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后的折腾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max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5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特朗普从白宫出发前往佐治亚州参加集会

  12月8日,由美国国会两党重量级议员组成的“总统就职典礼联合委员会”,因为3比3投票僵局,无法确认拜登赢得大选。特朗普团队发声明说,本次选举争端显然要持续到一贯的12月8日“安全港期限”以后。
  特朗普早前在被记者追问如果输掉选举人团投票(预计12月14日举行)会否离开白宫时,作了肯定回答,那么其团队现在援引2000年大法官金斯伯格在“布什诉戈尔”案中所说决定性意义的日期是1月6日(国会认证选举人团的投票),希望把这场对所谓“大规模选举舞弊”的抗争再拉长20多天。
  然而12月11日,美国最高法院驳回了得克萨斯州总检察长得到总统特朗普支持的、试图推翻数个关键摇摆州选举结果的诉讼。这场由特朗普坚定盟友、得克萨斯州总检察长肯·帕克斯顿(Ken Paxton)提起的诉讼,试图起诉拜登获胜的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佐治亚州和威斯康星州,使其选举结果无效。
  大势已去,特朗普还在做最后的折腾。

悄然到来的“安全港”


  11月4日凌晨选情突然翻转、显示拜登即将胜出后,特朗普不时通过推特账号发布“我赢了”“如果计票公平我才是胜者”之类显示“不屈不挠”的信息。12月5日在佐治亚州举行的国会参议员候选人珀杜(David Perdue)和洛夫勒(Kelly Loeffler)的“最后一月倒计时”助选造势会上,特朗普又这么表态,激起现场支持者高呼“为特朗普而战”。
  而12月8日这一天,特朗普没有什么大动静,但这一天,在美国大选游戏规则中是极其重要的“安全港”激活日。
  根据1887年《选举计票法》的“安全港规则”,自这一天起,已确认选举结果有效的州将冻结选举结果,并根据该结果确定本州的选举人团成员,任何人不得再就此提出异议。尽管本届大选仍有极个别州在“安全港”激活后仍未确认选举结果,但那些州都不是候选人得票数接近的“战场州”,无关大局。因此,对于大多数美国选民、观察家和政治家而言,围绕本届大选结果的任何争议,至少应从法律意义上“到此为止”了。
  但特朗普不这么看。他通过各地支持者及自己的律师团队,持续在多州掀起“诉讼游击战”,试图通过质疑选举被“操纵”(包括所谓部分投票机在海外人员远程控制下设定“改票”公式,以及现场运进大量存在各类问题的选票“补足”拜登所需的差额),来推翻一些关键“战场州”的计票结果。在其看来,美国宪法中唯一固定的日期是总统于1月20日中午就職,联邦法律规定的12月8日“安全港期限”是以“解决了与选举有关的法律争端”为前提,而现在争端并未解决,所以不能作数。
  下一个“时间窗口”是12月14日,这是选举人团投票的日子—各州选举人团成员将前往各自州府,分别给自己宣誓背书过的总统候选人投票。选举人团票共有538张,获得270张者胜出。根据各州目前的计票结果,拜登最多可获306票。尽管可能会出现个别“背信选举人”,但那么做代价高昂,也从未曾改变过谁当选的结果。
  第三个“时间窗口”是2021年1月6日,在一个由参众两院正式开箱计票(点算选举人团票投票结果)的程序完成后,现任副总统(兼任参院议长)彭斯会正式宣布当选总统的名字。尽管此时总统选举结果早已毫无悬念,但佐治亚州的两个国会参议员席位,会在前一天的决选中确定。这关系到共和党能否继续控制参议院。
  第四个“时间窗口”当然就是1月20日总统就职日了。这一天,传统上离任总统应亲临新总统就职仪式,以完成象征性的交接程序。然后,新总统及其家属、“西翼”成员进驻白宫,离任总统一行搬离。至此,“大选季”的一切圆满结束。
对于大多数美国选民、观察家和政治家而言,围绕本届大选结果的任何争议,至少应从法律意义上“到此为止”了。

