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1988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芝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料,而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在工业生产上也有多种用途,芝麻适应性强,生长期短,可以单作,也可以与其他作物间作。由于近些年来玉米与水稻面积的扩大,再加上农民对芝麻等经济作物认识不足,本文据当前现有的生产水平,提出以下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1.0018
  芝麻不仅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料,而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在工业生产上也有多种用途。芝麻适应性强,生长期短,可以单作,也可以与其他作物间作。随着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效益型农业转变,因地制宜地发展芝麻生产,对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农业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近些年来玉米与水稻面积的扩大,再加上农民对芝麻等经济作物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制约了芝麻的潜力,为了夺取芝麻的稳产和高产,根据当前现有的生产水平,提出以下栽培技术要点:
  1 选用良种
  良种是高产的基础和关键,“中芝7号”、“熊芝1号”、“囊芝2号”等品种亩产在110公斤左右,而且适合所有砂质土壤种植。
  2 换茬轮作
  常年种植芝麻的土壤病原菌残留严重,如果不实行轮作会导致芝麻病害严重发生。
  3 高垄畦作
  芝麻最怕积水,常常因雨水过多和排水不畅而受渍涝,特别是后期受渍,极易被风刮倒。 病害、倒状、渍害、死苗都是芝麻减产的重要因素,如果进行沟厢改革,改平沟为深沟窄畦,使田间明水能排,暗水能滤,芝麻长势好,病害少,产量就高,一般畦宽1.5~2米,沟深30厘米左右。
  4 合理密植
  亩产100公斤的品种每亩保苗要达到2.3万株左右,株行距14.5~15.5厘米,分枝多植株茂盛的品种可适宜稀植,适宜密度为1.3万株左右,播种后要常去田间查看苗情,当小苗出现2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当第四片真叶出来时,要进行第二次间苗,这次间苗好与补苗相结合,目的就是确保株数,达到高产的目的。当苗高12~15厘米高时,要马上定株。
  5 化学除草
  草荒是芝麻高产的限制因素,人工除草,费工费时,工效低,且易损伤幼苗,常常是野草除不尽,雨后草又生,化学除草比人工除草不仅省时,且能赠产10%以上,具体做法为:在播种后3天以内,出苗之前用药,每亩用43%拉索乳油200~250毫升,对水40~50公斤进行土壤喷雾,若土壤干旱,可先挑水浇泼,播种后,再用药,或用药是加大对水量,以保湿增效,土质粘重或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田块应增加药量15%~20%,一般来讲,在芝麻整个生育期,用1次药既可有效地控制芝麻田的碑、马唐、狗尾草、画眉草、千金子、牛筋草、蟋蟀草、野竹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马齿见、芥末等双子叶杂草也有一定防治作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草荒问题,另外,也可以用茎叶处理,掌握在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处于3~4叶期作茎叶喷雾,每亩12.5%拿捕静70~100毫升,对水50公斤,选择雨天天晴时,或早、晚有露水时喷药,天旱时要加大对水量,茎叶处理期残效为25天左右,阴雨较多季节时要用药2次。
  6 农家肥和化肥有机结合
  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5吨,同时每亩还须加施尿素5公斤,基肥在没浅耕灭茬前翻施下去,然后整地作畦播种,开花结期是芝麻生长最旺盛时期,吸收养分占总量的70%左右。因此,追施肥要以初花期为重点,一般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公斤或尿素7.5~10公斤。另外,芝麻花期喷施0.4%硫酸二氢钾和0.2~0.3%硼砂液2次,对促进早熟,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
  7 适时掐尖打顶
  芝麻主茎生长具有顶端优势,在生长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常使主茎上部后期形成的花果因得不到养分而发育不良,形成有荚无实,掐尖打顶可减少消耗,使硕果生长充实和减少花果脱落,从而增粒、增重、增产,一般在盛花期后,主茎顶端叶节簇生,近乎停滞生长时,于晴天上午摘除顶芽3~4厘米。也可用树枝抽打顶芽达到打顶的目的。
  8 防治病虫
  芝麻主要病虫害有小地老虎、蚜虫、立枯病、枯萎病、茎枯病、青枯病、病毒病等,必须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9 适时收获
  一般以大部分叶片变黄,部分叶片脱落,茎顶4~6厘米呈青黄,最下部4~6厘米硕果已经开裂时为适宜收获期,过迟或过早时产量都不高。
  作者简介:高翠敏,本科学历,双辽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其他文献
砍瓜是近年来培育出的一个新的蔬菜品种,砍瓜是南瓜变种,却能隔几天砍一截下来,剩下的瓜还能够继续生长,因其有随砍随吃的特点,故称为砍瓜。砍瓜是我国最新培育品种,在农村可
分析信息技术的优势,阐述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可行性。结合教学实例,从词汇教学、英语对话练习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三个方面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有效融合的
摘要: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以“节本增效”为目的的耕作技术体系,是一项以免耕、少耕和作物残茬覆盖为主体的现代耕作技术。玉米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技术,是运用农业机械完成玉米保护性耕作生产方式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本文首先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优势,然后总结了玉米保护性耕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发展措施。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免耕;少耕  中图分类号: S345;S513 文献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快速地遭到破坏。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各项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也因此而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农民对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 节约能源;环境