜班学习。大家很惊讶,因为按照规定,入伍第二年才有参考资格。面对班长,平常大大咧咧的刘雨佳,这个时候却变得很扭捏,低声说:“我以前不爱学习,功课底子不好,如果现在不抓紧的话,担心明年学不过别人。”班长没说话,默默地转身离开,只是在随手把门带上的时候,“威胁”她如果被队长发现就麻烦了。
  
  把枪当作自己的女朋友
  
  记者手记:出生于山东惠民县岳家村的岳珩,注定与别的新兵有不同之处,他是南宋著名民族英雄岳飞的第36代嫡孙。岳珩说,岳家村全村都是岳姓,不分男女老幼皆尚武,加之有一个英雄的祖先,所以参军几乎成为岳氏男丁高中毕业考大学之外的唯一选择。
  刚刚进入部队,岳珩说自己最大的不适应就是,不会再有人像家人那样让着自己了,什么事都要靠自己。 从入伍之初不计速度勉强绕操场跑一圈到两圈开始,到四圈再到三公里,从三公里16分40秒不及格的成绩,到14分45秒,到13分10秒,再到突破之后的12分52秒……这每一圈、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用汗水换来的。岳珩说的绝对是真的。
  到部队后,岳珩慢慢发现了现实和想象的差距,在电视上看到的威武整齐的打靶训练,原来竟是如此艰苦。直到入伍三个月之后,他们才第一次摸到了枪。 岳珩说刚开始训练时,手抖得厉害,半年后参加射击比赛时手都还发抖。休息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拆枪、擦枪。“我把枪当作自己的女朋友。”这听起来像句玩笑话,岳珩说这话的时候却很认真,“只要你不动它,它就不会走火。”
  因为他选择了参军,女朋友选择了离开他。岳珩的女朋友现在正上大学,自己在部队,已经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爱情留给他的,只剩下了回忆,不管是甜蜜还是苦涩。
  很多时候,岳珩非常想家。刚到部队的时候,他特别不习惯南方生活,尤其是饮食,吃惯了山东菜的岳珩几乎每次都被辣得不停咳嗽,今年过年的时候还忍不住偷偷掉了眼泪,因为十几年来还是第一次在外地过年,从小在北方长大的他习惯了大年夜吃饺子,结果部队发的汤圆几乎一个都没咽下。
  苦的时候也不敢给家里打电话。岳珩是家中独子,怕父母担心,只是说挺好。上个月休假回家,父母见到他一直哭,岳珩说:“哭啥,挺好的,有啥想的啊。”虽然嘴上逞能,但心里还是酸酸的。
  刚入伍的时候,岳珩的希望是能在第二年转成一级士官,这样每个月的津贴就可以从两百多涨到一千多,转成二级士官后还有两千多。而且,只有转成士官才能留在部队。 岳珩二叔的孩子在城里做木匠,每个月能挣两千多块,岳珩的父母很羡慕,岳珩坚信自己会比他强。岳珩的舅舅在深圳做工程,有一些能耐,岳珩打算退伍之后投奔他,用自己2000元的退伍费做资本,打拼自己的未来。
  虽然和当兵前的想象差距很多也很大,岳珩说自己并不后悔:“大学肯定考不上,如果再不参军,以后只能在田里干农活,活一辈子和一天没什么区别。”
  
  第三只眼·“80后”老兵眼中的“90后”新兵都是不到20岁的孩子
  熊 峰 谷 鹏
  
  熊峰,1986年出生,按军队里的说法,她早已是一个“老兵”。其实,她也同样只是一个孩子,刚刚迈过20岁的坎。三年西藏当兵的经历,让她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军事技术过硬,部队纪律严明。回到内地不久,就当选为班长。初入军营,她也曾徘徊迷茫,现在,她可以微笑着以一个“80后”老兵的身份,告诉自己的小战友:“有一天,你们也会和我一样!”
  这届新兵我是从她们入伍开始就带着,从她们还不懂得“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接手,一直到今天跑完五公里都不喘粗气。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个时候的不足,更加庆幸严格要求自己才达到今天的成绩。
  每个孩子刚来时,都想家,想得不得了,包括我。新兵入伍时,正是寒冬腊月,常常有战友手脚长满冻疮,又痒又痛,晚上躺在硬邦邦的床上时,就特别怀念家里的温馨,有时候,真的有流泪的冲动。除开军人这个特殊的身份,她们毕竟还只是不满20岁的孩子。
  是孩子就免不了孩子脾气。偶尔的吵闹倒增添了军营生活的乐趣,纪律和童心并不冲突。我对一个山东的女兵印象很深刻,她性子特别急,又热心,每天早晨看见同宿舍的战友赖床,就会扯着大嗓门吼她,偏偏那战友又来自江南水乡,习惯了吴侬软语,见山东战友这样的“河东狮吼”,还以为是对自己有意见。久而久之,两人竟然有了点小疙瘩,还好我及时发现了,经过和副队的共同调解,双方都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
  现在,山东战友每天早晨几乎就没“狮吼”的机会了,因为江南战友意识到自己赖床引起的迟到,会牵连到整个宿舍的同志。这就是部队教会她们的集体意识。
  我班上还有一个重庆新兵,富家小姐,刚来时非常不合群,有一种特有的孤傲,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天战友崴了脚,她主动去医务室拿红花油给她抹足踝。她妈妈打电话来时,我们告诉她这事,她妈妈简直不敢相信。在她的印象中,女儿是从来没有帮助过别人的。
  其实,新兵的成长,和所有青春的成长一样,也是一个过程。这样的年龄,也和军营外的同龄人一样,很多优点和缺点都是相同的。军队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会让她们的成长大大提速!
  