  在上述四个“时间之窗”中,12月8日最为“冷清”:没有仪式、没有公告,甚至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但实际上它才是最重要的一个节点—这是一条线,如果说,在此线之前,特朗普团队的“诉讼游击战”还合乎台面上的法律条文和选举规则,那么在这之后就真正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团队和“铁粉”都在“瘦身”


  大选争议之初,共和党政要中除少数人(如前总统小布什及其弟弟杰布、犹他州联邦参议员罗姆尼、佐治亚州州务卿拉芬斯佩格、新泽西州前州长克里斯蒂)外,绝大多数或坚定、或含糊地表达了对特朗普不认输的支持。
  这是因为,特朗普于疫情逆境下,获得超过7400万张选票,创了在任总统寻求连任时的得票记录,间接帮助共和党守住了全部国会众议员议席,且增加了十多席;最终特朗普自己在12个“战场州”的得票率,平均只落后拜登0.1个百分点。这一虽败犹荣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劫持”了共和党,加上共和党的国会参院控制权岌岌可危,一时间党内投鼠忌器,并不敢轻举妄动。
  特朗普之所以能在拜登民调一路遥遥领先的情况下,将选举悬念保持到最后,关键在于其拥有庞大、坚定、充满“能动性”的“铁粉团”。这一群体呈现出高度的凝聚力和令人不寒而栗的“绝缘性”(对任何不同声音“自然反弹”)。大选日之后,这些“铁粉”在特朗普及其团队干将的鼓动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选举不公”运动。
  “铁粉”们利用各个平台转发诸多对特朗普“单向有利”的“独家秘辛”“特大新闻”,相互激励,期待并坚信着反转“喜讯”的早日到来。在特朗普阵营铺天盖地的“总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你”的筹款邮件攻势下,“铁粉”在短短一个月里,就为特朗普的“翻盘大计”筹集了2亿多美元。这足以让任何人相信,特朗普背后仍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共和党阵营内部已经开始动摇。
  事实上,由于特朗普并非传统共和党人,党内“老人”对他并非“一心一德”,而更多是试图利用其动员力和“战斗力”,来为自己的选情和政治利益服务。随着迄今重新计票无一能逆转最初计票结果,绝大多数共和党政要开始认识到,就算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视频证据,如果最终查不出大选系统性舞弊的铁证,届时本就是“外人”的特朗普可以拂袖而去,共和党却要为此在未来持续付出代价。
  而绝大多数共和党政要虽不至于公然立异,却普遍高声变小声、有声变无声,甚至连特朗普过去倚重的司法部长巴尔也在12月初改口,承认“迄今未观察到足以改变选举结果的欺诈行为”。
  特朗普精心布局多年、至今寄托厚望的司法界,也出现了微妙的局面。
  在共和党阵营于各州反复提出的数十起选举诉讼中,被联邦最高法院受理或暂未驳回的寥寥可数(“阵仗很大”的得克萨斯州诉4州舞弊案,折腾4天后也被以7比2驳回),且无一起诉讼的主要诉求“承认选举存在恶意欺诈行为”被法院认可。
  而在投票支持驳回申诉的最高法院及各州法官中,相当一部分是传统上支持共和党的保守派,甚至颇有几位是特朗普本人提名的。这预示着,即便法官构成中一时出现某一派绝对占优的情况,在面临被认为可能“关乎国本”的裁决时,总会出现若干心照不宣的“暂时性易帜”,以确保“航船大方向”不至于出现致命的原则性偏离。
  对特朗普来说不妙的是,越来越少的团队核心成员,接二连三感染新冠病毒(最新两例是纽约前市长、特朗普私人律师朱利安尼和另一位竞选团队律师詹娜·埃利斯);女婿库什纳和国务卿蓬佩奥等虽仍卖力,却越来越应者寥寥、形单影只。而这些极力怂恿特朗普“挺住”者的动机,也正受到普遍质疑。有人认为,小特朗普和库什纳分别意在维护自身政治前途和家族生意,而朱利安尼作为律师,无论特朗普在那一系列诉讼中胜负如何,他都可以“旱涝保收”。
  一鼓作气、再衰三竭,“铁粉”们似乎也开始疲惫了:“特大新闻”还在群发、转赞,但劲头已经不似先前那般充足;“我们一定能赢”的口号声也依然有人在喊,但底气已大不如前;小额捐款仍源源而至,但较大数额的善款已近乎绝迹;街头上“支持总统”的集会、示威还可以看到,但人数已从不久前的动辄成千上万,“瘦身”到几百甚至几十。
  于是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特朗普还打算坚持到几时?

