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闭合性腹部损伤486例诊治分析
【机 构】
:
253000 山东德州,解放军139医院普外科
【出 处】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8年15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St. Thomas Ⅱ液对心肌微循环及内皮细胞(EC)的作用。方法制作离体心灌注模型,分缺血停跳组(A);单次灌注停跳液组(B);多次灌注停跳液组(C)。测定生理指标及毛细血管密度和充盈率;观察心肌及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复跳后三组dp/dt均有下降,A组尤明显(P<0.01);五羟色胺只增加B、C组冠状血管流量(P<0.01);硝酸甘油增加冠状血管流量,B、C组多于A组(P<0.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病人合并低白蛋白血症的机理。方法以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为模型,观察CLP后白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并应用回归和相关方法,分析激素、细胞因子和内毒素的作用。结果CLP后白蛋白mRNA表达显著下降,并与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白蛋白mRNA的变化与门脉血内毒素明显相关,而与血中胰岛素、胰高糖素、胰高糖素/胰岛素比值、皮质醇、TNF、IL-1和IL-6浓度的变化无明显相关。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移植静脉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自体颈静脉内侧支移植于髂总动脉,应用LMWH (60U/kg)日一次皮下注射一个月。应用病理形态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通过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观察其对移植静脉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LMWH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移植静脉段内膜增厚程度、PCNA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LMWH组靠近远端吻合口处动脉增生程度低
目的探讨光量子冷血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建立离体兔心工作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冷晶体停搏液组、冷血停搏液组、光量子冷血停搏液组和温血停搏液组,每组8只。心脏停搏30分钟,复灌30分钟。结果复温复灌10分钟及30分钟时,光量子冷血组的冠脉流出量、心肌含水量、心肌内ATP和磷酸肌酸(CP)含量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冷晶体组和冷血组(P<0.05)。结论光量子冷血停搏液能够改善心肌本身循环,增加氧的携带、交
目的探讨降低异体神经抗原性的方法。方法SD大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动物,取供体坐骨神经15mm,实验组用70%酒精浸泡8小时,-80℃冰箱贮存;对照组仅用-80℃低温处理,复温后桥接于受体一侧坐骨神经10mm缺损段。术后2周及3个月行形态及功能检测。结果实验组细胞浸润轻,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酒精处理是一种较好的降低异体神经抗原性的方法。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合成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的变化,并探索从大鼠胚胎肢芽中提取的活性物质(ELBE)对它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切断SD大鼠的坐骨神经,建立一侧单盲端硅胶管囊模型,单纯损伤组内不加任何成分,ELBE保护组内注满ELBE,然后定量测量术后1天,4天,1周,2周,4周,6周背侧脊髓组织内FRAP的含量。结果FRAP于损伤后4天开始下降,2周内下降最快,以后逐
目的研究特殊碳材料——膨胀石墨(EG)做为人体创面应用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临床前动物毒理实验。烧伤动物模型分别感染菌种,与SD-Ag等分组用EG包扎对照。结果对动物无急、慢毒性;对动物皮肤无急慢性刺激;无致突变作用;无致敏性。烧伤动物模型的创面应用EG包扎,不影响伤口愈合,内脏切片正常,生化检查正常,创面不染黑,可替代80%左右的纱布敷料。临床病人所用创面与同等厚度纱布相比,效果全部为优;引流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