  “90后”的兵比较听话
  王湘月
  
  1982年出生的陶思俊是中队的指导员,作为一个“80后”,他觉得现在的“90后”新兵还是比较听话的。 “管理起来尽量松紧结合,犯了小错基本以教育为主。都是年轻人,难免有时感觉生活枯燥,所以经常以学习的名义带他们出去参观一下驻地城市的博物馆、纪念馆之类的。”陶指导员说。为此他也遭受了非议,有人认为军队要打造的是铁血战士。不过战士们很理解指导员,用完成训练任务作为“回报”,尽量不让指导员为难。
  根据调查,“90后”们参军入伍时,40%是父母建议他们来部队学技术,50%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包括考军校、转士官、入党,甚至还有为以后改行做准备的。
  陶指导员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军营生活,不少“90后”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了,“也不是刻意地转变,毕竟大部分军人的生活还是比较枯燥的,入伍前后难免落差很大。”
  
  体验军营生活
  徐 鹏
  
  忐忑不安而又充满期待,是我们接到这个采访选题的第一感觉。
  虽然毕业于警校的我应对一般的军事训练没有问题,但毕竟是第一次和真正的军人打交道,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何况,很多男人都有军人情结,《士兵突击》中帅气的军装、威武的战枪,哪个男人心里没有梦想过?带着这种忐忑与期待,我背着简单的行李到了武警某部队,与39名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
  对军营的浪漫想象在第二天就被现实打破。早晨六点钟起床,晨操一个小时,擒拿格斗样样来,七点吃早餐,八点开始被战士们称之为“梦魇”的五公里全副武装越野。六月的南方,30多度的高温,每个人都要背着重达15公斤的装备,包括步枪、防弹背心、背包、水壶、睡袋等等,不间断跑上五公里,距离大概是中学操场里跑道的十二圈半。
  跑了不到一公里,我就彻底累倒了,来自重庆秀山县的战士陈放说以前他也受不了,但是天天跑也就习惯了,平时不负重跑的时候,感觉像飞一样。1990年出生的陈放边扶着我边开玩笑。
  下午除了站哨,大部分战士的任务和晨操差不多,唯一的休闲就是晚饭后七点到十点的自由活动时间,一般情况下战士都会打打篮球、台球或者跟指导员学拉手风琴。部队规定每周只有两个人可以到军营外自由活动两个小时。
  高中毕业去当兵,已成为高中生读大学之外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种“前途”。很多农村高中毕业生,把参军入伍作为了一条重要的出路,希望可以借此练就一块就业跳板,而娇生惯养长大的城镇高中毕业生选择进入军营,除了就业这个共同的想法外,更多的来源于家庭,他们的父母希望可以借军营这个特殊的地方,让他们得到更好的锻炼。
其他文献
2011年2月19目下午14:00,康耐特光学与凯越眼镜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市漕宝路和颐酒店胜利召开,数十家行业媒体单位代表和记者出席了发布会。列席会议的主要领导有:上海康耐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费铮翔,《中国眼镜科技》总编贺庆,上海市眼镜协会秘书长胡东方;丹阳市眼镜商会秘书长汤金斌以及江苏康耐特凯越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经理乔静鸣。该新闻发布会主题鲜明、意义深远且在业界具有定的影响。在眼镜业即将
滴答,滴答!  秋天随着时钟缓慢的音符,舞进了这个寂寞而孤独的夜晚。  淡淡的月光透过窗户,陪伴着无眠的影子,寸步不离。  两个月亮深情地对视着。一个高挂夜空,诠释着宁静的过往,一缕云慢慢飘过,模糊了我的视线和心灵;一个在水面上,随时随着水波破裂着,却又拼凑着变形的圆,幽暗地摇着这块水面。  思念在这水天之间喘息,寂寞在这凉爽的气候中轻舞。  朝夕相处的朋友,突然从这个城市中消灭,仿佛消失在地球的