最后的折腾


  如前所述,直到12月5日在佐治亞州瓦尔多斯塔的造势集会上,特朗普仍坚持让支持者相信自己才是大选“理应的胜利者”,并继续指责“选举欺诈”—但两位“受益人”洛夫勒和珀杜却反应两极化:前者一直小心翼翼地附和特朗普的论调,而后者则公开与特朗普的立场拉开距离。
如果最终查不出大选系统性舞弊的铁证,届时本就是“外人”的特朗普可以拂袖而去,共和党却要为此在未来持续付出代价。

  佐治亚州联邦参议员第二轮选举将在2021年1月5日投票。如果共和党输掉这两个席位,将在参院与民主党形成50对50席均势,并在1月20日哈里斯出任副总统兼参院议长后,失去参院掌控权,从而不得不面对民主党在至少两年间独占总统和参众两院的局面。共和党内许多要人正是鉴于此,才对特朗普的“离经叛道”三缄其口;特朗普团队也同样鉴于此,才敢于在如此“牌面”下继续对共和党予取予求。
  但已有不少共和党政要(如珀杜)发现,情况或许和上述推理正好相反,特朗普的助选可能在帮他们的倒忙—有迹象显示,特朗普卖力地宣扬“选举欺诈论”,正促使其“铁粉”对属于共和党人、却从一开始就公然反对特朗普“滥诉”的州长肯普、州务卿拉芬斯佩格“用脚投票”,并可能因此影响这些“铁粉”在1月5日参议员决选中出来投票的热情。倘如此,可就糟透了。
  特朗普的最后希望,首先寄托在仍有诉讼被受理,并最终被提交到联邦最高法院上,届时他煞费苦心营造的最高法院大法官“6比3”的保守派优势,或许能让他“带病翻盘”。但这个希望十分渺茫:且不说迄今几乎所有诉讼都结局不佳,“安全港”又如期而至,联邦最高法院即便出场,那些保守派大法官也未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其次,他可能继续罔顾游戏惯例,寄希望于1月6日的“第三个窗口”,即选举人团投票的国会唱票。传统上唱票不过是走个过场,但特朗普或许会继续强调“某些州存在欺诈”“选举结果失真”,并促使副总统彭斯不承认某些州的选举人团投票结果,然后以拜登得票数达不到270票门槛为由,提出由国会按每州一票来选举总统的要求,届时,特朗普可能凭“红州”的数量优势胜出。
  但这个设想同样希望渺茫—尽管彭斯被认为政治立场比特朗普更保守,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他也被证明是更“守规矩”的政治家。“不照选举人团唱票结果宣布当选总统”这种足以改变美国政治史的惊世骇俗之举,恐怕彭斯是即便有心、也绝对没胆的。
  在瓦尔多斯塔集会上,特朗普回避了“2024年再参选”的可能性,理由是“我2020年并没有输”,这就为他“果然输了”而后等待4年卷土重来埋下伏笔。但4年后沧海桑田,他又已是78岁高龄,届时能否再作冯妇?即便贾勇一搏,他又能否通过党内初选?
其他文献
雷墨资深主笔  对于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中国抱有“有限的期待”。  中国期待的是,在稳定中美关系大局的前提下,双方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之所以说“有限”,是因为这种局面的形成,有相当难度。主要原因在美国,一方面是因为理念,另一方面是因为策略。  美国对华战略转向,是特朗普执政四年最显性的外交遗产。拜登入主白宫,中美战略竞争的态势,不会根本改变。战略竞争的主轴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也是围着
2019年6月27日,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党内初选参选人辩论进入第二天,美国前副总统拜登(左)和民主党候选人桑德斯同台  “让我们一起维护美国的伟大(Keep America Great)!”6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特朗普于现场2万多粉丝的欢呼声中正式宣布谋求连任。一周后,同样在佛罗里达,他的民主党对手们参加了第一轮党内初选电视辩论。由于人数过多,候选人们被分成两场参辩,每场各10名候选人
人工智能是下一个技术前沿,而且具备缔造或打破世界秩序的潜力。人工智能革命既可以让“数十亿底层民众”摆脱贫困,让那些失去效能的机构得以革新,也有可能加剧社会不公,导致不平等状况恶化。而最终的结果,将取决于我们如何引导这些未来的变革。  不幸的是,人们在引导技术革命方面一直都表现拙劣。以互联网为例,它对世界各地的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我们的沟通,工作和消闲方式,但同时也搅乱了某些经济部门,强行
