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与“顺风耳”

来源 :课外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007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中说:“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是呀,那时科技还不发达啊。
  “千里眼”指能够见到千里之遥景物的人;“顺风耳”指能够听到很远声音的人。他们都是神话人物。《武王伐纣平话》里说,千里眼名叫离娄,顺风耳名叫师旷,二人远近皆闻皆见。《西游记》第一回里说:“(玉帝)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得真,听得明。”
  《封神演义》中又有不同说法,商纣王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叫高明,一个叫高觉。高明眼观千里,人称“千里眼”;高觉耳听八方,故名“顺风耳”。商纣王把他俩派往前线,协助袁洪与姜子牙作战。两妖来后,果真施展了一些手段。姜子牙每说一句话,都被顺风耳听见;每行一件事,都被千里眼看到,屡次设下计谋,都被两妖破了,弄得姜子牙好不心焦。大将杨戬见两妖非同一般,便来到金霞洞,请教玉鼎真人。真人告诉他这两怪的来由,并授予灭怪之计。
  最早用“千里眼”“顺风耳”指现代科技产品的,始于清代。“千里眼”就是现在的望远镜,由外国进贡给乾隆,乾隆觉得此物能望到千里以外的景物,故取名“千里镜”。郑观应《盛世危言》的《火器》一章中称:“不论大炮小炮,俱可使之百发百中,其法在炮首加一千里镜,便能视远为近。”清人查慎行在《人海记》里说:“顺风耳,西洋巧工所制,以铜为管,节节相续,约长丈余,如千里镜之式。向空中传语,相去五六里,声息相闻,此器古所未有。”这指的是一种传声器,可借以在较长距离间传达声波。
  现代高科技,把“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互联网、移动电话、高空侦察机、卫星、射电望远镜……让人类的目光与听觉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宇宙空间,不知要比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高明多少倍呢!
其他文献
我国的建筑工程近些年来得到高速的发展,有利的推进了我国经济社会进步,但是在这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利用法律进行规范,从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提出了建设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