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SAT散射计风场资料同化在台风预报中的应用

来源 :海洋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模块WRF-3DVar,开展了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散射计风场资料同化及数值预报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同化常规观测资料及进一步同化CFOSAT散射计风场资料后对台风“白鹿”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进行资料同化相比,同化常规观测资料使台风路径预报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降低20 km以上,中心最低海平面气压平均绝对误差降低3%以上,但中心最大风速没有明显改善;同化CFOSAT卫星散射计风场资料后,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与不进行资料同化相比,台风路径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降低30 km以上,中心最低海平面气压平均绝对误差降低约7%,中心最大风速的预报平均绝对误差降低幅度超过20%.
其他文献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跟随工科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很多改革尝试.《功能高分子》作为高分子专业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学科,也必须做出改革以适应新工科对高分子专业人才的要求.本文根据《功能高分子》的课程特点,结合新工科的深刻内涵,研究了功能高分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对《功能高分子》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与教学体会进行了总结.以全方位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增进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自身能动性,培养高质量创新型+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
在专业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以《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基础》课程为例,探索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合于专业知识体系中.为配合课程思政的融入,对网络化及项目团队化模式的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尝试应用,建立起有效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以评价教学效果,并且动态发展地调整评价模式,以利于高效追溯和改进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塑料配方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何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业生产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创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塑料配方设计课程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从学习方法引导、课堂互动设计、综合性实验开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掌握塑料制品及配方设计工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其能更好的进入社会、发展专长.
本文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MAP-POSS的纳米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OSS-ASA),然后制备PVC/POSS-ASA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PVC/POSS-ASA的塑性行为和流变行为,讨论了组成对PVC/POSS-ASA熔体的平衡扭矩、塑化时间和非牛顿指数(n)的影响,确定了动态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形态.结果 表明,随着POSS-ASA含量的增加,塑化时间缩短,熔体粘度增加.共混物的储能模量也随着POSS-AS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POSS-ASA含量仅为1%(wt)时,抗冲击
为研究长江口海域溶解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对2019年3月(冬)及7月(夏)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调查航次采集的溶解无机碳(DIC)和溶解有机碳(DOC)样品进行测定.DIC浓度呈现底层显著高于表层,冬季显著高于夏季的分布特征;DOC浓度则是表层显著高于底层,近岸含量高和外海含量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与盐度相关性的研究发现,DIC与盐度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当盐度<30.0时个别站位出现明显的偏离保守性回归拟合曲线现象,说明DIC在盐淡水混合区域存在非保守性“添加”或“移除”的可能.利用相同盐度斑块化分析方
在水下三角洲进行浅地层剖面测量中,经常发现存在塌陷凹坑和扰动地层,该地层通常被视为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关于塌陷凹坑和扰动地层的形成,通常认为是海床液化所导致,但是缺乏有力的解释证据.本文根据在密西西比河与黄河水下三角洲的调查研究结果,结合实验室波浪水槽试验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了波致海床液化的观点,能合理地解释三角洲海底出现的塌陷凹坑和扰动地层:海底沉积物的液化振荡使得颗粒逐渐重新排列并压实,液化地层随之呈现厚度降低和强度变大的现象.同时也发现海底沉积物液化使得原来沉积底床深部的黏土析出进入水体,成为再悬浮沉积
对从雅浦海沟东南侧处获得的正在俯冲的基底样品(索罗尔海槽的轴部在海沟直接投影位置处的玄武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和单矿物原位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索罗尔海槽正在沿着雅浦海沟俯冲的片段的基底岩石属碱性玄武岩系列,橄榄石斑晶的Fo值为84.97~86.85.根据模拟计算,该片段基底玄武岩的源区地幔为橄榄岩,这些玄武岩可能是由地幔源区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经2%~5%部分熔融形成的;由计算的地幔潜在温度可知形成该玄武岩的地幔并不存在热量异常.所以,研究区玄武岩是在卡罗琳海脊裂解形成索罗尔海槽期间被动上涌的相
基于桑沟湾海带非养殖季和养殖季的长时间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养殖时期的潮位潮流调和要素、潮流垂向和水平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利用谱分析以及潮能通量的对比从能量角度进一步探究了不同海带生长阶段的养殖阻力对当地水动力环境的影响.在7月海带收获季,上层水体受到的养殖阻力最强,且落潮阶段的流速剖面在海带长度范围内(水深5m以浅)出现了流速均匀分布的现象,相比4月生长旺盛季更为明显.通过潮流分层谱分析可知,半日分潮的功率谱密度的垂向变化是造成流速剖面变化的主要原因.养殖阻力的存在削弱了桑沟湾湾内的潮能传播,养殖季寻山至楮
利用威海楮岛海滩台风前后10个剖面的高程观测结果以及沉积物采样测试数据,分析了"利奇马"登陆前后海滩剖面的蚀积变化,探究了1909号台风"利奇马"对楮岛海滩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研究区位于台风前进路径右侧,向岸浪和风暴潮的双重叠加造成了海滩全线的侵蚀,为缓解大浪带来的能量,海滩朝着更加消散的状态转化,海滩沉积物平均粒径整体粗化,分选性变差,冲刷区尤为明显。楮岛海滩不同岸段剖面对"利奇马
针对海洋调查过程中SBE9plus CTD奇异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趋势项距平值迭进式方差对调查所得的温盐深剖面资料进行奇异值剔除的方法。首先通过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求取最优趋势项进而得到距平;然后根据观测仪器的采样频率和下放速度对距平进行区块分割,通过方差控制识别出奇异值区;接着对每个奇异值区进行逐点判别,再次通过方差控制识别奇异值;最后针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