2019年10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对他的弹劾调查进行抨击  特朗普7月25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一番通话,所触发的弹劾调查正在将美国推向宪政危机。  “或许我们应该弹劾他们(国会民主党人),因为他们在撒谎,他们在对我们的国家做非常糟糕的事情。”10月12日,特朗普在公开讲话中这样说。他还威胁要起诉“设计骗局”的议长佩洛西,以及事先与举报人有过间接沟通的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亚当·希夫。根据
2019年10月29日,列车从广西宾阳县古辣镇丰收的稻田间驶过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围绕制度展开的治理现代化进程,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社会的未来面貌,因此也与每一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追求善治,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社
几次与香港黑帮成员街头斗殴、被打得落花流水后,14岁的李小龙开始学习功夫。  那是1955年。刚经历了大量难民涌入的香港,人口激增至220万,即使李小龙家境富裕,也免不了要在放学后卷入因龙蛇混杂带来的帮派冲突。  李小龙的决定开创了一个电影时代。在叶问的指点下,他的一些动作堪称完美,比如截拳和跳跃踢。1973年,美国华纳电影公司和李小龙共同拍摄影片《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
茅洲河上赛龙舟。  2018年6月5日上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廣东省环境保护厅和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举办的“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坚决打赢广东碧水攻坚战”广东省纪念201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公益宣传活动如期在深圳宝安燕罗湿地公园举行。这是广东省“六·五”世界环境日公益宣传活动的主会场,把主会场设在茅洲河畔的燕罗湿地公园寓意深刻,充分彰显了深圳市治水提质的
为什么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或落地签待遇的国家,1/3左右是人口少于100万的“超级小国”?  原因不难猜,小国利用旅游业增收,自然要给游客“说走就走”的便利;而“寡民”的好处在于,偷渡客不愿留、留不住。如果是大国免签或落地签,偷渡客回旋的空间大,而非旅游区不乐意承担寻人成本,相关政策就落实不了。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最新统计,全世界约有40个国家人口少于100万(人口最少的是梵蒂冈,842人)。这些
匆匆趕来的王洛勇,身着休闲运动装,背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登山包,再普通不过。但朴素的着装,掩饰不住百老汇男主角的风姿。  “怎么样?一路赶来顺利吗?”一坐下,他传递过来的是关切。嘴角轻轻上扬,眼睛睁得圆圆的,期待答案的样子像个十几岁的大男孩。  在电视上,他是《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是《虎啸龙吟》里的诸葛亮,演技精湛;在美国百老汇的舞台上,他是“百老汇亚洲第一人”,光环耀眼;在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随着城市群建设目标逐渐明确,中心城市也随之受到更多的重视。但各级政府普遍担心,区域经济一体化真的会带来美好的未来吗?特别是对于那些中小城市而言,中心城市的扩张不是会伴随着越来越严重的“虹吸效应”吗?  先看数据,最近我和我的团队研究了珠三角城市之间的经济和人口布局,发现城市之间GDP规模的差距在2003年之前是上升的,之后趋于平稳。城市之间人口规模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