我家种了一株茄子。它长势喜人,开出了脸盆大的花,因此爷爷对它寄予厚望,天天不辞辛劳地浇水施肥。  可到了结果的时候,爷爷却皱起了眉头——茄苗上只结了一个弱不禁风的小茄子。爷爷舍不得扔掉这个小茄子,于是更加劳神费力地栽培它。可小茄子似乎不领情。别人家的茄子都紫得发黑了,我们的却“毫无长进”。倒是爷爷先气得嘴唇发紫了,牙齿也咬得咯咯作响。他最后丢下一句:“我再也不管你了,自生自灭去吧!”便“砰”一声关
他们是一群“90后”,最小的17岁,最大的21岁。热情、奔放、幽默是他们的共同点。他们因为对运动的共同爱好走到一起,一年前成立了跑酷组合——B·C跑酷队(BOY·CITY的缩写,城市男孩)。他们经常出现在城市的各个广场一隅,在无数次的摔倒磕碰中,学习和挑战跑酷动作。跑酷懂得让他们门更珍惜生命,获得勇气和信心。  7名“90后”的跑酷队  B·C跑酷队如今共有7名队员,都家住淡水。他们训练时一水的黑
我是一粒仰望天空的沙子  小编:  你好!  我是一名高三女生,我叫李坤。我很喜欢《课堂内外》高中版,感觉里面的文字很真实。在这里,我找到了许许多多和我一样为高考悲伤、为青春惋惜的朋友,使我有了家一般的感觉。  我一直是个孤独的人,为了学业,我在情感天平上离开了朋友爬向书山学海,因为我知道我输不起、《课·高》给了我的心灵很大的慰藉,记得以前在《课·高》上看过这样一句话,“已记不清是哪年哪月,我骄傲
十年,即是一代人和一代人的分隔。“90后”一代的十年,刚好走过一半。  他们的青春和生活,也正呈现出一种另类的“萌态”,小的还在初中上学,处在中间的正赶上成人礼,而老的已经结婚生子,开始养育“10一代”了。  他们曾经顶着“脑残”的骂名,一天天长大。他们初入职场,颇具个性的行为方式颠覆了很多人的眼镜。他们谈恋爱、考名校、找工作,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权衡不停,在青春的末路上狂奔不停。  有人给他们扣上很
●在以群计的人里看不见自己  负责招工的大叔带我去员工宿舍,距离厂区还有很长一段路,路上荒凉得一棵树木也没有。正是盛夏,我背着沉重的行李,走到宿舍楼时浑身都湿透了,可寝室又偏偏分在七楼,没有电梯,还得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上去。  整个工厂的宿舍区很多,一栋挨着一栋,阳台上到处挂满了衣服。八个人一间宿舍,上下铺各睡一人,家具都很陈旧,应该是由之前的厂房改建的,到处是垃圾。房间里充斥着一股发霉的味道,没有
暹粒是个很难叙述的地方。  这个背靠世界奇迹吴哥窟的柬埔寨小城,被熙来攘往的人们标注过太多记号。过客们可能会说,它是古老的、神秘的、贫穷(与发达国家相比)又富裕(与柬埔寨其他地区相比)的、伤痕累累的、全球化的……但实际上这些词语都无法准确地概括——也许在我们贫乏的人类语言符号里,都找不到最恰当的词语把它概括清楚。  所以渺小的我便不妄图去叙述它,只把影像描摹出来,与你分享,只愿你有—天到达暹粒。会
17岁,我不知道应该感伤还是喜悦。  17岁,有我太多想说的感言和太多想说却不曾说出口的话。  17岁,我抬头看天空,看那片天是否依然还是干净的蓝色。  17岁生日那天,是我永远都忘不了的日子。朋友的礼物,全班同学为我唱的生日歌,还有远在异地的好友的温馨留言,这一切都让我感动。我真想对你们说:“谢谢你们记得我的生日,谢谢你们的祝福。”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我感动得好想流泪,我幸福得好想大声尖叫。可是
那是个暑假,烈日当空。知了在树上喊哑了嗓子,路上屈指可数的几个行人被晒得大汗淋漓,走几步,歇一下。我和妈妈在树阴底下乘凉,妈妈问我:“我教你骑自行车吧!”“我怕摔跤,学不会……”我支支再吾,不敢答应。“不要怕苦,只要努力,一定能学会!”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提起了兴趣。  妈妈推来了爷爷平时骑的自行车。这可是个“大家伙”,我握着车把手站在车旁,只比自行车高半个头。妈妈站在车尾帮我扶住后架,我把左脚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