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德育工作中捭阖之术的渗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ac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育人心者无小事,感人心者莫乎情,动人心者妙进退,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如果能善用这些捭阖之术,必能叩开德育之“门”,使之成为孩子们心理成长的助推剂。
  关键词:小学德育;捭阖之术;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11-1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一个关键部分。在具体德育工作中,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让学生既能明理,又能导行呢?捭阖之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一、育人心者无小事,捭阖之术之蝴蝶效应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
  1.千层之台,起于垒土 。
  真诚的鼓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班主任应很好地利用这种力量。比如,一个坚定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几句简单的语言。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话语,一种习惯性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相反,老师的一个忽略,一次错误斥责,一种冷漠的态度都可以成为学生生命中致命的“蚁穴”。有一位老师抓住了一个犯错的男孩,处理完毕后让其写下了保证书,并告诉孩子:“如果你下次再犯错的话,我就把保证书交给你的班主任。”刚才的话他只是随便说说,其实并没有打算真得这么做,不想,第二天,男孩的母亲找到这位老师说孩子一天都无精打采。究其原因是怕老师向班主任移交他的保证书。也许孩子就会因为这天的事件而耽误了功课,甚至荒废了学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失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教育领域中的“蝴蝶效应”。作为教育者必须要对每一次偶然事件或者细节保持敏感和警觉,既要发现有利的支点善加利用,又要有意识地避免隐形的“蚁穴”。要知道,成功存在于细节之中。
  二、感人心者莫乎情,捭阖之术之南风徐徐
  法国作家拉封丹笔下的寓言讲述了南风和北方比赛威力的故事。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为“温暖法则”。
  悠悠南风运用于教育,特别是在如何对待那些在成长的道路上偶尔犯错的孩子身上,更有着神奇般的力量。譬如早已在教育界传为佳话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朵玫瑰花”的故事等等。试着想象一下,假如刮起呼呼北方:给“四块糖”中砸泥块的学生一个处分,对摘花的学生一顿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后果又会如何呢?想来结果必定不如现今的完美。
  有的教育工作者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以显示师长的“威严”,行使教育的“责任”。殊不知,这“呼呼北风”只能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而南风呢?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能触及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动人心者妙进退,捭阖之术之进退有序
  第一层次:欲进先退 。
  心育本质上是一个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有时避其锋芒,以退为进,迂回包抄,用逆向思维模式,巧妙地让学生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也会有良好的效果。班里有一名经常丢东西的小女孩,自己的物品常常找不到。在一次郊外活动中,老师把自己的小提兜放在一边后,跟这位小女孩讲:“我有时一忙起来就会丢三落四的,常常忘记自己带的东西,没有你那么心细,怎么办呢?”小女孩想了想说:“我来帮你照看一下,你放心吧!”结果,这位小女孩破天荒地不仅看护住了自己的东西,还完成了帮助老师看护提兜的任务。
  第二层次:欲擒故纵 。
  学生有其不同于成人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很多时候跟孩子讲道理或者直截了当的管教方式不一定有效,但教育者若能采取某些巧妙、迂回的方法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欲擒故纵”法就是针对学生的好奇、逆反、求趣等心理特点,采用“故意放手”“有意忽略”等手段,让孩子在尝试、体验中积累生活经验,在参与和亲身感受中学会一些生活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如:你不想让他做的事情偏偏故意让他去做;很想让他参与的活动,却有意不邀请他参加……有时这些有意的改变和应对的技巧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层次:先抑后扬 。
  常言道:来之不易的东西,人们才会更加珍惜;失去之后才能知道一个东西的可贵。所以,有的孩子会很惦记那个被老师从自己手里拿走的小小的玩具,而有的孩子会肆无忌惮地挥霍自己从家长那得来的各类奖品。教育中,同样可以巧妙地利用这种心理。
  班里有位活泼可爱的孩子,就是不爱学习语文,尤其不喜欢练习写字。我知道了,就和孩子私下约定,每天和他猜字谜,如果孩子输了,就必须认认真真地练习半个小时的写字。一个星期来,这个孩子每天都在想着怎么猜出我给出的字谜。一个星期后,我突然改变规则,规定孩子猜字谜赢了才能去练字,否则就再也得不到写字的优秀。这样,练字一下子变成了一种必须要努力争取才能拥有的权利。这对孩子造成了一种异样的心理冲击。虽然,猜字谜有对有错,但代表的心理含义却不同,而孩子也渐渐地喜欢上了练习写字。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仅是学校系统内外各种文化(如代际之间的文化、各类显性与隐性文化等)的综合,而且是学校内部各种文化(如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的整合。它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具有冲突与整合、积极与消极、传承与创新等特性。基于我校的校本实际,我校提出了基于文峰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构想,经过三年的实践,收益匪浅。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理念、行为、环
摘要:本文从强化美术重要性认识、改进美术教学方式、优化美术作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以期为提高初中美术的有效性教学提供帮助,更好发挥其审美教育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58-1  美术课既是普通初级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也是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初中生的心理和
摘要:科学课外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开展课外实验,无疑也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课外实验;学生的多种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35-2    一、把握实验内容,遵循选择原则    
摘要:英语学习动机是众多人类动机中的一种,包括学习英语的态度、学习这种语言的愿望和为这种语言付出的努力。要想增强英语学习动机,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养,通过使用多种教学艺术,创设真实的语境,来舒缓学生的焦虑情绪,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奖励机制,综合使用综合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帮助后进生正确归因,找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学习动机;融入型动机;形成性评价;归因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笔者在小学中年级尝试开展的“小组合作作文”试验至今已有两年,并取得了相关的成效,在此,笔者拟做简要的介绍,借以向同行和专家求教。  关键词:小组合作;中年级;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5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少慢差废”的尴尬状态并没有彻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早已走进校园,但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却没有实现它在教学中的真正价值,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误区谈了自己的看法,并追根究源,提出思考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3-04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验。在
摘要:绘画是孩子酷爱的表达自我情感的方式之一,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孩子是好游戏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美术活动中融入情境教学,让孩子在快乐轻松的游戏状态下学习新技能,在“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前提下,让孩子在情境中学绘画,从“要我画”,转换成“我要画”,通过合理运用融合游戏性和趣味性的情境教学,有效推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故事;生活;想象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摘 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之一,它能够使学生更有效的获取知识,同时使教师获得一种教学成就感。本文从教师在课堂前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中采取适合的管理方法,以及教师与家长如何互动等方面分析研究了解决中学课堂可能及已出现的纪律问题。  关键词:中学课堂;纪律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赞美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赞美对于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正是“气可鼓而不可泄”,几句真心的赞美,也许就会创造一个奇迹,几句不当的批评也许会葬送一个人的前程。  关键词:捕捉闪光点;挖掘潜能;欣赏;赞美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12-1一个班集体像十个手指一样,参差不齐,由于智力、非智力种种因素,学生有
摘要: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把兴趣融入学习,是提高物理成绩的重要方法。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发与培养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呢?本文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91-1  一、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